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山界》是革命回忆录,作者陆定一,本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草》作者王愿坚,全文以“草”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描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草而发生中毒的险情,周副主席不顾个人安危,亲尝毒草,并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表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高尚人格。 C: 《枣核》以一位 “美籍华人”异常想念旧时院里子的枣树,表现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枣核是全文的线索,思恋故土,思恋祖国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D: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晏子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商酌 奋发 关连词 因地制宜 水乳交融 B: 松驰 严峻 莫须有 泾渭分明 贻笑大方 C: 辐射 囊括 顶梁柱 骇人听闻 苦心孤诣 D: 烦躁 崩溃 门外汉 俗不可耐 严惩不怠 |
3、 | 下列加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妖娆(rǎo) 襁褓(qiǎng) 骈进(pián) 唐雎(jū)B: 承蜩(tiào) 枘凿(ruì) 鸿鹄(hú) 白频(píng) C: 风骚(sāo) 休浸(jìng) 扶掖(yè) 乐毅(yuè) D: 佝偻(gōu) 舴艋(zé) 亵渎(xiè) 缟素(gǎo) |
4、 |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B: 苦其心志苦:使……苦 C: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因此 D: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名(nì) 禁锢(kù) 镌刻(juān) 杳无消息(yǎo) B: 炽热(zhì) 胆怯(qiè) 翘首(qiáo) 颔首低眉(hàn) C: 颁发(bān) 粗糙(zào) 解剖(pōu) 深恶痛疾(wù) D: 诘责(jié) 滞留(zhì) 佃农(diàn) 屏息敛声(liǎn) |
6、 |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文化发展呈现出庸俗化的格局,看起来热闹,但是什么也没留下。(应把“格局”改为“形态”) B: 单纯以“学以致用”的多寡来定义教育的成功,未免有失偏颇。(应在“成功”后加“与否”) C: 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 D: 北京市鼓励乘客合乘出租车以解决出行时打车难。(应在“打车难”之后加“的问题”) |
7、 |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 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D: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此景真是神奇瑰丽,莫可名状 , 让人惊叹。 B: 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35个先进集体和500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C: 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以士为贵,在当时的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谓别具匠心。 D: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
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B: 虽杀臣,不能绝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10、 | 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B: 《战马》是“史诗战争三部曲”的终结篇。 C: 斯皮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D: 斯皮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诗创作于被贬途中,面对“左迁”,诗人没有忏悔,没有屈服,而是将满怀的幽怨诉诸笔端。 B: 首联交待诗人被贬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写出获罪之快,“路八千”写出被贬之远。 C: “弊事”指迎奉佛骨一事。诗人不惜残余生命反对皇上的荒唐之举,表达了愈老弥坚的忠君之志。 