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第一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句内划线字的字音,依次与下面选项中文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①院中一棵大树遮天蔽日,将四周一圈房屋护在一片绿荫之下。

②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怒斥子手,痛骂反动派。

③爬山虎的叶子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地向前伸展。

A: 媲/烩/档
B: 蓖/刿/裆
C: 批/脍/挡
2、下列有关《水浒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今日林教头护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B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删滩头,休教有失。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再叫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C---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庆贺重新聚义。

A是 (人物) B是 (人物) C是


A: 晁盖 公孙胜 生辰纲
B: 晁盖 刘唐 生辰纲
C: 宋江 柴进 祝家庄
D: 宋江 朱武 祝家庄
3、对下面句子朗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朗读时应语调上扬,极力夸张,突出衣服的优点。)
B: “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划线词语要重读,表达强烈的赞美。)
C: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朗读时应语调低沉,语速缓慢,突出孩子的天真单纯。)
D: 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朗读时应语调低沉,语气坚定,突出皇帝的自欺欺人。)
4、选出对下列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 )
A: 送之(跑)
B: 余得遍观群书(因此)
C: 以人多以书假余(这、此)
D: 遇其叱咄(有时)
5、下列选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故乡》中的“我”不希望侄儿如别人辛苦恣suī( )地生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看到衣服褴( )的亲叔叔正在卖牡lì( )的情景时,他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孤独之旅》的杜小康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的内心是多么的胆( )。


A: 睢 1ǚ 励 qiè
B: 雎 1ǚ 蛎 què
C: 睢 1ǚ 蛎 qiè
D: 雎 nǚ 蛎 qiè
6、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
B: 尽管我们举手投足都那么小心翼翼,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C: 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D: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瞻仰”“豁亮”“颓唐”“诚实”词性相同。
B: “特别强烈”“空气干燥”“地势平坦”“风力很强”短语结构相同。
C: “请你好好思考一下,说说一面句子中划线的字为什么用得准确?”这个句子标点使用正确。
D: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深处露出白屋”。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托hōng 塌tān 热chén 咄咄逼人duō
B: 蓄zhù 狭ài 干hé 钦大臣chā
C: 临lì 抽恿sǒng 轻怕重zhān
D: 捻cuō 澈chéng 羞què 畏罪逃qián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爷今天得空儿,没上戏园子?
B: 他说“东六西四”分账是合同上写的,每月初一准把月钱送到府上去,额外的嘛……
C: 福顺,盯着点儿门口,胡同口,有要紧的主顾先喊一声。
D: 我?我,(望卢,卢气得说不出话)我也得安顿安顿家里头。
10、下列句子中敬辞、谦辞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店重新营生,门口打出横幅:欢迎新老客户光临___________!

②面对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广告,他___________消费者谨防上当。

③快上课了,小李急急忙忙跑过来,对我说:“___________ ,把那本书递给我。”


A: 惠顾奉陪久仰
B: 惠赠奉劝大驾
C: 惠存奉还赏脸
D: 惠顾奉劝劳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芳心苦·杨柳回塘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牟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绿萍涨断”句,从侧面表现了回塘偏僻,环境清幽,传达出无人问津的寂寥和落寞的情绪。
B: 这首词咏杨柳,以鸳鸯和莲花来陪衬。杨柳立岸,鸳鸯戏水,莲花散发芬芳,一幅杨柳水墨图。
C: “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零;“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味。将花比人,一语双关,道尽了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的苦楚。
D: “当年不肯嫁春风”,表明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它花一样争妍取怜的高洁、孤芳自赏的性格。
( 2 )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 1 )翻译句子:

①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②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 2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朗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 3 )第③段划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 1 )阅读选文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⑤-⑥

⑦-⑧

⑨-⑩

主要情节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

B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A

有些难过

C

D


( 2 )选文第③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 3 )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

( 4 )选文第⑪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请以“月是故乡明”为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2)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3)语言简练,尽量不要使用网络语言。(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有香如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