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C: 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D: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 外出三年的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好友欢聚堂,尽享天伦之乐。 C: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流畅遒劲,行文劲挺奔放,有一泻千里之势。 D: “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
3、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渺茫 筋骨 麻醉 怀古伤今 B: 摧惨 流俗 视察 孜孜不倦 C: 停滞 探求 涵养 不言而谕 D: 汲取 繁殖 鲁钝 根深蒂故 |
4、 |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根据《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的阅读体验,下面对“记”这种文体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 B: 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观点。 C: 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D: 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我们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B: 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D: 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 , 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
6、 |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最高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面对洪灾,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又一次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D: 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
7、 |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怠慢(dài) 翩翩(piān) 琴瑟和明 B: 阡陌(qiānmò) 垂髫(tiáo) 俨然(yán) 世外桃源 C: 劫难(jié) 趋势(qū) 欺侮(qī rǔ) 单调枯燥 D: 迁徙(xǐ) 凋零(diāo) 譬如(pì) 诸如此类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是( ) A: ①憎恶 增添 ②襁褓 自强不息B: ①拮据 诘难 ②素材 追本溯源 C: ①暂时 栈桥 ②阴晦 谆谆教诲 D: ①振作 赈灾 ②模式 装模作样 |
9、 |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亡亦死(逃走) 旦日(第二天) B: 性行淑均(善良公正) 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C: 既克(克服) 后值倾覆(倾倒) D: 以彰其咎(公布)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词语感情色彩来看,“奋不顾身”“大公无私”“挖掘”“伟大”都是褒义词,“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丑陋”“愚蠢”都是贬义词。 B: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句中划线的字是一个表示判断的动词。 C: “她觉得在这天地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 D: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诗歌赏析。 |
文言文阅读 原宪甘贫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①,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大马,中绀②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蹝履③,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④,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注释】①不完:不完整,简陋残缺。②中绀(gàn):内穿红色衣服。③华冠蹝履:戴着桦树皮做的帽子,拖着没有后跟的鞋。华,通“桦”。④慝(tè):邪恶。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原宪居鲁/不可久居B: 环堵之室/环滁皆山也 C: 宪不忍为也/动心忍性 D: 中绀而表素/临表涕零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夫 希 世 而 行 比 周 而 友 学 以 为 人 教 以 为 己 ( 3 )原宪所说的“病”指的是什么?本文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念?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A.划 B.驶 C.冲 D.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过了那林,船便(A.划 B.驶 C.冲 D.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2 )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其好处。( 3 )文中说船“飞一般……前进”与 “我却还以为是船慢”是否矛盾?为什么?口罩,为呼吸道设防
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有效的式器,莫过于口罩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②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你知道飞沫的来源吗?
③飞沫主要来源于咳嗽和喷嚏。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速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能将4万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大大小小的飞沫。飞沫的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携带着病毒在空气中悬浮、飘散、游荡,远达十余米,长达数小时。
④如何为我们的呼吸道站岗放哨以切断病毒传播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市场上的口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预防疫情的主流口罩是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口罩相比,N95口罩防护性更强。它由以聚和聚丙烯为基材的多层无纺布制成,N代表非油性粒物,95则表示过0.3米颗粒物不低于95%。飞沫正好在N95口罩的“关照”之下,因此N95口罩就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密切接触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
⑤但是N95口罩并非所有人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研究表明,佩戴N95口罩时,吸气和呼气的阻力分别增加26%和22%,我们不得不更努力地呼吸,才能维持正常的压力梯度和空气流量。数据显示,连续佩戴N95口罩4小时后,空气交换量减少37%,血氧饱和度降低,能引起疲劳、头等症状,对于心肺功能较弱的人,佩戴N95口罩时不可不慎重。我们选择口罩要遵循“充分而不过分”的原则。
⑥与N95口罩相比,医用外科口罩成本更低,舒适性更强,普及程度也更高。它由三层无纺布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吸水层。虽然没有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标准,但对飞沫和微小颗粒物有很好的阻隔和过滤作用。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
⑦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是其发挥效能的关键。戴口罩前要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防水层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切勿内外反置和上下颠倒。将鼻夹按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有效地阻止了手无意间触摸脸部造成的污染。随着呼吸,大量尘埃、飞沫会附着嵌合在纤维中,因此口罩一般4小时就要更换。
⑧2020年春天注定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慷慨悲歌中,雪片般的口罩也昭示了毎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人们在公共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人一份关爱,这是我们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薄薄的口罩,也许会在更久的时空里融入我们的文化。
(原文有改动)
( 1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作文:
请以“那天,我______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