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⑤①④② D: ①②④⑤③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 不知不觉,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李萍上了大学,张华当TIA,我进了部队: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C: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就立得起来。 D: 据王璨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
3、 | 下面对《春望》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 “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能很自然地引起读者共鸣,故千古流传。 C: 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思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
4、 |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B: 比:靠近。 C: 属:相类似。 D: 诎:同“屈”,弯曲。 |
5、 | 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此,适当的居家锻炼是不能少的。 ②如何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 ③疫情导致寒假超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利用“空中课堂”进行线上教学,学生视力可能会因长时间对屏阅读而受到一定损害,身体也会逐渐垮掉。 ④组织网络运动会就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⑤况且,学生平时在学校也要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A: ②④③①⑤ B: ③②④①⑤ C: ②④①⑤③ D: ③①⑤②④ |
6、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 ②①③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
7、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号半山,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黄河颂》选自著名诗人光未然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后经音乐家冼星海谱曲,风行全国。 D: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等。” |
8、 |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反璞归真的体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① |
9、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的作者分别是老舍和刘湛秋。 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C: 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等。 D: 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夜色似藏青色的 帷幕 ,点缀着闪闪繁星,让人不由深深地沉醉。 B: 一方沃土 孕育 了特有的人情练达,世代纯朴的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 C: 小明迟到了,只好在大家的注视下偷偷摸摸地进了教室。 D: 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望着窗外草长莺飞的温暖景象,我不禁感到惬意极了。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国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①破月②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注释】①岚:山头云气。②破月:农历月半以后的月亮。 (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描绘了南园一带从早到晚旖旎动人的山水田园风光。 B: 颔联描绘了柳絮纷飞似雪,溪水涨满麦田,春水丰足的喜人景象。 C: 尾联写捕鱼人夜晚在岸边敲石取火,点燃竹子照明夜渔的情景。 D: 诗歌前四名主要描摹了白天的自然景物,后四句主要写夜晚人的活动。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头从林间小路落笔,采用移步換景的写法,依次描绘各类景物 。 B: “惊”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忽现似雪非雪的奇异景象的惊喜 。 C: “度”写出了钟声由近及远的传递感。 D: 诗人在诗中着重刻画了田园生活的安逸,流露出浓厚的归隐情绪。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然操遂能克绍 克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图 ③西和诸戎。 和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 )结合上文和诸葛亮的《出师表》,说说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这个人? |
卖火柴的小女孩
①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一一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一一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②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③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一一她可忘不了这个。
④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⑥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嗤!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⑥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将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⑦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儿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⑧“有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儿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⑨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⑩“奶奶!”小女孩大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⑪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她死了,她……
(选自《安徒生童话》,有删改)
( 1 )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她死了,她________。
阅读《一个走运的人》,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 1 )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 2 )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划线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 4 )“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努力能不能改变命运我不知道,但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
“当命运给了他一百个理由哭泣,他却拿出一千个理由笑给它看。”
——史铁生
每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不抱怨,不沉沦,赢得尊敬,获得掌声。不因困境而坠志,不因艰难而退缩。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以“所有艰难时光,都是人生勋章”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人名等。④不得抄袭、套作。⑤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