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奥楚蔑洛夫、夏洛克、斯科特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俄国莫泊桑的《变色龙》、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奥地利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B: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流落到飞岛国、大人国、慧骃(马)国、小人国等地的经历 C: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是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外表印象 D: 简•爱在罗切斯特双目失明,失去了一只手臂,孤独地生活在几英里外的一个农场里的情况下,回到了他身边,并与他结婚 |
2、 | 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奥秘 燥热 高瞻远瞩 两全其美 B: 仲裁 锃亮 诚慌诚恐 为富不仁 C: 震憾 坐落 气宇轩昂 无所事事 D: 甲胄 祖藉 粗制滥造 惟妙惟肖 |
3、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______出青春无限潜能。疫情防控战斗,青年人以昂扬向上,______的奋斗精神,直面抗击疫情过程的急湍险阻,______出一个个勇做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的青年英雄。 A: 发现自强不息淬炼 B: 挖掘坚强不屈锻炼 C: 发现自强不息锻炼 D: 挖掘自强不息淬炼 |
4、 |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 ) A: 南狮 B: 北狮 |
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芳馨(xīn) 亵渎(dú) 寒噤(jìn) 豆蔻年华(kòu)B: 荣膺( yīng) 恣睢(suī) 嗔怒(chēn) 锲而不舍(qiè) C: 愧怍(zuò) 剽悍(biāo) 轩榭(xiè) 戛然而止(jiá) D: 遒劲(qiú) 哂笑(shěn) 娴熟(xián) 广袤无垠(mào) |
6、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盛大阅兵中,15个徒步方队步伐铿锵,锐不可当 , 32个装备方队铁流滚滚、排山倒海,12个空中梯队鹰击长空、傲视苍穹…… B: 李天佑英勇善战 , 戎马一生,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勋。 C: 未来一定不会只是风平浪静 , 波澜不惊,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 D: 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下临安,余杭等地。 |
7、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缄(qiān)默 强(qiǎng)词夺理 壬(rén)戌 八分有奇(jī) B: 龟(guī)裂 挑拨离间(jiàn) 多髯(rán) 石青糁(sǎn)之 C: 拙(zhuō)劣 暴风骤(zhóu)雨 篆(zhuàn)章 悄(qiǎo)怆幽邃 D: 瞭(liáo)望 行(xíng)将就木 器皿(mǐn) 俶(chù)尔远逝 |
8、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B: 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 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 D: 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
9、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座城堡富丽堂皇 , 建造十分奢华。 B: 他的钱早就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C: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 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让我眼花缭乱。 |
10、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刻画了一个飘零天涯、孤苦无依、思念故乡的游子形象。“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法国作家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和牧羊人四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重点是写第二次。 C: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英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文章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D: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编写,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语言简练、词意隽永,对后世的笔记体作品影响较大。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①,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①帘栊:竹帘与窗户,或窗户上的竹帘。②飞红:落花。 ( 1 )画线句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画面。( 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③少时家贫________ ④无不立对________ (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 3 )【甲】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4 )【乙】请结合原文语句说说文中的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弹元勋"的高尚品格
①研制核武器除了连续作战的疲劳和挖空心思地用脑之外,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东西,那便是放射性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②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事故出现了。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倒了地上。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哪里去了?指挥部立即派出一百多名防化兵去寻找。他们来回奔跑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邓稼先决定亲自去找,许多同志都反对。基地司令员陈彬同志出语非常感人:“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的值钱。”邓稼先为生死与共的同志的真挚情感所打动。但他清楚地知道,放射性钚,在大自然中的半衰期是两万四千年,在人体内的半衰期是二百年,即进入体内后二百年还剩一半,这就是说,它将终生伤害着“吃剂量”(即受到辐射)的人的身体。仅仅一克重的钚就可以毒死一百万只鸽子。邓稼先心里有一句没有说出来的话:“这事我不去谁去?”
③他和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同行。吉普车在大戈壁上飞跑,终于到了发生事故地区的边缘。一下车,邓稼先坚决阻拦赵副部长和司机与他同行,他急了。忘掉了对领导同志应有的尊重,大声对赵副部长喊:“你们站住!你们进去也没有用!”
