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雨说》《乡愁》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和余光中,他们都是我国台湾著名的诗人,《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戴望舒。B: 孔乙己、奥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我国作家鲁迅的《孔乙己》、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 墨家经典著作《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儒家经典著作《孟子》,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D: 《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出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蔓延 叮嘱 爆发力 决策布署 再接再厉 B: 历练 凝聚 群防群治 源远流长 C: 蓝本 严峻 天然气 攻坚克难 众志成城 D: 保障 贯例 荧光屏 火速驰援 义无反顾 |
3、 | 下列对联与人物的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 酒后捞明月,谪仙归天庭。 (李 白) B: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C: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诸葛亮) D: 五斗白米难留人,爱菊好酒隐柴桑。 (周敦颐) |
4、 | 下列有关作家及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巨匠,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母爱和童真是泰戈尔诗歌的重要主题。 B: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 C: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貌不惊人,矮小瘦弱,逆来顺受,却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D: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
5、 |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荷花/重荷 较量/不自量力 肖像/惟妙惟肖 B: 逞能/惩戒 黄晕/头晕目眩 滑稽/遍稽群籍 C: 分歧/祈祷 烦闷/闷闷不乐 薄暮/曰薄西山 D: 伫立/贮蓄 记载/风雪载途 疮痍/踉踉跄跄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国之精髓,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中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B: 通过开展扫黑除恶知识宣传活动,初一同学们增强了安全意识。 C: 小白刚转学到新的学校,不得不面对陌生的环境,班上的好多同学都不认识。 D: 香辣小龙虾是用辣椒、花椒、大蒜、生姜、香叶、紫苏、龙虾等佐料掺在一起爆炒的美味佳肴。 |
7、 | 对下列复句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②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很多人不但没有享受到舒适的生活,反而整日提心吊胆。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④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A: 选择复句 递进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 B: 选择复句 递进复句 条件复句 假设复句 C: 假设复句 选择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D: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 选择复句 递进复句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B: 在云安六都码头下浩瀚的西江里,一个渔翁正在悠闲垂钓。 C: 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 , 青丝变白发。 D: 于是点上一枝烟,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9、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整宿(xiǔ) 黄晕(yùn) 搓捻(cuō niǎn) 着落(zháo) B: 莲蓬(péng) 荫蔽(yìn) 脑髓(suǐ) 姊妹(zǐ) C: 曲肱(hōng) 欹斜(qí) 莅(lì)临 粗犷(guǎng) D: 贮蓄(zhù) 秕谷(bǐ) 菡萏(hàn dàn) 膝上(xī)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欧阳自远说:“月球背面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是接收低频辐射的一个完美的场所。” B: 他为照顾患病卧床的弟弟,辞掉县城工作回村种地,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不离不弃的手足深情。 C: 河北平山出土的中山王方壶、大鼎、圆壶等所谓“中山三器”,再配上用中山篆字体镌刻的长篇铭文,真是相得益彰。 D: 在这部作品中,他把对母亲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惟妙惟肖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之河。 |
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小题。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①簟(dian):竹席。②蛩(qiong):蟋蟀。③江亭:江边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 1 )上阕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 2 )赏析划线句。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拾椹供亲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①,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②,以异器③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①岁荒:年成不好。②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黑色,味甜,可食。③异器:不同的碗。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顺日拾桑椹/日中不至 B: 以白米牛蹄赠之/临别赠言 C: 贼悯其孝/悲天悯人 D: 粮食不足/足智多谋 ( 2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黑 者 味 甘 以 供 母 赤 者 味 酸 以 自 食 ( 3 )你认为蔡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洗手间里的晚宴
