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 这次学校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 ,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C: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 , 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 D: 江东公园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
2、 | 下面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薜正确的一项是( ) A: 害怕齐国的攻打 B: 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 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 D: 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
3、 | 下列文学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收获颇多:通过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认识了严慈相济、自尊刚强的胡母,明白了为人处世的哲学;通过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我们 重温了作者记忆中的父子、同学情谊和昔日苦难的生活,感叹于知识的力量;通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我们又结识了那个没有狭隘民族偏见,关心学生、认真 负责的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慨叹于作者浓烈的爱国之情。 B: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他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以上文字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对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C: 唐宋时期诗文名家辈出,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而文天祥、苏轼、欧阳修、范仲淹均是宋代文学家。 D: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自传,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志趣。 |
4、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 B: 一座草顶、竹蔑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C: 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D: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 |
5、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B: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C: 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微波炉加热与常规加热对食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D: 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希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
6、 |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运地自偏,我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桃源了。 B: 当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读《傅雷家书》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面镜子,映照着思想与艺术,书信戛然而止。 C: “隐姓埋名三十载,甘为祖国马前卒”,新时代要大力弘扬黄旭华院士的这种精神,坚决抵制社会上错误思潮影响,培养更多属于人民的科学家。 D: 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 , 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陨(shǔn)落 狼藉(jí) 懵(měng)懂 喋(dié)喋不休B: 鄙(bǐ)视 簌(sù)簌 擦拭(shì) 热泪盈(yíng)眶 C: 轻蔑(miè) 奔丧(sàng) 颓(tuí)唐 孤苦伶仃(língdīng) D: 出没(mò) 蹒跚(shān) 讪(xiàn)笑 令人心颤(chàn)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蹒跚 险峻 呼朋引伴 滥砍滥伐B: 扁额 讪笑 克勤克俭 茅塞顿开 C: 震慑 葱笼 浮想联翩 顶礼膜拜 D: 诀窍 张皇 光彩熠熠 消声匿迹 |
9、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头抢地(qiāng) 韩傀(guī) 休祲(jìn) B: 唐雎(jū) 易安陵(yì) 弗敢易(fuó) C: 秦王不悦(yuè) 怫然(fú) 免冠徒跣(xǐ) D: 缟素(gǎo) 色挠(náo) 长跪(kuì)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进滨州玫瑰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B: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的景象。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的景象。 ( 2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 “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请阅读下面的三则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记讽齐王纳谏》 (丙) 景公①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B: 时时而间进 立有间 C: 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 , 在昼犹昏 D: 但爱鲈鱼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 )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B: 欲有求于我也 令所睹于涂者 C: 上书谏寡人者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D: 吾妻之美我者 婴闻古之贤君 (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 5 )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 6 )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
让塑料成环境之友
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价廉,是包装的首选材料。但如众所知,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②据法国蒙彼利埃农业与环境工程小组的专家介绍,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近年来,法国科学家和国际同行合作,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有的含有纤维素,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然而,不管怎样,这些所谓的可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被100%地完全降解,而且降解程度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法国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法国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基本上是可以焚烧的,即燃烧后不产生或产生较少有害气体的塑料袋。但是,这些塑料制品体积大,重量轻,给焚烧处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法国各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与此同时,法国各报刊和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如法国《费加罗》报最近报道,法国人每小时平均消耗100万只塑料袋和大量的农用塑料薄膜。在法国,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体积的30%。
⑤在法国著名连锁超市“家乐福”的塑料包装袋上,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得到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在包装袋的另一侧,又这样写道:在我们的商店里,这个袋子为您提供包装服务;回到家,它能作为您的垃圾袋;最后,您可以把它放到垃圾袋里,让它转化成其它能源。
⑥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看见这句话,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如果再知道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全法国家庭垃圾体积的30%,恐怕谁也不会再把还能继续使用的塑料袋轻易随便丢弃。
⑦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法国这种科教结合,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阅读训练
阅读《一千零一夜》(节选)》,思考文后问题:
相传在古印度和中国的海岛中,有一个萨桑国,老国王膝下有两个王子,哥哥叫山鲁亚尔,弟弟叫沙宰曼。山鲁亚尔继承王位,沙宰曼被封为撒马尔 干的国王。兄弟俩在各 自的国家中公正治国,宽厚待人,深受人民的拥戴。
山鲁亚尔因为亲眼目睹王后对自己的不忠,龙颜大怒,当即拔出银光闪闪的佩剑,杀死了王后和奴婢。从此,山鲁亚尔对妇女存有偏见,无比仇恨、憎恶她们。在他眼里,所有的女人都是世间最奸诈的东西。他讨厌妇女,一心一意报复她们,变得冷酷残忍。从此,他每天娶一个女子,翌日便把它们杀掉。百姓受此威胁,无不惶恐不安,都害怕自己的女儿嫁给国王。人们为了保全性命,有的带着女儿逃之夭夭,有的把女儿隐藏起来。
可是,国王仍不断地下令宰相为他寻找女子,供他虐杀。宰相跑遍了全城,也没有见到一个姑娘。他知道,完不成国王交给的任务,国王动怒,后果不堪设想。他满怀恐惧,万分忧愁地回到官邸。
宰相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山鲁佐德,小女儿叫敦亚佐德。山鲁佐德知书识礼,对事物颇有见地。它熟知古代帝王的传记和各民族的史实,收藏着数千册的历史书籍。当她了解到父亲心烦意乱、担惊受怕 的原因后,便对父亲说:
“父亲,把我嫁给国王吧,我进宫后,或许能与国王长期生活下去,把千千万万个无辜的女子从无知、残暴中拯救出来,否则我将替您去死!”
“我的女儿,你千万不能这样去冒险,你 是我的心肝宝贝,我不能让你去送死!”
“不,父亲,眼下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您就让我去吧!”
由于山鲁佐德执意要去,宰相没有办法,只好带她去觐见国王。临走时,山鲁佐德对妹妹敦亚佐德说:
“我进宫以后,就叫人来接你。当你见到我时,就要求我给你讲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快快乐地消遣一夜吧!”
山鲁佐德跟随父亲去觐见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可是,山鲁佐德却大哭不止,国王问她为何如此伤心?她说:
“我有一个妹妹,平常与我形影不离,现在我来到这里,我希望和她再见上一面,作最后的话别。”
国王听罢,心想,这有何难,便派人去宰相家把敦亚佐德接来。姐妹俩相见,分外亲热,相携坐下来谈天。这时,敦亚佐德要求姐姐给她讲故事,以消遣解闷。山鲁佐德获得国王应允,便给妹妹讲了许多神奇的故事。
这些故事引起了国王极大的兴趣,他听得入了迷,忘掉了一切。聪明的山鲁佐德每讲一个故事,都要把结尾推迟到下一夜再讲。而国王为了让她讲完故事,便一再推迟杀她的时间。据说,山鲁佐德的故事讲了一千零一夜。
这样,山鲁佐德成功地使国王终于改变了杀戮妇女的恶习,挽救了广大妇女的生命。
( 选自《一千零一夜(少年版)》,解传广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1 )以山鲁亚尔国王为鉴,你觉得做什么样的人受欢迎,什么样的人遭大家痛恨?(一)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们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们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初二,一个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
请以《那一瞬间,我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⑤不得抄袭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