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揭西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根据句意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惟有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才算得上又富又强的人。
①能否在精神上坚定地保持同步富裕 ②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
③主要还得看他在物质富裕的同时 ④决不能单凭他拥有金钱的多少

A: ②④①③
B: ②④③①
C: ②③①④
D: ①④②③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B: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C: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
D: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3、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走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①④②⑤⑥
D: ③⑥⑤①④②
4、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道题在老师指导后,我忽然恍然大悟
B: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
D: 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家宝在会见安南特使时指出:当务之急是保障叙利亚平民的生命安全,各方要立即停止暴力行动。
B: 近年来,随着华裔青年林书豪奇迹般地崛起美国篮坛,华裔“虎妈式”教育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焦点。
C: 2012年预期房价将有所回落,但总体降幅不会很大,人们希望的一触即发的情景是不会出现的。
D: 中方再次敦促菲律宾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停止一切挑衅 , 拿出诚意与中方进行认真的外交对话。
6、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泥沼、走tóu______无路,但内心始终翻腾着一股zào______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______脱山峦的围缚,越过无垠的原野,迸______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

A: 头 燥 zhènɡ bìnɡ
B: 投 躁 zhènɡ bènɡ
C: 投 燥 zhēnɡ bènɡ
D: 头 躁 zhēnɡ bìnɡ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璧画 英勇善战 摧枯拉朽
B: 仲裁 负隅顽抗 风平浪静
C: 浩瀚 惮精竭虑 惊心动魄
D: 凛洌 杳无消息 油光可鉴
8、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杜牧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作品之一。
C: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申鉴戒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一般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
D: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该书。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传记文学名著。
B: 《名人传》是一部记载名人丰功伟绩,讲述名人精彩人生和巨大贡献的传记作品。
C: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0、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武大、华科大效仿牛津、剑桥两校划船比赛的做法,在东湖举行“同城双星”龙舟赛。
B: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 我们要想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D: “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埃。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 1 )这首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________

( 2 )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本诗中的作用。

( 3 )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 “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 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 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 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②轩冕:轩,车子。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冕,帽子。古代大夫以上的官乘轩服冕,此处指贵官。③废书:放下书。④席:坐席。古人席地而坐。

( 1 )解释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陈太丘与友行________ ②华捉而掷之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 3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你结合原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 4 )《管宁割席》中,管宁身上具有什么优秀的品质?(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偷偷种地的母亲

徐立新

①母亲年轻时曾动过三次手术,虽然都是些小手术,但过去镇上医院里的主刀医生,医术实在是非常有限,因此落下了不少后遗症,其中之一便是变得特别的怕冷畏寒。对母亲来说,一年之中,最难熬的便是冬天,因为严寒的侵入,她的身体会出现出各种不适——嗓子整日发痒、关节昼夜疼痛、腰酸背又痛,双眼总流泪……看过不少医生,但都未能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只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保暖,尽量少外出,避风寒。

②可乡下的老屋年久失修,又高又大,冬风随时能从破损的墙缝里直灌而入,呆在里面如同呆在一个冰窟里,根本无法避寒,而母亲又不愿意来城里跟我一起住。无奈之下,我在镇上给母亲买了一套新房,并赶到冬季到来之前将其装修好,然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③新房的保暖效果很好,加之又安上了取暖器。我想,这个冬天,母亲住在里面一定会舒服很多。

④元旦前夕,我出差有事路过老家,便趁机去镇上看看母亲,可却发现她不在新房里。邻居们说,他们平时很少见到母亲,我心中生疑,赶紧朝乡下的老屋里赶。

⑤但母亲也不在老屋里,向村子里人打听,他们都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说不知道。后来才有人告诉我:“你去野圩上看看,你妈应该在那。”

冬目的野圩上,一片萧瑟和苍茫的景色,非常的阴冷,寒风无遮无挡地吹得我浑身直发抖。远远地,看到了一个人,我一下子便认出那是母亲,因为她身上穿的那件又重又厚的旧棉袄,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从我记事起便记得每年的冬天,母亲都会穿着它。一晃30多年过去了,那件棉袄早已不保暖了,可母亲居然还舍不得扔掉,依旧将它穿在身上。

