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B: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的) 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而且) D: 策之不以其道(把)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莫言,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B: 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C: “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D: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3、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夹缝/夹袄 匀称/称心如意 拾金不昧/拾级而上 B: 憔悴/荟萃 默契/锲而不舍 殚精竭虑/怒不可遏 C: 龟缩/龟裂 斗志/斗转星移 发愤图强/令人发指 D: 脊梁/贫瘠 胸襟/噤若寒蝉 勘测水位/堪当重任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B: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美联社的这则消息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B: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C: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或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D: 5月21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天骄 妄想 断章取意 B: 鲜妍 秘诀 自渐形秽 C: 漫游 制裁 李代桃僵 D: 羡幕 瞥见 附庸风雅 |
7、 | 小雅参加的“江浙文化夏令营”,每天都开设了丰富的文化主题活动。下面几项活动中,她最不可能体验的一项是( ) A: 欣赏苏州园林的建筑之美。 B: 品尝宁波的著名小吃猪油汤圆。 C: 扮演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 D: 走进鲁迅的故乡,坐坐乌篷船,听听社戏。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由于我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的原因,故不曾领略北方那漫天飞舞雪花飘的景象,还有什么山舞银蛇、原弛蜡象让人遐思飞扬的意象空间,我所能接触到更多的是冬季里那冷人寒彻肌骨的冬雨。B: 这样无论是你幡然悔悟想要回头更改,还是等到最后做完卷子检查,都能轻而易举找到解答步骤,省去了重新动笔从头再来的宝贵时间。 C: 心受过了伤,情迷失了方向,当再次找到生命的座标时,已到了人信渺茫的今天。面对骄阳酷照的晴空,我惭愧难当。 D: 当年的我在父母的荫敝下太久,除了读书,对身外的世界一无所知。虽然周围有人劝,但自己不撞个头破血流是不会甘心的。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稍逊(xùn) 嘶哑(yà) 分(fèn)外 鲜妍(yán) B: 可汗(hàn) 冠(ɡuān)冕 妖娆(ráo) 娉(pīnɡ)婷 C: 呢(ní)喃 汹涌(yǒnɡ) 枉(wǎnɡ)然 谐(xiè)奏 D: 滔(tāo)滔 飘逸(yì) 摇曳(yè) 忧戚(qī) |
10、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B: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他的词大多热情洋溢,慷慨悲壮,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 郭沫若的诗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他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都是他悲剧的代表作。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①雨睛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注释】①川口:河口。 ( 1 )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 2 )诗歌三、四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理想,试加以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悲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惠,死于安乐》) ( 1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2 )根据语境,完成对话。男同学:文章从国家角度阐述了国家兴盛在于具有忧患意识的道理。 