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潍坊市坊子区崇文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境中,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临近期中考试,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会影响期中考试,小川对小枫说:


A: 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 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期中考试,这辈子就完了。
C: 现在到了冲刺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 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期中考试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B: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
C: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
D: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yùn 托hōng 发jì 花bāo
B: 静mì 唱hé 高miǎo 临lì
C: 粗kuànɡ 护kàn 水zǎo 娇mèi
D: 酝liáng 干雪bó 徘huí
4、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 “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乡,可作者却说故乡在召唤自己,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
C: 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 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的作者余光中、《那树》的作者王鼎钧都是台湾诗人、作家。
B: 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大师,代表作有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哈姆雷特》等。
C: 《墨子》一书辑录了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创始人墨子的言行,《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战国策》
D: 《墨子》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帐蓬 刨根问底 秾阡合度 心宽体胖
B: 斑澜 解甲归田 威风凛凛 力不瑕供
C: 嗔怪 厉精图治 翻来复去 拈轻怕重
D: 碧霄 饥肠辘辘 年与时驰 咄咄逼人
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 新春,汉宜高速公路车水马龙 , 显示出一派生机。这条赶在春运前整修完的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明显提高,车流量同时上升。
C: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 , 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D: 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主席曾表示,当我们回顾雁栖湖回忆这段历史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
B: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C: 1月16日,在阿里巴巴的倡议下,全球首个“大数据打假联盟”在杭州成立。
D: 让未成年人正确、适度地运用网络,准确认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差别,是成年人理所应尽的义务。
10、下面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 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 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着火啦!冲天的大火!大火吞噬了太阳!遮住了大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赏析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释】[1]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乡之愁。

( 1 ) 诗人在前三句诗中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写景角度出发,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为读者展现了寒气侵人、苍茫凄凉的氛围。
( 2 )诗人运笔委婉曲折,请你从情感表达角度试着赏析本诗最后一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别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安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故有所不辟也________

②行道之人弗__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乎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指的是不义,这是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B: 本文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势恢宏,语言流畅,运用了对偶、比喻、对比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 本文的比喻取义浅近,既使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于文学趣味。
D: 本文用“不受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荷叶帽

于君字

那是发生在去年夏天的故事。

在一家超市的二楼,一位年轻的父亲,穿着打扮显得干净体面。他领着一位一两岁的小男孩,小男孩长得浓眉大眼,聪明可人。

小男孩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支荷叶。这支荷叶上面有根长的叶柄,可是叶子已经半干,软软的,无精打采地向下垂着。小男孩翻来覆去看这把荷叶,一脸的兴奋,喜不自禁。大概他从来没有见过荷叶,可稀罕了。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个玩法——把荷叶戴在头顶上,大眼睛在荷叶下面忽闪忽闪地看着大家,希望能得到众人的回应。孩子的爸爸也微笑着看着孩子。

周围卖服装的叔叔阿姨们看样子都认识他们父子俩,因为说话很熟络。他们都看到孩子头上的荷叶,七嘴八舌地夸赞说:“这顶帽子真漂亮。”

“哪儿买的这么好看的帽子?借给我戴戴吧。”

“真好看!真好看!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又漂亮,戴的帽子又好看。啧!啧!啧!”

小孩子在众人的夸奖声中别提多美气啦,很骄傲地跟在父亲身后,脸上全是幸福。在一步步下楼梯的时候,还特别小心地扶着他的“帽子”,唯恐掉了。

再走出去几步就到大街上,那位父亲停了下来。也许他觉得小孩戴的这个帽子实在有些太不合适,就想把这个别致的荷叶帽从小孩子头上拿下来。可是小孩子死活不肯。他拿下来,小孩子戴上。他拿下,小孩子再戴上。再后来小孩子干脆用手捂着,不让拿。做父亲的也发了急,硬是从小孩子头上抢下来,扔在路边。小男孩跑上前去捡,父亲的脚更快,早把帽子踢得更远。小男孩还要去捡,父亲趁着小男孩还没有走到荷叶跟前,很迅速地伸出他的大脚,在荷叶上狠狠地旋转着踩下去——那片荷叶被踩得面目全非。这一切就在小男孩眼前发生,小男孩的哭声凄厉地响起来,可是还不愿放弃。小男孩想把那个烂烂的荷叶帽捡起来——可是,已经烂得拿不起来了。小男孩手拿着那支没有踩烂的叶柄,看着地上一片一片的碎叶,哭着不走。他哭着蹲下身体,看看手中的叶柄,又看看地上的碎叶,哭得更伤心了。

父亲要把他拉走,可是他一直哭着不愿走。从父亲手里挣出来,还去看那个已经碎烂的荷叶帽。

父亲早已不耐烦,他劈手把叶柄从孩子手里夺下来,顺手扔得远远的。然后抱起孩子就走。

渐走渐远,那位父亲哄孩子说:“宝宝,别哭,走,爸爸去给你买一只又漂亮又高级的玩具。”孩子仍是哭。“走,爸爸给你买一顶最最漂亮的太阳帽。”

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看到这一切的我,泪水盈眶,我向远处望向那个小孩子。

孩子仍是满脸泪痕,眼睛还是越过父亲的肩头,久久地看着那顶荷叶帽。

( 1 )文章以“荷叶帽”为题有何作用?
( 2 )自选角度赏析第3段画线的句子。
( 3 )文中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 4 )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我”为何会泪水盈眶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


①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它不仅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还______,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


②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零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


③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④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100多个这种装置,含有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1978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9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1983年,“宇宙1420”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面对日益激烈的字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 1 )据本文的说明条理,将下列三个短语分别填在空白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2 )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

( 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父母的一言一行如明灯指明我们前行的方向;老师的一言一行似春雨滋润我们久旱的心田;朋友的一言一行像暖阳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在这一言一行中,有浓浓的关爱,有谆谆的教诲,有真诚的帮助,有善意的提醒……

请以“一言一行总关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能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想做你の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