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第八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释放出胜利的笑容。
B: 有几个和我熟悉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C: 朱总司令的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D: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2、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3、填入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着全器重量

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④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①②③
C: ⑤③①②④
D: ⑤②④①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技术力量特别缺乏下,这个工程也没有停下来。
B: 我们就互相关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 纵然功课很忙,我们也要坚持体育锻炼。
D: 他从没缺过课,今天下午,大约肯定是生病了。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 ②④③①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③⑤②①
D: ④⑤①③②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ài) 呻(yín) 根问底(páo)
B: 纯(cuì) 干(hé) 气喘吁(yù)
C: 薄(bǐ) 滑(jì) 沉默言(ɡuǎ)
D: 厌(juàn) 磨(zuó) 轻怕重(niǎn)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陪衬,使明显突出)
B: 年与时,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疾行,指迅速逝去)
C: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D: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伴侣)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形容很少有人来)
B: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 质朴,博学的人。(方直,正派)
C: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
D: 他是渊博的宿儒 , 决不至于不知道。(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9、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yùn) (yǐ)绣 (jūn)裂 (yè)然
B: (bì)衣 (gǎo)素 (zuàn)写 容(xiù)
C: (yùn)袍 拜(yè) 貂(qiú) (cì)咄
D: 惆(chàng) (dǐ)毁 唐(jū) 不(xiè)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D: 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词鉴赏。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元)张养浩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篱。往常时俯仰承权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徙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注释】①张养浩(1269—1329年),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弊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朝廷多次复召,他坚拒不出。②丹墀:宫殿的台阶。

( 1 )“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徙流罪”一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及官场怎样的特点。

( 2 )概括说明全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一》)

【乙】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战国策·楚策四》)

注释:①荆王:战国楚顷襄王。②谒者:管进谒的人。③中射之士:中射士,诸侯宫里的侍御之臣。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臣之妻

②能讥于市朝

③谒者以入

④使人王曰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不如释臣。

( 3 )【甲】文中的邹忌与【乙】文中的中射之士,在劝说君王的技巧上各有什么策略?你更欣赏谁的口才?请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 1 )文章主要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也调动了其他的感觉器官,描写细腻逼真。试从文段中各找一处,把它写下来。(3分)
听觉
视觉
嗅觉

( 2 )“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_______ 的________,“杨柳风”指的______________, “杨柳风” 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

( 3 )这段文字突出现了春风 的特点。

阅读散文《最温暖的墙》,完成小题。

最温暖的墙

①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千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客,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在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 1 )文章讲述了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请用一句话将故事内容概括出来。

( 2 )比喻修辞的使用,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试分析下面两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①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②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 3 )第⑦段划线句说:“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联系前后文思考,为什么说这独特的创意“富有诗意”?

( 4 )文章最后一段说“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此刻,老师心里会想到些什么呢?请根据文章作合理想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此刻,她心里想着: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你要记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村上春树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逢场作息,到底是真是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