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石鼓镇太极峡走近看是一条峡谷,站在右侧的山坡看却形似硕大的太极八卦图,游人无不为这别具匠心的自然而折服。B: 他出生武术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武当拳的爷爷习武,耳濡目染 , 最终选择了用以柔克刚的道家拳法演绎人生。 C: 对方力量强大,我们只有智取,才能出奇制胜他们。 D: “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 , 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 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
3、 |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历史学家陈垣说过:“人的学问最终是一个书目。”这句话仔细琢磨起来很有深意,关于从事研究的人,学术的门径非常重要,书目就是迈入学术大门的钥匙。 B: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C: 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熟视无睹。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D: 在全市高中学生组足球比赛中,虽然他不小心犯规得了一张黄牌,但相对于用2粒进球为球队锁定胜局来说,那是不足为训的。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箱箧(qiè) 祈祷(dǎo) 坍塌(tā) 自惭形秽(suì) B: 冠冕(guān) 稍逊(xùn) 娉婷(pīng) 心无旁骛(wù) C: 妖娆(ráo) 摇曳(yù) 逶迤(yí) 鳞次栉比(jié) D: 亵渎(xiè) 强聒(guō) 汲取(xī) 鸠占鹊巢(qiè) |
5、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C: 古人的年龄常用特定称谓来表达,如垂髫、始龀、加冠、不惑、古稀、耄耋等。 D: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
6、 | 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弧形 卧波 合拢 暴涨 B: 和谐 碑文 冲毁 推崇 C: 胜景 序幕 残陨 雄跨 D: 要道 侵略 倾听 拱圈 |
7、 | 读语段,找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了六个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造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亦是人最应该拼搏的阶段。“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是“(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青年该是纯朴的、勤恳的、充满热血的,而不是狡猾的、懒惰的、圆滑世故的。 A: 文中的加点词“纯朴”“勤恳”“狡猾”“懒惰”词性一致。 B: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 C: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将“造就”修改为“练就”。 D: 远大理想、伟大祖国、时代责任、品德修为四个短语类型相同。 |
8、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 ②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强调了这片草原上马牛羊等牲畜众多的特点。 C: 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这片草原上的牲畜含奶量高的特点。 D: 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的绿以及牲畜的颜色多、种类多。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B: 上帝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 C: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D: 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
10、 | 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虚怀如谷 精益求精 宽厚 温柔 B: 狼狈为奸 呼朋引伴 伎俩 结果 C: 不耻下问 出类拔萃 慷慨 教唆 D: 漠不关心 见利忘义 厌倦 绵延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关于《山坡羊 潼关怀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B: “山河表里潼关路”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 C: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现了作者对于古建筑的被破坏而感到十分的伤心。进而联想到自己也会有“消失”的一天,因此更加伤心。 D: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见之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何坐________ ②固善盗乎________ ③赵且伐燕________ ④蚌方出曝________ ( 2 )下面选项中“而”与例句“渔者见之而并禽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人不知而不愠 B: 拔山倒数而来 C: 而置之其坐 D: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③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 4 )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5 )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女如初来来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摸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是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哪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船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睐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这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社戏)
( 1 )简要概述选文的主要情节内容。( 2 )开头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 )从选文的描写看,阿发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六一公公是怎样的农民形象?( 4 )赏析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 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