⑦“妈,这么冷的天,您跑到别人的地里干啥?”走近后,我疑惑地问手里拿着一把锄头,正在翻地的母亲。

⑧我的突然突现,似乎让母亲惊慌了一下,但她马上恢复了平静:“我看看有没有他们挖丢的红薯,翻点回去吃。”

⑨“难道您不怕冷了吗?想吃红薯我去镇上帮你买。”我对母亲责怪道,然后不由分说地拉着她便往回赶。可到了镇上,母亲又死活不让我给她买红薯,让我有些纳闷。

⑩直到回城后,堂哥给我打来电话:“有一件事,我觉得还是得告诉你。”

⑪“什么事?”我忙问。

⑫“就是你妈一直都在老家里种地,根本没在新房里住。”

⑬“不会吧,”我惊讶不已,“每次回家,我都明明看到我家的地都荒在那,里面根本没种东西呀。”

⑭“是没种你们自己家的地,可她种了别人家的呀。”堂哥说,“她种了十几亩别人的地!小麦、油菜、红薯、瓜果,啥都种,然后拿到镇上去卖。”

⑮堂哥告诉我,由于我坚决不让母亲种地(我曾生气地将她种在自家田里的麦苗全部拔掉),于是她便想出了一个糊弄我的办法,偷偷种起村里外出务工人家的地,而且反复对大家交代,一定要替她保守秘密,不要让我知道她在偷偷借地种。

⑯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每次回家,母亲总能将我车后备箱里塞满老家的各种土特产,并谎称要么是乡下亲戚们给的,要么是自己从镇上买回来的。

⑰母亲有严重的关节炎,走路时很不方便,我无法想象她独自一人,在地里翻土、播种、施肥、锄草以及收割时的艰难。

⑱母亲已是近70岁的老人了,早到了该颐养天年的阶段了,可她却骗我,偷偷在冷风中劳作。母亲怕冷,可她却不愿意待在暖和的新房里,非要出来自食其力。她是不想给我这个儿子增加负担呀,因为母亲曾无意间跟我说过,活在世上一天,就要干一天的活,她是不会呆在家里吃闲饭,拖累我的。

⑲这就是母亲,纵然十分的怕冷畏寒,但年迈的她依然敢站在冽冽的寒风之中,挥动锄头,靠自身的气力,向大地讨一口饭!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4期)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 )第⑥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 4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

( 5 )读完全文,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印证你的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众说纷纭谈古诗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吴晶

①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电视节目广受关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有人为此惊呼:中国诗词的春天来了!

②诚然,这样一档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迅速带起“人人读诗、人人爱诗”的风潮,让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无疑值得肯定。然而,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这样的问题发人深省——中国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难道就只是背诵吗?

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可否认,背诵是创作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但是,若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

④千年往事凭诗见。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可以寻到自己的来路,探出未来的方向。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流传千年的优秀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⑤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借助丰富多元的传播手段,“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正在唤起大家对汉语言文化的关注与兴趣;“为你读诗”“书香中国”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奔波之余享受心灵的慰藉;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国家教育规划,唤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描绘当代中国的文化亮色。

⑥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去探寻他们“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那份执著,去用心感受诗意之美。

( 1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 2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

( 3 )第②段作者对节目问题的剖析,其作用是什么?

( 4 )结合本文和资料链接中的网友评论,联系你学习古诗词的经历,谈谈你对“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问题的看法。

【资料链接】:爱上评论•诗词大会粉丝团成员留言

网友“似水在流年”: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根和标识!

网友“夏有”:理解古典诗词,融到自我人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这次大赛为此做出了努力。

网友“小陈”:《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适合全家观看的节目,如果能形成全家一起探讨学习的氛围,是乐事一桩;如果成了考孩子、徒羡慕,则可能会给孩子们形成阴影。希望大家善用资源,让诗文带来好心情。

复旦附中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图”有多大。否则,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学生应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自觉形成文化史的概念。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生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的海伦∙凯勒,当她开始触摸自然、学会了“父亲”等单词、理解了文字的奥秘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并以其惊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幸福是早晨的问候,幸福是阳光的温暖;幸福是情意的雨露,幸福是花香的追求;幸福是迷茫时的顿悟,幸福是执着中的创造……
请以“我的幸福”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