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韶关市曲江区白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谨 宏敞 酒肆 长途跋涉
B: 汴粱 城郭 沉檀 舳舻相接
C: 覆灭 枢钮 描摹 农舍田畴
D: 疏密 翰林 题跋 无瑕一顾
2、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晨(xī) 游(sù) 口(shù) 落(zhuó)
B: 琐(xiāo) 零(diāo) 献(gòng) 护(kàn)
C: 摇(yè) 静(mì) 轮(kuò) 寂(liáo)
D: 黄(yùn) 酝(niàng) 伞(chēng) 卖(nòng)
3、在下面的语境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语境:小明写的文章刊登在某刊物上,同学们评论不一。


A: 我读过,还不如我写的。
B: 是他运气好,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C: 小明真行,我一定要读读他写的那篇文章。
D: 也就一般般,我也能写出来。
4、

下面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D: 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的路啊,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
B: 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C: 画面上,青年男女拿着铁铲,背着土制地雷;白发母亲送枪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
D: 他急了,摆了一条条理由:为什么男同志可以去,女同志就不能去。
6、下列句子中不会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
A: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B: 贪小便宜的人看不起。
C: 天色晚了,自行车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 请打针的在注射室外等候。
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C: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懂谁也汩汩地骑着水泡儿……这一切都是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8、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提纲挈领 一泄千里 弄巧成拙 前踞后恭
B: 不屈不挠 言简意赅 遐思迩想 流连忘返
C: 讳疾忌医 走头无路 再接再励 名列前茅
D: 谈笑风声 迫不急待 嫉恶如仇 粗制滥造
9、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修改:删去“问题”。
B: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修改:删去“通过”。
C: 第4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一辈的人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不禁感慨祖国的发展之快。
B: 静默的山,流动的水,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妙和谐的风景画。
C: 我的爸爸今天穿了一套西服,显得花枝招展
D: 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 1 )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 2 )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战国策》一书,是 时期由 (人名)编辑整理的。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修八尺有余( ) ②孰视之 ( )
③私我也 ( ) ④今齐地方千里 ( )

( 3 )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

( 4 )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

( 5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回答问题

①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②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③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⑤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⑥妈妈笑了:“什么?”

⑦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⑧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⑨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⑩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 1 )用自己的话简洁地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 2 )请你评析下面这个句子的表达作用。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 3 )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
( 4 )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只有简单的三句话,为什么能感动老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吟

①刘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

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

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因,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①万漉②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遭:“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⑤抚摸着陋室前那满是沧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砖地面上,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

【注释】①淘:除去杂质。②漉:滤。

(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用上文中相关词句解说“德馨”的内涵。

( 2 )第②段中,划线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什么内容?

( 3 )体会第④段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文章中的作用。

( 4 )“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 5 )面对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刘禹锡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豪杰之士,请列举一个这样的人物,结合他们的有关事迹或名句作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那天,我真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 然后作文。

②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④字数不得低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华丽的低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