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青岛二中分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碧绿”、“重视”、“精神”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的“高傲”是褒义词。
C: “惊讶”、“惊奇”、“惊喜”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意外、喜悦的心情。
D: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因一个喷嚏而丧命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都是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经典形象。
B: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舍生取义”“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儒家经典《孟子》、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曹刿论战》。
C: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 易安(李清照)诗风婉约;幼安(辛弃疾)词风豪放;昌黎(韩愈)之才,堪称“百代文宗”;“诗佛”王维,“诗中有画”;少陵野老,落笔即成“诗史”。
3、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婷/梁/贫
B: 息敛声/金不昧/级而上
C: 风雪途/歌载舞 鲜/钻
D: 守/愤图强/令人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断/执/通大邑 级而上/路不
B: 行/合/而不舍 然不动/孜孜
C: 弃/款/大大落 三半夜/少不
D: 哑/伤/满目痍 睚必报/吹毛求
5、有关《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中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 《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懊恼 迥乎不同 锋芒必露 五彩斑斓
B: 妖娆 销声匿迹 粗制滥造 由然而生
C: 烦躁 莫衷一是 任劳任怨 断章取义
D: 笼罩 略胜一畴 天伦之乐 根深蒂固
7、选出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解密门”事件一出,美国政府和苹果公司的矛盾,立即引起外界的普遍关注,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阿尔法围棋”(Alpha-go)4:1击败韩国围棋界天王李世石,在这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中电脑略胜一筹
C: 在巴西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傅海峰、张楠配合得天衣无缝 , 获得冠军。
D: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给当的一项是( )

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 ,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 ,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 了。


A: 鱼龙混杂 息息相关 刻不容缓
B: 鱼目混珠 息息相关 众望所归
C: 鱼龙混杂 休戚与共 众望所归
D: 鱼目混珠 休戚与共 刻不容缓
9、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A: 东西:到处
B: 恂恂:提心吊胆的样子
C: 食:同“饲”,喂养。
D: 齿:牙齿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人皆有
B: 燕、赵、韩、魏闻
C: 如使人所恶莫甚于生
D: 暮寝而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1 )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用诗中原句回答)
( 2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蒲松龄,世称________,清代文学家。
( 2 )与“屠乃奔倚其下”中的“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恐前后受
B: 场主积薪
C: 一狼洞
D: 意将隧入以攻后也。
( 3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意思。
( 4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5 )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至少说出三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母亲的菊花

①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片。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②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尖笋捅破泥层,玩命似地往上蹿,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我说:“妈,拍张照片吧。”母亲叹口气,刚有些活泛的脸色又黯淡下去,“等等吧。”我没敢再说话。

③仲夏时节,门前的景象壮观起来,整个麦地忽拉一下就变了颜色,千丝万缕的金线在天地间交织。母亲眯缝着眼,瞅着那一地金黄,脸上的表情生动起来。我说:“妈,来张照片怎么样?”“再等等吧。”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想,她大概又想起父亲来。

④风泼过来像一碗冷水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田地里仰躺着一大片割倒的庄稼,一眼望去顿时空旷了许多。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侵袭过来,我以为母亲的心情是不能好了。不想回屋后,发现母亲眉宇间竟隐约着几分喜气。“再等几天,给我拍张照吧。”我先是觉得惊喜,因为母亲终于能让她的心灵从阴影里迈出步来,摊在阳光下晾晒。同时我也有几分疑惑,母亲究竟在等什么呢?一天,母亲对我说:“那菊花该开了吧,什么时候开了,你就给我照张相。”

⑤我顿时明白母亲等待的是什么了。父亲生性爱花,常说养花可以怡情冶志,多年来一直汲汲此道,倒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清芬和愉悦。园前屋后,常见黄桃白李迎风摇曳,天井阳台,更有杜鹃、山茶步步生姿,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檐角垂下的几线薜荔,无不透出盎然的生机和喜悦。但在这么多的花品中,父亲最喜爱的,还是后园篱下的几丛菊花。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还有一手好书画,画菊是他的擅长,疏疏几笔,白纸黑墨,却透出凛凛的秋意和风骨。他常说菊花飘逸清高,最具品格。我幼时承欢膝下,耳濡目染,对这花中君子,向来有种偏爱。母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受到的影响想必会更深吧。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与母亲一起展开了等待。

⑥树叶是最先落下的,一片片在风中悬舞;然后是牵牛花,再也发不出那每个清晨都要吹响的生命的号角;后来连不时迸绽美丽火花的月季也消沉了。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糖葫芦似的圆珠。时光一天天地流走,篱下那些菊花的花蕾却探出嫩绿的头,有些还鼓胀开来,咧开惊喜的小嘴。母亲注视着菊花,眼中的笑意越发深了。如果说所有的等待都是一种惩罚的话,那么我想也许会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等待花开,等待美丽的绽放。一日晨起,我没有看见母亲,推门出外,却见母亲站在篱旁,两朵菊花早吐露开来,黄灿灿的像两张嗔喜的笑脸。以后的几天里,我们的等待已经变成一种享受,因为随时都会有惊喜撞进我们眼中。

⑦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替我拍张照吧。”我默默地拿起相机陪母亲走了出去。在秋天的阳光下,那些菊花明亮而安详,细长蜷曲的花瓣里涌动着一个个金黄的漩涡。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捧着那张照片端详,脸上也有了舒展的笑容。

⑧篱下的菊花到底输给了时间,次第在枝头萎谢了。当最后一朵美丽也在时光中老去,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黄花竟没有一朵从枝头落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坚守的,正如母亲对父亲的深情。

⑨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

( 1 )从②,③,④段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拍照这件事的哪三种态度?

( 2 )选文⑥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对表现菊花有什么作用?

( 3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标题“母亲的菊花”有什么含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奶奶的星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②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 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③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④“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⑥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⑦“老了,还不死?”

⑧“死了就怎么了?”

⑨“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⑩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

⑪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四处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⑫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⑬ “怎么呢?”

⑭ “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⑮ “干嘛变成星星呀?”

⑯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⑰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⑱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⑲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

( 1 )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四件生活琐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奶奶给我讲关于人死后变成星星的故事。

( 2 )第⑥段加点词“漫长”用来形容“奶奶的背和腰”很不符合常理,但又很传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 3 )请说说第17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4 )文章的标题可以改为“奶奶”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

有人说,压力是一种负担;也有人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生活中,有来自父母的压力,老师的压力,同伴的压力……

请以“压力”为话题作文。

(二)命题作文

请以“多看了你一眼”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广岛之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