D: 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韩湘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 ( 2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借此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丞相牛公①应举,知于頔②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④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⑤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①以海客遇之( ) 遇:A.相逢,不期而会B.碰到,遭受 C.相待,接待 ②于公大恨( ) 恨:A.遗憾,后悔 B.不满 C.通“很”。违逆,不听从( 2 )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 ( )去后,( )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 ( )曰:“已去。”(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4 )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 |
朝代 | 扇子的特点和功用 |
东周 | ________ |
汉代 | ________ |
魏晋南北朝 | ________ |
隋唐 | ________ |
宋元后期 | 折扇轻便,价廉,易携带,耐用,可题诗作画。 |
徽派父亲
许若齐
父亲1925年生人,最后一代传统徽州人。
父亲生活古板、讲究,数十年一成不变:起床、泡茶、吃饭……精确到分钟。
他用一个细花瓷碗吃饭,几十年不曾更换;每顿不多不少,浅平一碗。吃饭讲规矩,他不上桌,谁都甭想先吃;饭桌上每人座位亦数十年不变,父亲居中,我在他右侧下方,次子的位置。
父亲晨起一杯茶,须用家中灶上第一道开水泡,水开得要翻“鱼眼”。
父亲尤嗜粽子。腊月里裹好,一长溜子挂在灶间的长竹竿上。吃前用文火烤一个时辰。青绿的箬叶慢慢变得焦黄,香味渐渐逸出;偶尔噗.哧.一声,粽里的油渗出,滴到炭火上。
父亲将粽子放进细瓷花碗里,筷子戳开,肥肉与猪油业已化尽,浸润在粽子焦黄的身
段里。他慢条斯理地吃着,就着味重汁醇的绿茶,每次两个,咸甜各一,折冲相宜。
曾祖父是举人,祖父是秀才,父亲是私塾,一代不如一代。作为传统徽州人家,父亲最担心的是“书香门第断书香”,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天下第一等好事便是读书。那些寒风呼啸或春雨潇潇的夜晚,桌上一盏罩子灯,芯挑高,油添足,我们姐弟仨着读书写字。灯是祖上传下来的,黄澄澄的镂花铜皮被摸得锃亮,玻璃罩子每天擦,可以省些灯油。
纸窗虚白,外面偶有几声狗吠,父亲在看古医书,线装竖版,时不时教我们笔划顺序,描红握笔。父亲一手毛笔字相当了得,年轻时开药方皆挥毫写就。每年腊月二十三后,他都要用半天时间裁纸研墨润笔写春联。我的事情是研墨。父亲告诫我:此事虽小,做时也要心静如水,运力指头,切不可“浅划辄止”,敷衍应付。父亲腰、腿、臂、腕的式子很正,下笔一挥而就。待到全部写完,我们还要随父亲贴春联,当然是打下手。门上的位置,上下左右间距,父亲却用尺一一量丈;糨糊的稀稠,也很讲究。
21岁那年,屯溪放欢庆烟火,乐极生悲,踩死几人。我与同学在江边谈文学人生,全然不知对岸发生如此大事。半夜回家,父亲怒不可遏。为寻我,他走遍几家医院,心急如焚,老泪纵横,以为我已遭不测。
父亲14岁拜新安名医程岺圃先生学医,18岁在苏家巷悬壶开业,弱冠①即载誉乡里。
从我记事起,居家那间破旧大屋每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工农兵学商,走卒贩夫达官贵人,侯诊的人坐满长条凳。父亲看病有原则:先来后到,一视同仁。一位男子来自深山小村,发现与他身后的竟是本县县长,手脚都不知怎么放了。父亲却招招手,让男子先看病,他比县长来得早。
父亲看病时笑容可掬,一旦色正言重,必是坚拒患者的谢礼,有人悄悄将东西放于屋外墙角,父亲发现就打发我等上门送还。多少个夜晚,在昏暗的路灯下,我们拎着东西,大街小巷地转悠。找到了送礼人家,一番口舌一番推搡,放下东西就跑,算是完成一件大事。
印象中有两次病家送东西父亲没有推辞。一位村妇,病愈生了儿子,送来一摞腌菜馅玉米饼,全家就着稀粥吃了一段时间。一位部队首长,坐着吉普车来看病,途经山里,用猎枪打了只野鸡送给父亲。父亲亲自动手,合着冬笋丁、五花肉丁烧了一锅,其味之香,至今不忘。
【注释】①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
(选自2017年7月28日《新华日报》,有删改
文中的父亲有着传统徽州人的特点。日常生活方面,他古板讲究讲规矩;________方面,他言传身教有爱心;看病行医方面,他________。
( 2 )文中哪些事体现了“我”家是传统的书香门第?①请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青绿的箬叶慢慢变得焦黄,香味渐渐逸出;偶尔噗哧一声,粽里的油渗出,滴到炭火上。
②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蕴含的感情。
为寻我,他走遍几家医院,心急如焚,老泪纵横,以为我已遭不测。
( 4 )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所表达的对父(母)的感情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