女同学:是的,文章用历史名人的事例阐述了________的道理。 ( 3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完成阅读任务。【链接材料一】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②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④之,苛政猛于虎也。” (选自《礼记·苛政猛于虎》) 【链接材料二】文公伐原,令⑤以三日之粮。三目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⑥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 (选自《国语·文公伐原》) 【注】①式:同“轼”,指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扶着轼。②壹似:确实像,很像。壹,确实,的情。③舅,当时称大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④识(zhì):同“志”,记住。⑤令:限令。⑥疏军:撤兵。疏:散,撤。⑦谍:刺探军情的人。 ①给链接材料一中的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②从链接材料中找出阐述文章观点的句子。 ③忧患意识是儒家入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核,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美德,请你根据链接材料,根据说明忧患意识在孔子、文公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
冬天的橡树
①冬天里一个清新的早晨,年轻的安娜老师正在上课:“名词是一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类……”
②“我可以进来吗?”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脚穿一双旧毡靴,靴子前端沾满了泥,睫毛上挂满了白霜,圆圆的小脸蛋被风吹得红扑扑,似裂开一般。
③“又迟到了,莎乌斯基。”安娜的声调带点儿哀伤,莎乌斯基赶紧溜到座位上。“都清楚了吗?……很好,那么给我举几个例子。”安娜问。“猫。”有人结结巴巴地开了头。得到肯定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窗户、桌子、牛肉……突然,像是刚从睡梦中惊醒,莎乌斯基猛地站了起来,急切地嚷道:“冬天的橡树。”他的话脱口而出,象是有个深藏在心底的秘密,非要倾吐出来与大家共享不可。“坐下,莎乌斯基。这就是迟到的后果。橡树才是名词……”
④下课后安娜对莎乌斯基说道。“你为何总是迟到?从你家到学校走公路不过半小时啊!”“可我从不走公路,我常抄森林里的一条近道。”“这样可不太好,莎乌斯基,我不得不找你母亲谈谈。她三点钟上班,两点钟上完课我们就一起去吧!”莎乌斯基搓着指缝间的泥巴。
⑤放学了,莎乌斯基领着安娜沿着学校后边的小路走进了森林。森林里一片白,只有高大婆娑的白桦树的树梢在高处幽然发黑,纤细的枝条伸展在蓝天中。“是一头驯鹿过去了!”看到安娜对地上的足迹感兴趣,莎乌斯基说,像是在说一位善良的熟人,“不过,您别怕,驯鹿是很温顺的。”森林不断地延伸着,好像这些树、雪堆和寂静没有尽头。突然,树木们似乎都毕恭毕敬地让开了。在一片开阔、洒满阳光的林间空地中央,耸立着一棵高大粗壮的橡树,绽开的树皮上堆满白雪,使粗大的树干乍看上去象是灌注了白银。“冬天的橡树”,安娜惊叹不已。她走近橡树,在闪闪发光的树干下停住了。莎乌斯基没有觉察到老师激荡的心情,在树根旁忙忙碌碌。“快过来看呀!老师。”他大喊,他扒开一团沾着泥土的积雪和紧贴下面的枯草。那里躺着一只僵硬的褐色青蛙。“它在装死。只要太阳把它晒暖一点,它马上就会跳走。”莎乌斯基领着安娜在他熟悉的小天地里漫游。橡树脚下栖息着许多住户:刺猬、甲壳虫、蜥蜴、瓢虫……安娜越看越入迷。
⑥“呀!妈妈上班去了!”莎乌斯基焦急地说。安娜一看表,三点一刻。她低头对莎乌斯基说道:“没什么,莎乌斯基,这只能证明捷径并不是一条最理想的路,从现在起,你还得沿公路去学校。”莎乌斯基一声不吭。
⑦天哪!安娜痛苦地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她想起了课堂的情形,她的讲解是多么苍白枯燥,而语言本身是鲜活美妙的,如同丰富的生活。
⑧“莎乌斯基,谢谢你带我散步,不过你也可以走这条路。”“谢谢您,老师。”莎乌斯基脸红了,他想对安娜保证今后决不再迟到,但又怕自己食言。停了一会儿,他真诚地说,“老师,我送您……”“不用了。我自己能找着路。”安娜说,莎乌斯基从地上拾起一根小棍子,递给安娜,“要是驯鹿过来,您就抽它的背,它就会跑掉的,最好只是晃一晃,要不然它受了委屈会离开森林的。”
⑨离去不远,安娜回望了橡树一眼,落日在树上洒一抹余辉,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树干下。现在安娜明白了,森林中最让人惊讶的并非冬天的橡树,而是一个脚穿旧毡靴,身着补丁衣的孩子。
( 1 )以安娜为叙述对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事件 |
①安娜因莎乌斯基迟到,上课回答错误,决定家访。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①“冬天的橡树”,安娜惊叹不已。
