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齐民要术》是关于( ) A: 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 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C: 医学著作 D: 建筑学著作 |
2、 |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B: 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 , 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C: 今年以来,朝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专题文化活动。 D: 《文明办网倡议书》为我国姹紫嫣红的精神文明园地奉上了一枝鲜花,增添了一叶新绿。 |
3、 |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提纲挈领 一泄千里 弄巧成拙 前踞后恭B: 不屈不挠 言简意赅 遐思迩想 流连忘返 C: 讳疾忌医 走头无路 再接再励 名列前茅 D: 谈笑风声 迫不急待 嫉恶如仇 粗制滥造 |
4、 | 下面诗句,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B: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C: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D: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5、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围绕祥子还写了霸道的车主刘四,泼辣的虎妞,可怜的小福子,死亡线上挣扎的老马和小马,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老北京的世态炎凉。 B: 《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想拥有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从风雨里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 C: 《海底两万里》作者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被人们称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D: 《海底两万里》中我在海底散步时看到了光的曲折作用而形成的色彩缤纷万花筒似的美景,我把这种新奇的感觉用一种约定的记号告诉了康赛尔。 |
6、 | 下面语法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句中“山间”“凉风”“梨花”“我们”等词都是名词。 B: “我在家”“我在家学习”“我在学习”三句中“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介词、副词。 C: “驿路梨花”、“孙权劝学”、“最苦与最乐”、“逢入京使”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后补短语。 D: “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句话的主干是:我说不出话来。 |
7、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③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④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A: ④②③①B: ②④③① C: ④③①② D: ④③②① |
8、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 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C: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
9、 | 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暗喻、顶真) B: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 C: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
10、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B: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老王》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D: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1 )《春夜洛城闻笛》中的“闻”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描写的情景? ( 3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①,自此以往,施及州闾②。”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桓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③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桓,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④。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注】①穰:庄稼丰收,富足。②州闾:乡里邻居。③谬欺骗。④殃:祸害。 ( 1 )下面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多持女远逃亡 B: 遂逾桓凿室 去逾四十里 C: 喻其为盗之言 寡人喻矣 D: 若为盗若何 皆若空游无所依 ( 2 )下列子句中“之”与“自宋之齐”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之临淄三百闾 B: 楚王闻之 C: 之虚所卖之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3 )翻译句子: 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 4 )国氏之盗与向氏之盗有何不同? |
微公益
①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②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微公益”,____________。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首先________(不超过12字),
其次________(不超过24字),
然后________(不超过18字)。
( 3 )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⑫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 1 )在整个事件中“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情节 |
“我”的感情 |
①________ |
冷漠 |
父亲让大哥顶替职位 |
②________ |
得知自己身世 |
③________ |
④________ |
感恩 |
①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 4 )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