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狩猎 璀粲 不可救药 戛然而止 B: 琐屑 狼藉 锋芒毕露 黯然失色 C: 哽咽 逃窜 不容质疑 红装素裹 D: 窒息 萧索 相得益彰 融汇贯通 |
2、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描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这里“能”是动词。 B: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载体,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C: 《散步》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D: 《咏雪》写的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谢太傅”的女儿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想象力。 |
3、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B: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是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C: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词两大流派。婉约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晏殊等。 |
4、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不可能都是优点而没有缺点,但优点应该多多益善。 B: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 C: 他平易近人 , 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 D: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 ,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灭种(zhǒng) 挚友(zhí) 强占(qiáng) 当之无愧(kuì) B: 说服(shuì) 开拓(tuò) 朴实(pǔ) 鲜为人知(xiān) C: 秘密(mì) 粗估(gū) 难堪(kān) 妇孺皆知(rú) D: 颤抖(zhàn) 摄制(shè) 选聘(pìn) 鞠躬尽瘁(cuì) |
6、 | 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②在苦难中奋起 ③最终获得了成功 ④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唯一理由 ⑤有的人甘于沉沦 A: ⑤④①②③ B: ②③⑤①④ C: ③①④②⑤ D: ②⑤③①④ |
7、 |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B: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忠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C: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秦风•蒹葭》) D: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何其芳《秋天》) |
8、 | 下列诗句不是写屈原的一项是( ) A: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唐•元稹) B: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唐•褚朝阳) C: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 D: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明•汤显祖)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指出,“一代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B: 近几年,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累计涨幅超过40%左右,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已经出现了亏损。 C: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稳国之基、安民之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坚实保障。 D: 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不再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下发了指导意见。 |
10、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校庆,同学们都以敬佩的目光和崇敬的心情注视着那些大名鼎鼎的校友。 B: 大家都应该从这次国庆大假出现的交通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C: 小李现在还没到,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 D: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③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 ( 1 )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 2 )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曰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①至若春和景明景 景:________ ②把酒临风 把: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 ( 3 )从文言特殊句式的角度考虑,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同类的一项( )A: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 或异二者之为 C: 吾谁与归 D: 假借于藏书之家 (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以昆虫为食
①我们吃蔬菜、吃鱼肉,但却极少吃昆虫。其实,昆虫富含高蛋白,有的含量多达50%-75%,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氨基酸含量高且成分搭配合理,昆虫所含脂肪多为软脂肪与不饱和脂肪,消化性能良好,微量元素丰富。然而,昆虫为何未能成为主流饮食呢?
②早在1885年,英国昆虫学家文森特·M·霍特就在其著作中表达过疑惑:我们为何不以昆虫为食?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昆虫学教授马塞尔·迪科,也在最近的TED大会中宣称:昆虫吃起来别具风味,可不亚于红肉、白肉。
③将蝗虫蒸煮后食用,在我国文献中早有记栽。即使在今天,我国养蚕农区,炸蚕蛹仍是一道不罕见的莱肴,它香脆可口,和油炸花生米一样,曾是人们下酒的佐菜。在山东,蝉的幼虫也常被油炸后端上餐桌,用来招待客人。据一位品尝过其味的朋友介绍,味道确实不错。
④而法国昆虫学家巴蒂斯特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享受完昆虫佳宴后,感叹道:“不消古今费思量,蠖蚁蛭蛩实难嚼。”那次的昆虫佳宴,以碎炒黄粉虫幼虫和蝼蛄作前餐,主莱是炸蟋蟀配烤黄蚁和竹虫,甜点则是炸蚕蛹和巧克力蚂蚁薄饼。除了前菜的黄粉虫还不错,吃起来有点像“嘠吱脆”,其余味道都不敢恭维,透着一股“霉味”。竹虫和蚕蛹入口时像仿佛烂了的鱼或奶酪,嚼着一条蟋蟀腿时,巴蒂斯特不由想到这玩意肯定没法流行,而巧克力蚂蚁薄饼的苦味则毁了一块上好的巧克力。总而言之,巴蒂斯特实在不会再来一顿这样的昆虫宴,因而他对霍特提出问题的答案就是昆虫实在太难吃了。
⑤由于人口爆炸性增长带来的食品危机,最近以昆虫为食的话題再次被人提起。按照预计,2050年将有90亿人口需要供养。那么,既然昆虫富含蛋白质,随手可得,还非常便宜,为什么不能用它们来解决可能到来的食物短缺问题呢?原因恐怕就在于昆虫实在难以入口。
⑥世上从不缺乏喜爱冒险之徒,在伦敦一些高级饭店里,昆虫宴已然成为大胆食客的新欢,特别是包括炒蝗虫和蟋蟀在内的“爱爱小虫沙拉”。在墨西哥的高级餐馆里,人们也可以品尝到一种蝶类幼虫与蔬菜炒制而成的佐菜,大概是其材料来之不易,价格比牛排还贵。
⑦但据资料显示,昆虫的体表及肠内有很多微生物,有的还有寄生虫,从卫生角度来说,会给食用者带来危害,所以以昆虫为食并不值得提倡。
(作者:王笏华。有删改)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在墨西哥的高级餐馆里,人们也可以品尝到一种蝶类幼虫与蔬菜炒制而成的佐菜,大概是其材料来之不易,价格比牛排还贵。
( 3 )第①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杂文报》2013年3月29日,稍有改动)
( 1 )第⑤段中“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看”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①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②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 4 )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184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中国广州、北京等大中城市;2008年四川汶川遭遇强地震;2019年,新冠病毒蔓延全中国。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马本斋组建支队抗击日寇;人民解放军抗洪救灾冲在第一线;白衣天使抗击非典疫情冲在第一线;志愿者主动来到新冠病毒肆虐的武汉,为医护人员做好后勤服务。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