④这位五十多岁的核科学家、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总负责人勇敢地向着危险区走去。终于,碎弹被他找到了,高度的责任感使他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竟用双手捧起了碎弹片——这个含有剧毒的危险的放射物。他立即放心了,他们最担心的后果没有出现。他见到赵副部长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安无事”。就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定是有事了。他主动邀请赵副部长与他合影留念。
⑤邓稼先在研制核武器的紧张工作中,从来没有主动邀请别人合影,这次他要特别留下一张纪念照,一定是内心已有了什么想法。他似乎觉察到自己寿命的期限了吧,尽管期限是模糊的,但危险是清楚的。他遭受到极为严重的放射性钚的辐射伤害,这将是他身体健康的巨大转折。这种伤害是现代医学水平无法补救的。
( 1 )研制核武器这项工作的艰辛在于________,危险在于________。我的南山
普溪钓叟
①陶渊明的南山是庐山,王维的南山是终南山……我的南山是干山。
②乡下房子朝南,山在吾乡之南,照理是时时处处可以望见南山的,正所谓“开门见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山,是静默的存在,人的心灵若不能与之相契相应,便不能觉着它的有无。
③祖母六十六那年,姑姑捎来一块肉。A.好大一块肉,它雍容端方地坐在大罗碗里,还高出一截来。肉皮上面的肉皮和肥肉被精心地切成方块状,整整六十六块。这肉名义上是给祖母吃的,但很大程度上饱了她孙子孙女的口福。到最后只剩汤了,我拿筷子往汤底探寻,终于揉到极小的一块。放进嘴里一咬,才知只是块骨头,但绝不是普通的骨头,它圆融融,滑塌塌,坚硬如铁。吐到桌面上,却是一块石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母亲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风俗里也包括肉碗里放块小石头,以石头代山,取“寿比南山”之意,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经了这事,我看南山时,心底里每每会生出一份温情,当然还有一份亲近南山的期盼。
④后来在梦里无端地出现这样的情形:港面开阔,河水清澈,菱蔓挨挨挤挤,密密的枝叶间有白色菱花绽放,星星点点。祖母把舵,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
⑤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得见南山的情形。夏夜,闷热难耐,便起身走出门去,仰面躺在篱笆边的水泥洗衣板上数星星,不觉恍然入眠。醒来天已大亮,世界清凉可爱。站起身来,不意间就望见那南山,心中便涌起难以言表的大欢喜。
⑥从此,南山便融入我的世界,眼中有山,心中亦有山。B.每至雷雨过后,碧空如洗,便会欣然南望。南山静默如太初,但颜色分外凝重清晰,面目可亲。南山是三座玲珑小山的组合:东山长,西山高,中间矮又小。在我的想象里,那是两个大人护着小孩玩咧。从祖母的口里,我知道了那三座山在德清界里,东面的叫龙山,西面的叫凤山,中间的叫干山。
⑦小学时的春游干山,终于让我得偿所愿。春游队伍开出学校大门,前面红旗引路,浩浩荡荡,蜿蜒前行。山越来越近,两个多小时后,那一抹黛色终于变成具体可辨的乌青山石和青葱草木。然而一条大河横在了面前,让我们不能进前。于是只得就地休息,隔岸观山。
⑧终于眼见得载了一年级同学的水泥船就在干山溪对面了。小同学登上南岸后,船便回来渡我们过去。过了干山溪,旋即登山。大多数人选择登龙山或凤山,我不加思索上干山。干山海拔只有六七十米,比凤山低了一半。从没登过山的我,虽也很快登顶了,却已是腿酸脚软、气喘吁吁了。C.我坐在山石上歇力,发现山下的世界一下微缩了。河道纵横交织,村坊星罗棋布。干山溪贴山而流,蜿蜒西去。D.水面的船小似蚌壳,溪畔的塔细若笔杆。我极目北望,努力寻找韩家湾的所在,但终究徒劳无果。我想此刻祖母也许正抬头远望,但也定然看不见她坐在山巅的孙子。我大失所望,两只清明粽子落肚后,便歪在石头上恹恹欲睡了。不一会,哨声响起,便下山集结,渡河北归了。
⑨以后,亲近干山的机会就很多了。暑假跟着大人们到德清斫草,每次往南进入干山溪,然后往西、过东或上南。德清所多的是圩田,上得岸去,遍地是草,圩埂、田埂、水渠,蹲下来一路斫去,身后便留下一堆堆的草。不多时便一担一担地装进船里。
⑩然而,我不见南山久矣。外出读书,继而工作,终年为俗务所绊,不复有闲散从容之心。即便回家,也多半没有了悠然望南山的情致。年过半百之后,却时时忆起往事来,嘘唏不已。去年赴德清开会,回浔时特意取道干山,竟发现已然面目全非。龙山、凤山均已挖去大半,大片黄色土石裸露,令我触目惊心。应该不会再挖下去了吧,因为道旁已赫然树起广告宣传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⑪唉,不知何时我能重归旧居,闲望南山?
⑫恍惚中,又是“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的水面,我们的小船在水面滑行。祖母把舵,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
(有删改)
( 1 )阅读散文,完成思维导图。A.好大一块肉,它雍容端方地坐在大罗碗里,还高出一截来。
B.每至雷雨过后,碧空如洗,便会欣然南望。南山静默如太初,但颜色分外凝重清晰,面目可亲。
C.我坐在山石上歇力,发现山下的世界一下微缩了。
D.水面的船小似蚌壳,溪畔的塔细若笔杆。
①我选择(________)句,________
②我选择(________)句,________
( 3 )联系上下文,仔细品读第⑫段,分析本文结尾的妙处。知识卡片:
回忆性散文通常具有双重视角:一是过去的“我”(体验主体);二是现在的“我”(回忆主体)。
题目:幸福与_______相伴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600字左右;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