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石鼓镇太极峡走近看是一条峡谷,站在右侧的山坡看却形似硕大的太极八卦图,游人无不为这别具匠心的自然而折服。
B: 他出生武术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武当拳的爷爷习武,耳濡目染 , 最终选择了用以柔克刚的道家拳法演绎人生。
C: 对方力量强大,我们只有智取,才能出奇制胜他们。
D: “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 , 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 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历史学家陈垣说过:“人的学问最终是一个书目。”这句话仔细琢磨起来很有深意,关于从事研究的人,学术的门径非常重要,书目就是迈入学术大门的钥匙。
B: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C: 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熟视无睹。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D: 在全市高中学生组足球比赛中,虽然他不小心犯规得了一张黄牌,但相对于用2粒进球为球队锁定胜局来说,那是不足为训的。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箱(qiè) 祈(dǎo) 塌(tā) 自惭形(suì)
B: 冕(guān) 稍(xùn) 婷(pīng) 心无旁(wù)
C: 妖(ráo) 摇(yù) 逶(yí) 鳞次比(jié)
D: 渎(xiè) 强(guō) 取(xī) 鸠占巢(qiè)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C: 古人的年龄常用特定称谓来表达,如垂髫、始龀、加冠、不惑、古稀、耄耋等。
D: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6、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弧形 卧波 合拢 暴涨
B: 和谐 碑文 冲毁 推崇
C: 胜景 序幕 残陨 雄跨
D: 要道 侵略 倾听 拱圈
7、读语段,找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了六个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造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亦是人最应该拼搏的阶段。“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是“(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青年该是纯朴的、勤恳的、充满热血的,而不是狡猾的、懒惰的、圆滑世故的。


A: 文中的加点词“纯朴”“勤恳”“狡猾”“懒惰”词性一致。
B: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
C: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将“造就”修改为“练就”。
D: 远大理想、伟大祖国、时代责任、品德修为四个短语类型相同。
8、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②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③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④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A: 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平整宽阔的特点。
B: ②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强调了这片草原上马牛羊等牲畜众多的特点。
C: 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这片草原上的牲畜含奶量高的特点。
D: 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的绿以及牲畜的颜色多、种类多。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B: 上帝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
C: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D: 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10、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虚怀如谷 精益求精 宽厚 温柔
B: 狼狈为奸 呼朋引伴 伎俩 结果
C: 不耻下问 出类拔萃 慷慨 教唆
D: 漠不关心 见利忘义 厌倦 绵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关于《山坡羊 潼关怀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B: “山河表里潼关路”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
C: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现了作者对于古建筑的被破坏而感到十分的伤心。进而联想到自己也会有“消失”的一天,因此更加伤心。
D: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见之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何________ ②善盗乎________

③赵伐燕________ ④蚌出曝________

( 2 )下面选项中“而”与例句“渔者见之而并禽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
B: 拔山倒数而来
C: 而置之其坐
D: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③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 4 )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 5 )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女如初来来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摸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是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哪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船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睐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这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社戏)

( 1 )简要概述选文的主要情节内容。

( 2 )开头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3 )从选文的描写看,阿发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六一公公是怎样的农民形象?

( 4 )赏析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

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 1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说说文中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 3 )下面语段应当放在哪两段之间?理由是什么?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自知知明,才可修身。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幸福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只懂我爱你是真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