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四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男有分,女有归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殒落 嬉闹 挖心搜胆 重蹈覆辙 B: 妖娆 逞辨 不言而喻 断章取义 C: 暄嚷 诓骗 味同嚼蜡 恼羞成怒 D: 旁骛 萧索 自知之明 一代天骄 |
3、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王》 杨绛 现代作家 B: 《最后一课》 都德 德国作家 C: 《邓稼先》 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D: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
4、 |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先辈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当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 A: 文段中划线词语“养育”“成长”同“漫步”的词性一样,都是动词。 B: 文段中“幸福”一词从感情色彩上说属于褒义词。 C: “漫步”一词中的“漫”笔画为十四画,第五笔是横折。 D: 文段中“馈赠”一词的近义词是“赠送”;“馈”读音与“愧”相同。 |
5、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丽达勤奋、刻苦、不怕困难,照顾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的保尔,帮助其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同时也在保尔的帮助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B: 鲁迅作品中常用对比手法,如《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人”的对比,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中对隐鼠的爱和对猫的憎恨形成鲜明对比。 C: 《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即便是反面人物也是如此,如高俅、蔡京、西门庆,作者虽然只做了几笔简单的勾勒,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孙悟空具有敢于斗争、藐视权威的叛逆精神。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在天宫,他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 |
6、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
7、 |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正确的是( ) 有个成语,叫做目不识丁,__________________,如文天祥的诗中就有“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已陶然”的诗句。 ①所以说人目不识丁或不识一字,就不免带有贬义 ②目不识丁又叫眼不识丁 ③“丁”字的写法,就那么一横一竖钩,确实是再简单不过了 ④意思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 A: ③②④①B: ③④①②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
8、 | 下列语句中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比喻、夸张) B: 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排比)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偶) D: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强悍(hàn) 跻身(jǐ) 秉烛夜读(bǐng)B: 精湛(zhàn) 醒豁(huò) 卷帙浩繁(yì) C: 晦涩(sè) 斗胆(dòu) 杳无音信(yǎo) D: 寥寥(liáo) 和谐(xié) 无懈可击(xiè) |
10、 | 选出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 二三四句写出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景象 。 C: 五六句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D: 全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因支持变法而遭贬谪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B: 诗的前两句先弃“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 C: “排”是排开、推开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的气势。 D: 全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营造了萧瑟空虚、冷落凄凉的感伤氛围。 ( 2 )诗中描绘“秋日胜春朝”景象的句子是什么?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沿溯阻绝________ ③虽乘奔御风________ ④属引凄异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3 )文中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 4 )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喜欢哪个季节的三峡,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 |
议论文阅读 ,回答相关问题。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①也许长时间以来,你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起色。你为改变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似乎你已无法跨越前方的障碍,但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②有的人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却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没有一些条件来助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③其实,他们应该去看看大海,看看海风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看看被礁石击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缩的继续努力。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地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心灵受到一次次打击时,他们应当如海浪一般继续去尝试,去拼搏。
④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火焰山”必不可少的精神。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无法克服所遇的障碍,那么在人生长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图?
⑤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奋斗,厄运连连,屡战屡败,但坚持不懈的他最终成就了辉煌。
⑥林肯也曾为他所遇的困难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再爬起来。林肯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⑦在林肯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很不服气,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而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所以,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台下的参议员立刻哄笑起来。
⑧但林肯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出色。”
⑨接着,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⑩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整旗鼓。古今中外,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他们都有着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⑪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
⑫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⑬因此,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弃、不可能、没希望等字眼。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因为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人生的路还长,凡事需要靠自己。所以,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成大海。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 5 )“村民习惯了关门”,你赞同村民的这种做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题目:回望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