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 《我们诞生在中国》这个专题片拍得惟妙惟肖 , 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长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格拉丹东雪山,全长6300公里。 |
2、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②近日,中国科学技术馆“太空探索”展厅开放,在那里你可以亲身 “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的情景。 ③面对一起起 的因醉酒驾车、超速行驶而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许多民众建议加重对交通肇事犯罪的量刑。 ④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 表示赞成。 A: 反思 体验 耸人听闻 随声附和 B: 反省 体验 骇人听闻 异口同声 C: 反思 体会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D: 反省 体会 耸人听闻 异口同声 |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他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信念”是名词,“嘲笑”是动词,“默默地汲取”和“变得沉默”都是偏正短语。B: 第①句中“他”做主语,“坚定”做谓语,“信念”做宾语,“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做状语。 C: 第④句是表转折关系的复句。 D: 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⑤③④②①。 |
4、 | 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B: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笛福,作品以奇异的想象和辛辣的讽刺,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 C: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又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D: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拉着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喘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
5、 |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B: 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C: 雾霭(ǎi) 迁徙(xǐ) 和煦(xù) 幼稚(zhì) D: 惩罚(chéng) 萎缩(wěi) 哂笑(shěn) 诺言(nuò) |
6、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B: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
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与《大学》《中庸》合称“四书”。B: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它们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母爱、童真、自然。 C: 《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不过,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对当时社会的赞美才是其灵魂所在。 D: 《出师表》《曹刿论战》《陈涉世家》《醉翁亭记》几篇文章中,《曹刿论战》写作的年代最早。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谛听( dì) 心无旁骛(wù)B: 恻隐(cè) 别出新裁(cái) C: 矜持(jīng) 浮想联翩(piān) D: 杀戳(lù) 叱咤风云(chà) |
9、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修改:去掉“避免”) B: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修改:在句末添加“的方法”) C: 考试中在遇到难题时,最好不要焦躁,要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修改: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对调) D: 人生处处有考试,只有用心准备,沉着应考,就能从每次检测中受益。(修改: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
10、 | 对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欢乐颂》讲述了五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的女孩们共同成长。在句末加上“的故事”。 B: 他能评上三好学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学习,热心为集体服务。去掉“的原因”。 C: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能否形成良好人生观的问题。将“问题”改成“关键”。 D: 教育系统要深入实施“奋进之笔”,为教育新发展新跨越起好步、开好局、奠好基。将“开好局”与“奠好基”互换位置。 |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1 )这首词上片以“________”字领起点题,回忆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下片返回现实叙“夜登小阁”之所见所闻,抒发二十多年________之感。( 2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一句颇为后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 3 )在词中,围绕“闲”的心绪,词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
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犬喜日: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①是日更定 ②余孥一小舟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④客此 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踩着祖国的泥土
陈鲁民
①的确,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祖国的泥土更可贵,孩子一生下来就能踩在祖国的泥土上是无比幸福的,因为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离开祖国的泥土,我们就成了无根浮萍。
②因而,屈原无论怎样被贬损、排斥、放逐,都不肯离开祖国的泥土,到别处去“高就”,虽然那个时候,朝秦暮楚是很常见的事,他却下定决心:“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自己生是楚国人,死是楚国鬼,“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因而,在外漂泊几十年后,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返回湖南湘潭祭祖,在巨鱼村祭拜曾祖父宋文炳的坟墓时,依习俗取下祖坟上的一抔土,作为纪念。
④当然,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也有一些相信外国月亮圆,崇尚外国土地香的人。如今,我们有为报效祖国而出国留学的莘莘学子,也有千方百计想到国外捞金发财的出国迷,还有不少明星、名流争先恐后跑到外国去生孩子,她们除了迷信国外医疗技术、炫耀自己与众不同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出生后踩到的第一脚泥土是外国土地。虽说这也是她们的自由,可是一个连孩子都要跑到外国去生的人,她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泥土上的父老乡亲还能有什么共同语言吗?
( 1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线词语。①高就:________
②莘莘学子:________
( 2 )如何理解“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祖国的泥土更可贵”?阅读仲达明的《父亲的隔年花》,回答相关问题。
①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②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③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④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⑤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⑥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⑦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⑧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⑨父亲 “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⑩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⑪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⑫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⑬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⑭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其实是……
⑮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要长时间等待,你能不因此厌烦;如果自己看护的东西被破坏,你能俯身去修补;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你仍能坚信自己……你将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如果你怀揣着遗憾,那就让时光去倒流;如果你珍惜着现在,那就让这美好去驻足;如果你遥想着未来,那就让想象的翅膀带你飞翔……你可以拥有一个属于你的世界。
如果……
请你以《如果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