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无锡市厚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中的词语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B: 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履辙。
C: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是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蓝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D: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练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2、

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①②③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巢(kē) 修(qì) 藏(zhù) 目不园(guī)
B: 解(pāo) 婆(suō) 样(mú) 轻怕重(niān)
C: 追(sù) 绳(qiàn) 脑(suĭ) 挑拨离(jiàn)
D: 骨(quán) 如(pì) 星宿(sù) 鸿之志(h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 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 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5、

传统文化知识。

八年级学生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 )

A:
B:
C:
D:
6、

下列对文章《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B: “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
C: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
D: 结尾议论讽喻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终究是要失败的。
7、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 , 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B: 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 , 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 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8、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肃然起敬。
B: 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肆意妄为 , 提出了严正抗议。
C: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桑田
D: 5月26日凌晨,两只德国球队上演了一场石破天惊的比赛,最终拜仁慕尼黑队以2:1战胜了多特蒙德队,第五次捧起了欧冠奖杯。
9、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慷/气/面面相
B: 金/邪/开天
C: 行/旋/随声附
D: 要/闭 贴/信手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
B: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他的词大多热情洋溢,慷慨悲壮,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 郭沫若的诗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他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都是他悲剧的代表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小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 1 )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

( 2 )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语句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贤者能勿________

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3 )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缺失的人不过是丧失他们的“本心”罢了。
B: 文中第1段所说的“有甚于生者”是指“不义”,“有甚于死者”是指“义”。
C: 本文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无论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这样论证全面而有力,说服力强。
D: 文章使用大量的排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枪打落尾鸟
⑴或许是囿于中庸之道几千年来的思想束缚,许多国人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名高于世,众必毁之”,认为“出檐的椽子先烂掉”,认为“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为人处事只要随大流,中规中矩,亦步亦趋,就能安身立命,明哲保身;而如果遇事喜欢挑头的话,就会被别人抓住把柄,落得个“枪打出头鸟”的下场。
⑵然而,在当下这个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挑战纷至沓来的时代,如果你选择做“落尾鸟”,结局又会怎样呢?
⑶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时代在发展,鸟儿也要进化。当枪声响起的时候,只要鸟儿飞得够快,决不会被猎人打死,还能吃到新鲜的食物。而那些落尾的鸟最有可能被猎枪击中,从而惨遭淘汰。
⑷①回想一下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的一百多年屈辱,②回想一下当今世界上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指手画脚,③回想一下世界经济大潮中因工艺落后而破产的企业,④回想一下因业务不精而下岗的工人,⑤我们不得不再次承认——落后就要出局,落后就要挨打。⑥鸟儿如此,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⑸遇到危险时不敢出头、不愿出头的人,最后往往会退化成没有能力出头的人;而这种人,面临的就是被淘汰的命运。
⑹许多千里马一直都在埋怨没有伯乐赏识,但如果你不出头,即便你真的是匹千里马,也只能穷其一生去拉盐车,这样一来,伯乐又怎能发现你?
⑺所以,如果你不想成为被枪打的落尾鸟,就要敢于出头,勇于出头。虽然出头鸟也有被打的可能,但这种可能仅仅说明你还不够成熟,如果你够成熟,尽管成为“出头鸟”吧,因为出众的人,只有经过“枪打”才会更加成熟,更加被人认可!
⑻人生就是赛场,当枪声响起的时候,你做好振翅高飞的准备了吗?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

( 2 )文章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3 )做落尾鸟,有何弊端?

( 4 )文章第四段的六句话,请你重新排列句序,并说明理由。
句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5 )文章结尾一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语词:
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 刺寡人之过者: 时时而间进:

( 2 )翻译下列句子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3 )文中有一个常用成语,请找出来。

( 4 )“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 5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哪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请将文题“ 的故事”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难忘那迷人的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不得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少年如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