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沙市浏阳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现在你不要去找他,他现在正在考研究生。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2、

对下面应用文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尊敬的新民学校领导:

5月3日上午,贵校九年级3班的赵亮、肖伟等6位同学来到我社区参加义务劳动。这天天气闷热,可他们进入杂草丛生的草地中捡垃圾,专心致志地清理小广告,配合得相当默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下起了雨,但他们仍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清理活动,毫无怨言。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中,单靠我社区工作者的力量是不够的,而贵校同学的到来,可谓是解了燃眉之急。

在两个多小时的义务劳动中,同学们不仅流下了辛勤的汗水,还培养了责任心,树立了回报社会的人生观,为创建活动作出了贡献。同时,整洁的社区新面貌,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我们居委会全体成员就此特向他们表示感谢!

此致

敬礼

2014年5月5日

花山居委会。

A: 第一行中间加上标题“表扬信”。
B: 正文结尾处添加“并请贵校领导对赵亮、肖伟等6位同学提出表扬”。
C: 祝颂语中的“此致”要顶格写,“敬礼”空两格写。
D: 调换“2014年5月5日”与“花山居委会”的位置。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 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 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4、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车/像/惟妙惟 息事人/ 缺勿滥
B: 度/异/紫嫣红 相形见/咄逼人
C: 贝/躯 去/拐弯角 丢三四/花流水
D: 涟/义/针时弊 谆谆教/韬光养
5、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祷(qí) 见(piē) 官(dí) 心如意(chèn)
B: 风(mí) 倔(jiànɡ) 女(ɡōnɡ) 受益浅(fě)
C: 静(mì) 论(bèi) 愚(méng) 如火如(tú)
D: 临(bīn) 起(quǎn) 听(líng) 鳞次比(zhì)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B: 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C: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D: 成都市规划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提出了一系列规划新举措,发展了“东进”、 “西控”、“南拓”、“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新蓝图。
7、下列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牡(lì) 别(shù) 桥(zhàn) 嘟(nang)
B: 白(shà) 开(qiào) 糟(tà) 流(máng)
C: 阔(chuò) 褴(lǚ) 女婿(xù) 尺(zhǐ)
D: 拖(lěi) 拮据(jié jū) 哆(suō) 异(chà)
8、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黄鹤楼》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凸显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B: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长篇叙事诗是一首南朝民歌,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C: 法布尔写的《松树金龟子》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它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
D: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热爱之情。
9、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做人做事当有定力。 。在他们身上,人生的定力是面对艰苦寂寞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大志向,是面对磨难逆境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毅力,是面对挫折打击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钢铁意志,是面对质疑嘲讽时“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追求,是面对名利诱惑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


A: 有定力的人,信念如磐,敢于担当,不随物流,不为境转,意志坚强
B: 无定力之人,往往朝秦暮楚、心浮气躁、浅尝辄止,最终贻误事业和人生
C: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政治定力的核心内容,具备这种政治定力的人,就能在大风大浪中稳坐“钓鱼船”,在拒腐防变中练就“金刚身”
D: 大凡历史上有作为、有成就的人物,其定力往往也是超出常人的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B: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C: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洛阳人,此诗是诗人被贬时所作。②历乱:烂漫。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意盎然的春景图。
B: 第三句不直言愁重难遣,反怪“东风”无情,不肯吹走他的愁绪。
C: “惹”字写“春日”将诗人的“愁恨”拉长,赋予“春日”以人的情感。
D: 此诗巧用反衬手法,以深愁苦恨衬良辰美景,构思新奇。
( 2 )古人写“愁”各具特色,请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________,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李煜《虞美人》)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②陛:宫殿台阶。③雨(yù):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④闻命: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饱而知人饥 / 晓者亦舍然大喜
B: 雨雪三日不霁 / 切问近思
C: 婴之古之贤君 / 有而传之者
D: 而知人之寒 / 故而知新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 被 狐 白 之 裘 坐 堂 侧 陛 晏 子 入 见 立 有 间。

( 3 )这则故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18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75万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已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人也正是在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因困顿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先找了10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万万没想到却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病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 1 )理解下边句子的含义。

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

( 2 )“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这句话体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 3 )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回答令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
( 4 )读过本文,谈谈你对居里夫人的印象。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话说核能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根本保证,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当前社会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近3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依靠煤、石油和天然气,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物质文明。但我们在享用这空前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却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为能源的开采、输送、加工、转换、利用和消费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进入21世纪,石油储量有限,能源供应短缺,世界能源正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开发和利用来源更为广泛、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已刻不容缓,更多国家把眼光投降了核能。
核能俗称原子能,它是原子核里的核子——中子或质子,重新分配和组合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能分为两类:一类叫裂变能,一类叫聚变能。
核能有巨大的威力。1公斤铀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约等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化学能。一座100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25吨到30吨低浓度铀核燃料,运送这些核燃料只需10辆卡车;而相同功率的煤电站,每年则需要300多万吨原煤,运输这些煤炭,要1000列火车。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为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只能使一列火车开出8米;1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驶1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核裂变资源,如果把他们的裂变充分利用,可满足人类上千年的能源需求。在大海里,还蕴藏着不少于20万亿吨的核聚变资源——氢的同位素氚,如果可控核聚变在21世纪前期变为现实,这些氚的聚变能将可顶几万亿亿吨煤,能满足人类百亿年的能源需要。更可贵的是核聚变反应中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聚变能称的上是未来的理想的能源,因此,人类已把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能这个能源世界未来的巨人身上了。

( 1 )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这个能源世界未来的巨人”能否去掉?请你说一说理由。

( 2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原文内容说说科学家提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这一观点的理由。
【链接材料】
人 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 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 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如果选择第二个作文题目,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1)回味
人生总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人和事,也许从中你能咀嚼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感悟生活真谛。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2)一颗 的心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名称,否则将会被扣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阴霾深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