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平阳县水头镇东川中路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风/追/狐/吹毛求
B: 告/予/换/半夜三
C: 卜/默/脸/锋芒毕
D: 绵/蜿 量/耀/头晕目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荸荠 打牙祭 顶礼膜拜 粗制烂造 芸芸众生
B: 愧怍 文绉绉 招徕顾客 莫衷一是 物竞天择
C: 遒劲 堰塞湖 泯然众人 根深蒂固 相得益张
D: 潮汐 中轴线 睡眼惺松 浑身解数 鸦雀无声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xù) 粼(líng) 瘫痪(tān huàn)
B: 岸(tí) 笑(nì) 憔(chuì)
C: 温(xīn) 告(shòu) 分(qí)
D: 咱(liǎ) 散(chāi) 着(zuàn)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

②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③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

④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⑤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⑥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⑦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


A: ①②③⑤⑥⑦④
B: ⑥⑦④③⑤①②
C: ③⑤①②⑥⑦④
D: ①②⑥③⑤⑦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体裁,它往往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
B: 整篇文章不过是记叙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一秒七,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 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赞美从侧面烘托出吕伟跳水技艺的高超或烘托出吕伟表演的精彩。
D: 人物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叙述,选材要截取“局部”,而非一件事的始末或一个人的一生,并放大细节。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②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③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④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⑤“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⑥我们为什么活着?


A: ⑥②④③⑤①
B: ⑥⑤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⑥③⑤
D: ④②⑤⑥③①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鸟儿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B: 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打扮得花枝招展走在校道上。
C: 花园里,花儿争研斗艳,蝴蝶轻飞曼舞 , 鸟儿欢快唱歌,生机盎然。
D: 放眼望去,湛江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B: 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的无辜牺牲者,面对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C: 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
D: 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作者是汪曾祺。他是江苏高邮人,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B: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句中的“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处指样子不好看的干巴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C: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D: 本文的最后一段再次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10、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及汉字书写全正确的一项( )

A: 辞(yú) 驾 气冲牛(dǒu) 味同
B: 褓(qiáng) 尽职守(gè) 不言而
C: 田(bǔ) 潮汛 强(guō)不舍 一代天
D: 狡(jié) 隔膜 五(háng)缺土 断取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1 )本诗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唯美的画面。试仿照示例写出四个形象的画面。

示例:春光风舞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诗歌通过写“人间的四月天”,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 3 )选取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蜀贾卖药
刘基
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贵贱,惟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之,不较;于是争之,其门限,月一,岁余大富。其兼取者,趋少缓,再期,亦富。其专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昏不足。
郁离子见而叹日:“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三县之尹三:其一廉,而不获于上官,其去也,以僦舟,人皆笑,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人不其取,而称其能贤。其_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任诸纲纪司,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

( 1 )对下列加线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请益则之,不较 益:增加
B: 于是争之 趋:前往
C: 其门之限,月一 易:交易
D: 人不其取 尤:指责
( 2 )对下面加线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岁余大富 ②旦食昏不足 ③其门限 ④举而任诸纲纪

A: 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 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 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 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 3 )下列对文中意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只出售品质好的药材且不过分营利的商人,其店铺中午就像晚上一样冷清。
B: 好的和不好的药材都卖的商人,因为一切为顾客着想,最终也富了起来。
C: 专卖品质不好的药材的商人,因其价格便宜,人们争相购买。
D: 清廉的县尹,离任时,没有钱来租赁船只,被人耻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完成下题。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新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裳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濉坊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濉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困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犷、奔放、勤勞、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该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

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都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样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1 )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 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 “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 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
( 2 )仔细阅读③一⑦段的内容,填空。

这几段采用先总后分的________顺序,说明了________。

( 3 )第段除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哪种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红尘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 1 )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

片断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________

片断三:________

( 2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划线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 3 )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我”怎样的心理感受?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 4 )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

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5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为你而等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