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宁夏人民警察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枯躁 漩涡 销声匿迹 振耳欲聋
B: 雾霭 晦暗 目眩神迷 名副其实
C: 曈仁 震憾 接踵而至 纷至沓来
D: 擦拭 演译 安营扎寨 人情世故
2、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B: 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C: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弄(shì) 斜(jī) 黄(yùn) 粗(cāo)
B: 谷(bǐ) 菡(dàn) 脸(jiá) 和(yīng)
C: 落(zhuó) 拼(còu) 开(zhàn) 油(líng)
D: 告(dāo) 蔽(yìn) 笑(nì) 时(sh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按照《规划》,各县都要修建文化广场,建成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 近年来非洲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具。
C: 受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使各省市学校春季开学时间一再延迟。
D: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5、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读书就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这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哪需要老师不停地强调呢?
B: 在这场篮球赛中,我们班的篮球队员前仆后继 , 奋力拼搏,终于打败了对方。
C: 在这个不发达的山区,山民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 是很难改变的。
D: 贝多芬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 , 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21·世纪*教育网
B: 《最后一课》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作品,课文以德国与普鲁士的战争为背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师生上最后一堂母语课的情形。
C: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咂摸出平淡生活味,琦君的一杯《春酒》浸润着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D: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的名篇。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下阕纵论历史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7、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洪山的溶洞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令人赞叹不已。
B: 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 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8、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隘 杞人忧天 翻来复去 默不关心
B: 飘缈 提心吊胆 大相径庭 见异思迁
C: 气概 怪诞不经 神采奕奕 畏罪潜逃
D: 诀别 骇人听闻 兴高采烈 由然而生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上,我曾认真地考虑过。(前半句改为“对于‘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或“在‘生活需要仪式感’这个问题上”)
B: 我国发展现阶段,要加强5G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强”和“加快”互换)
C: 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之前)
D: 许多观众看完《我和我的祖国》,记忆深刻,感触甚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我爱你,中国。”(将“为”改为“对”)
10、下列句子中有多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B: 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漂荡着。
C: 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茏罩在潆漾的小雨中。
D: 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查觉的绿芽。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在这幽深的竹林里,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照映。

【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被称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主题思想】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 1 )“独坐幽篁里”的“幽”,“深林人不知”中的“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
( 2 )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
( 3 )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下列加点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迁骚人/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 歌互答/临溪而
C: 把酒风/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D: 晖夕阴/山间之暮也
( 2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 本文是作者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于庆历五年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C: 文章句式上有骈有散,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
D: 文章详略安排颇具匠心,用重笔刻画岳阳楼大观盛景,借以言志抒情。
( 3 )(材料链接)

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

由(材料链接)可见,滕子京在岳阳楼落成之际依然心存悲愤。那么,你认为他是作者笔下“迁客骚人”一类人还是具有“古仁人”之心的一类人?请结合文章内容阐释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一个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几乎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原文有删改)

( 1 )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 2 )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 3 )第⑤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这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了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 4 )第⑩自然段中,“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
阿青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季节,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老家县城一位老朋友邀请我下个双休日带上全家到他那儿去做客。我的小家庭都住在市里,到这位同学家途中要经过我的乡下老家,因为自己有车,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当天晚上,我预先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牵挂我,在电话里问我要不要地菜,我说“有就挖点吧”。她又问要多少,我就随口用家乡话说了一句:“就一半斤吧!”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好那好……”
地菜,是我最爱吃的天然食品之一。可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就不易采到了。我要求母亲采一半斤,不过是图个新鲜。
又一个周六说到就到。好久没回老家了,总得给老母亲带点好吃的。妻子提醒我说:“女儿前天过生日,朋友们送了很多奶油蛋糕,提上两大盒就是。”
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农村老家,母亲居住的老屋却是锁着的。一位邻居分明是听过母亲的交代,对我们说:“你妈一大早就去后山沟里挖地菜去了,她说今天再挖一点儿,就够十八斤了。”“什么什么,十八斤?可我只说要一半斤呵!”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母亲近年来的确耳背了,我当时怎么就忘了把挖地菜的事多重复几遍呢?要知道,在这样的时节,那些廖如晨星的地菜,都是从野草避风的根部和长势最好的麦苗的缝隙中一小朵一小朵“剔”出来的。山野里的风是那样的寒冷刺骨,我的母亲居然一朵一朵积累了十八斤──这分明是,她在接我电话的一星期里,每天都泡在冬野里东挖西采,紧张忙碌……
大约半小时之后,母亲从野外回来了,头上围着一条旧围巾,不停地咳嗽,满手都是冻裂的口子,浸着鲜血,但见了我和妻子就极开心地笑了起来,掂掂臂弯里的菜篮,说:“总算挖够了……”
儿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母亲总会十分郑重地挂在心上。我直觉鼻子猛地一阵发酸,好久没有说出话来。
母亲看到我们给她带来的食品,顿时激动得跟什么似的。她把邻居招了来,炫耀地说:“你们都看看,明天是我生日,我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提前给我送蛋糕来了。两个蛋糕都这么大,我哪里吃得完,今天就请你们先尝尝。”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我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好。
母亲的生日,每年只有一次,于她的儿子而言,应是一件大事啊!可多少年来,我居住在并不遥远的城市,却几乎常常把母亲的生日忘得干干净净。
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决定和妻子儿女留在母亲家里,好好地给她老人家过个生日。
第二天下午,临走的时候,我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钱,放到母亲床头。母亲却怎么也不肯收下,临了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在箱子底里摸出一沓钱,与我给她的那些钱加在一起,硬塞进我的兜里,她说:“我好像听你说过,你不是想花两三千元买台跑步机嘛,妈已经给你凑够了,你明天就去买吧,锻炼身体要紧啊!”
我连忙把钱塞给母亲,说那些钱是让你添置过冬衣物的,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母亲笑笑说:“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妈这一辈子都这样过来了,习惯了!”
我真的弄不明白了:母亲她挨冻受苦的事小,而儿子买那可有可无的跑步机,竟成了她牢记在心的大事!但不管我怎么坚持,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母亲。
车子启动缓缓离去,在反光镜中看着站在村口寒风中仍向我们频频招手的老母亲,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

( 1 )题目中“母亲的事和儿子的事”,在文中“母亲的事”具体指 。“儿子的事”具体指

( 2 )文中写“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和“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请简要说说母亲的泪和“我”的泪蕴含的不同感情。

( 3 )简要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作用。
①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②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好那好……

( 4 )作者为什么要写给母亲的钱是为了“让她买过冬的衣物”,而且还进一步强调“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

( 5 )读到文章的最后“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不只是作者“眼泪滚滚而下”,我们也会潸然泪下,感动的不仅仅是母爱,感动的是作者经过精心构思后而呈现出来的“母爱”,请结合你学过的欣赏文章方面的知识,找一个点,谈谈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动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给我一缕阳光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曾经的一切都变成了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