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黎川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吞(shí) 哽(yē) 鞺鞺鞳(dá) 即物起(xìng)
B: 箜(hóu) (wú)宁 花鬘(mán)斗薮 引颈受(lù)
C: 画(zèng) (áo)鸣 莽莽榛(zhēn) 怏(yàng)不乐
D: 菡(dàn) 荸(qì) 断壁残(huán) 方(ruì)圆凿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注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万紫千红 , 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万紫千红: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B: 红紫烂漫的春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到处玩耍嬉戏。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C: 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灼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D: 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显著的成果。显著:非常明显。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日,黛玉梳洗完了.
B: 两股战战,几欲先 (那六兄弟)一齐吆喝道:“了这猴精也!”
C: 燕雀知鸿鹄之志哉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敢败我耶!”
D: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老都管又道:“耐他(杨志)一耐。”
4、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B: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C: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黄香温席”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以不情的纶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D: 《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一底层农妇形象鲜明,她二进荣国府时与贾母等人进餐,作为闹剧的配角积极配合凤姐等人,卖力“表演”,雅俗对比间,喜剧效果强烈。
5、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6、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 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 《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自不量力的人们。
7、

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B: 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
C: 这首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内而外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D: 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8、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光明中学开展、筹备、策划的“为母亲送祝福”活动,得到师生的热烈响应。
B: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收治武汉轻症患者的各家方舱医院陆续休舱。
C: 八位顽强、乐观的勇士,以坚韧不拔的风格战胜了重重困难,成功登顶珠峰。
D: 福建对口支援宜昌市医疗队的主要成员有医生、护士、后勤人员等组合而成。
9、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都无误的一项是( )
A: 新(cù) 洞(shuì) 笑(wō) 芽(pēi)
B: 喷(bó) 绳(qiàn) 疲(bèi) 进(lè)
C: 行(wō) 稻(suì) 黑(xūn) 迷(wǎng)
D: 滩(yū) 干(biě) 脱(zhēng) 船(bó)
10、

下面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抗日剧中日军骄横凶残,汉奸奴颜卖国,他们真是狼狈为奸,相得益彰啊。
B: 她很善于言辞,与人讲话妙语连珠,络绎不绝
C: 骇人听闻的湄公河惨案,以糯康的走向刑场而告一段落。
D: 他是位高明的艺术家,在他的笔下花草树木,人物鸟兽,无不栩栩如生 , 各具特色。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试赏析下面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来当纸钱。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二鹊救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guàn):一种救凶猛的鸟。②匝(zā):圈。

( 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悲鸣不(已经)
B: 若相语(形状,样子)
C: 古木上(聚集,会合)
D: 一赤蛇吞之(含着,叼着)
( 2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 4 )从这则小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台上蘸来蘸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用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时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哆哆嗦嗦将水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到一半,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教室。他从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会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进去,有时有一簇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变得焦黄,最终化为灰烬。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个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舱底,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起点对我,多有佑护。笔墨为杖,行至今日。

(选自2018年第7期《读者》,有删改)

( 1 )简要概括文中提到的几件事。
( 2 )揣摩下面句子,赏析划线词妙处。

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哆哆嗦嗦将水舀到砚台上的。

( 3 )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 4 )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的理解。
( 5 )余秋雨的家乡人杰地灵,走出了很多文人名士。他们敬畏文字,热爱读书。请另写出连续的两句与读书有关的古诗句。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1 )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 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 2 )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 ;第二次 2分

( 3 )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

( 4 )品味语言。
①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②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一:题目: 与我同行

二: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勤学苦练,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也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母亲做好的早饭,幸福是朋友送上的一句暖言,幸福是陌生人的关爱,幸福是师生之间流淌的真挚情感。有人总认为幸福遥不可及,其实幸福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文章。②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③字数600字左右。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容易暴露身份的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ㄗs:爱无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