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不动声色 蹦来蹦去 临空跃起 目瞪口呆B: 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 进退维谷 略胜一筹 C: 眼花嘹乱 秩序井然 石破天京 慷慨以赴 D: 遒劲有力 相得益章 面面相觑 妇孺皆知 |
2、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 元旦放假期间,前往世博园的游客络绎不绝。 B: 人们听了歌曲《时间都去哪了》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C: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D: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3、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两个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仿佛山间缓缓流淌的河流 C: 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白纱 D: 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仿佛山间缓缓流淌的河流 |
4、 | 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 , 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B: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 每当看到《我是歌手》节目的感人之处,她总是泪眼婆娑,不能自已。 |
5、 |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 A: 治水/必躬亲 B: 泥于/掌故 C: 昔/海/忠介治河 D: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
6、 | 下列各组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蹿掇 翌日 人情事故 行将就木 B: 羁跘 帷幕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 演译 雾霭 不知所挫 接踵而至 D: 山麓 黧黑 招摇撞骗 销声匿迹 |
7、 | 下面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表涕零 B: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 C: 是以众议举宠为害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伤先帝之明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 “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B: 《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录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C: 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D: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
10、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 科学家研究发现,忧郁、愤怒、悲伤……等恶劣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C: “新华澳报”报道,中央政府将向澳门赠送名为“奇妙"和“蜀祥”的两只大熊猫。 D: 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情感、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早梅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 1 )与本诗情境相似的一项是(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B: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 梅花香自苦寒来 ( 2 )对诗句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B: 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独开的环境。 C: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 D: 末句意为经冬的大雪催着梅花开放,流露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梁上君子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陈寔①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 【注】①陈寔:字仲弓,东汉末颍川许(今河南省许昌县)人。②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跪,以额触地,表示极度悲痛或感谢。稽,磕头至地。颡,额。 ( 1 )下面句子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止于梁上/河曲智叟而止之曰 B: 陈寔阴见/汉之阴 C: 宜深克己反善/诚宜开张圣听 D: 令遗绢二匹/深追先帝遗诏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 3 )读完这个故事,你认为陈寔是个怎样的人? |
赎回灵魂
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是件困难的事情。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然后,她看到了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大睁着眼,内心出奇的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最好的鸡血玉。但她一直沉默着,直到贼离开。
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流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墙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个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
她答,是。
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救我?
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选自《青年博览》2003年第7期 作者:晓荷)
( 1 )概括这篇文章的大意。阅读理解。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①。
( 1 )根据上下文,说说加点词“强笑”的表达作用。命题作文
生活中,一次意外的相逢,一次偶然的相遇……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不期而遏,可能是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一次经历;不期而遇,也可能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一次机遇……
请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