②莎乌斯基从地上拾起一根小棍子,递给安娜,“要是驯鹿过来,您就抽它的背,它就会跑掉的,最好只是晃一晃 , 要不然它受了委屈会离开森林的。
( 4 )安娜未能完成到莎乌斯基的家访,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家访,也有人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家访,你是怎样认为的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谈谈。老太太倒下的时候,吴明真的吓了一跳。
只听见背后“咚”的一声,吴明回过头来,就看见老太太在地下躺着,缩成一团,身子痉挛着,手脚不停地抽动着。
吴明只感觉好笑,这样的诈骗,骗骗别人也就罢了,竟然骗到自己头上,真可笑。要知道,吴明可是这座城市里的老油条了,这个鸡蛋大的城市里,什么样的骗局没见过,调包的,牵羊的,老头老太没事碰瓷的……
想归想,吴明还是摘下眼镜,仔细地观察着老太太,只见她全身向一处收紧,再收紧……看着看着,吴明不由得佩服老太太的演技,真像,比不上巩俐,也比得上林青霞了,简直可以去好莱坞竞选影后了。
时候正是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这座不起眼的边远小城。烫人的柏油路面,马路上空荡荡的,一丝风也没有。白花花的马路上,老人显得特别显眼。她的四肢,紧紧地向身体中间抱着,双眼紧紧地闭着,脸上的皱纹一会抽紧,一会放松,嘴角溢出了一丝丝白色的泡沫。那抽动的四肢,那嘴边的白沫,不断地向吴明传输着这样的信号:这位老太太是真的犯病了,不是装的。吴明的手,本能地向着老人伸出去,伸出去。就在吴明的手将要碰到老人肩背的时候,吴明又想到,这样的碰瓷和诈骗,太多了。想到春晚上演的那个帅哥,只因为扶了老人三次,就由开大奔变成骑自行车了。
就在吴明的手,不知所措的时候,救星来了。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出现了。那个胡子,不长不短,一看就是很讨人喜欢的那种。对于吴明来说,绝对是光棍做梦娶媳妇——想啥来啥。吴明一把掏出怀里的手机,开启了摄像装置,急急地对小胡子说,快快,哥们帮帮忙……小胡子明显是讨人喜欢的,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连声说,好好,你扶吧。我给你做个证明,放心吧。吴明把手机交到小胡子的手中,急忙扳住老人的肩膀,让老人靠在自己的怀里,同时用力掐住了老人的人中,一双眼睛不停地向马路上的车辆扫描着。
人群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围了一圈。看着几个人的样子,猜测着事故的情由,指手画脚地议论着。
“看这小伙子,多善良!”
“不对吧,这个小伙子,是不是把人撞了,再叫自己的同伙拿手机把这些拍下来,为自己洗去嫌疑呀,你看那个小胡子,就不是什么好人!”
“不是的,老太太已经昏迷不醒了,要是这个小伙子撞倒的,小伙子早就无影无踪了。反正没有人看见,又何必装模作样呢?”
吴明哪里有时间去听这些不相干的话,一个劲地掐着老太太的人中。还好,几分钟过去,老太太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吴明也慢慢地出了一口长气,紧张的心也放了下来。
看着吴明额头的汗珠,老太太断断续续地说,谢谢你……是你救了我吧……我的心脏病犯了……药在……老人的手指,指着衣服的下兜,说着老人又大口大口地喘了起来。路边的一个小女孩,急忙把手里的矿泉水瓶递了过来。老人吃了吴明掏出的药,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才终于喘匀了气。
这世间还是好人多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不可理喻,都会反咬人一口。吴明心里这样想着,不禁为自己刚才见死不救的想法而羞红了脸。
围观的众人,这时也明白了真相,议论纷纷地说了起来,“这样的小伙子,真是好样的!”
“这样的老太太,也是好样的。该咋的是咋的,总算没有讹诈别人!”
“要是都能这样,马路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故事了。”也有的人扼腕叹息,摇头不已。
最后,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过来,听说了这件事,也被感动了。自愿带老大娘去医院检查一下,大家更是赞不绝口,感叹着世上还是好人多。
看着出租车驶向医院,吴明心上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他扫视了一圈,又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原来,那个小胡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早已不见了。
(选自2014年4期《小小说大世界》)
( 1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文中的吴明、小胡子分别代表生活中的哪类人?①时候正是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这座不起眼的边远小城。烫人的柏油路面,马路上空荡荡的,一丝风也没有。
②吴明把手机交到小胡子的手中,急忙扳住老人的肩膀,让老人靠在自己的怀里,同时用力掐住了老人的人中,一双眼睛不停地向马路上的车辆扫描着
( 3 )第14自然段划线句子从哪种角度进行描写?其作用是什么?要求: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