周海亮
①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二间。她是单身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每天她都早早帮主人收拾完毕,然后返回自己的家.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却是被她拒绝。因为她是女佣,她非常自卑。
②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主人对女佣说:“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女佣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不好意思今天情况有些特殊。”那时已是黄昏.客人们马上就到,女佣急匆匆回家,拉了自己的儿子往主人家赶。儿子问要去哪里,女佣说带他参加一个晚宴。
③四岁的儿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一位佣人。
④女佣把儿子关进主人家的书房,她让儿子先呆在那里。然后女佣进了厨房,做菜、切水果、煮咖啡,忙个不停 不断有客人拉响门铃,主人或者女佣跑过去开门。有时女佣进书房看看,她的儿子正安静地坐在那里。儿子问晚宴什么时候开始,女佣说:“不急,你悄悄在这里呆着,别出声。”
⑤可是,不断有客人光临主人的书房。或许他们知道男孩是女佣的儿子,或许并不知道。他们亲切地拍拍小男孩的头,然后自顾翻看着主人书架上的书,并对墙上的挂画赞不绝口。男孩始终安静地坐在一旁,他在急切地等待着晚宴的开始。
⑥女佣有些不安,到处都是客人,她的儿子无处可藏。她不想让儿子破坏聚会的快乐气氛,更不想让年幼的儿子知道主人和女佣的区别,富有和贫穷的区别。后来她把儿子叫出书房,并将他关进主人的洗手间。主人的豪宅有两个洗手间,一个主人用,一个客人用。她看看儿子,指指洗手间里的马桶。“这是单独给你准备的房间,”她说,“这是一个凳子。”然后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这是一张桌子。”她从怀里掏出两根香肠,放进一个盘子里。“这是属于你的,”母亲说,“现在晚宴开始了。”
⑦盘子是从主人的厨房里拿来的。香肠是她在回家的路上买的,她已经很久没给儿子买过香肠了。女佣说这些时,努力地抑制泪水。没办法,主人的洗手间是房子里唯一安静的地方。
⑧男孩在贫困中长大,他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更没见过洗手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他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淡淡香气,幸福得不能自拔。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盖上。他盯着盘子里的香肠,为自己唱起快乐的歌。
⑨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女佣的儿子。他去厨房问女佣,女佣说她也不知道,也许是跑出去玩了吧.主人看女佣躲闪着的目光,就在房子里静静地寻找。终于他顺着歌声找到了洗手间里的男孩。那时男孩正将一根香肠放进嘴里。他愣住了。
⑩他问:“你躲在这里干什么?”男孩说:“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现在我正在吃晚餐。”他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男孩说:“我当然知道,这是晚宴的主人单独为我准备的房间。”他说:“是你妈妈这样告诉你的吧?”男孩说:”是的,其实不用妈妈说,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
⑪不过,男孩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我希望能有个人陪我吃这些东西。”
⑫主人的鼻子有些发酸,用不着再问,他已经明白眼前的一切。他默默走回餐桌前,对所有的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后,他从餐桌上端走两个盘子。他来到洗手间的门口,礼貌地敲门,得到男孩的允许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放到马桶盖上,他说:“这么好的房间,当然不能让你一个人享用,我们将共进晚餐。”
⑬那天他和男孩聊了许多。他让男孩坚信,洗手间是整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他们在洗手间里吃了很多东西,唱了很多歌。不断有客人敲门进来,他们向主人和男孩问好,他们递给男孩美味的苹果汁和烤成金黄的鸡超.他们露出夸张和羡慕的表情,后来他们干脆一起挤到小小的洗手间里,给男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一场闹剧。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5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诺贝尔文学奖正式公布,今年的获奖者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以表彰其“小说强大的情感力量,揭露我们与世界连接的虚幻感之下的深渊”。
今年诺奖可以算是“再爆冷门”。但是对中国读者而言,这位作家并不算陌生。
石黑一雄于1954年11月8日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民英国。曾就学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年轻时即享誉世界文坛,与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以“国际主义作家”自称。曾被英国皇室授勋为文学骑士,并获授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1989年,石黑一雄获得了在英语文学里享有盛誉的“布克奖”。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八种语言。其作品有《远山淡影》《长日留痕》《无可慰藉》《浮世画家》等,中文译本近年由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由于在童年时期便从日本移民英国,因而对石黑一雄而言,故乡更像是一种遥远而模糊的回忆。因此,他的小说虽然和故乡图景有着紧密联系,却并不直接体现,而是用回忆的方式娓娓道来。他的第一本小说《远山淡影》,便通过一位寡妇的回忆来呈现曾经的日本长崎,表面平静,内部沟壑丛生,小说出版后便获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温尼弗雷德·霍尔比奖”。
此后,石黑一雄正式走上小说创作道路。1989年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长日留痕》更是为其获得国际性声誉,这本一改之前的写作模式,将回忆的背景从故乡日本挪到了英国,借此反思战争的残酷和人性。这本小说获得当年的布克奖,并且经过改编后被搬上荧屏。
目前,石黑一雄依然居住在英国伦敦。他最近一部和中国读者见面的作品是小说《被掩埋的巨人》。
( 1 )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