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古诗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B: 天下苦秦久矣。 C: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2、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 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 , 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 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 , 很有特点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B: 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 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 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
4、 | “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脱笼之鹄 B: 郊田之外 C: 当世之事 D: 未之知也 |
5、 | 《昆虫记》黑步甲擅长( ) B: 耍伎俩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 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顺利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C: 她理所当然会得到优秀的成绩,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 D: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减少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
7、 | 下列对文中人物语言或行为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杨志的话交代了黄泥冈的危险之处,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见多识广。) B: 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卖酒汉子因杨志之前说酒中有蒙汗药,再加上本来打算去村里卖,没打算在冈上卖酒,故说“不卖了”。) C: 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写出了杨志行事粗暴蛮横,同时“无可奈何”说明杨志已对众军汉失去领导力,这就给吴用等人以可乘之机。) D: 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此时已逐渐消除对卖酒汉的戒备。) |
8、 |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 A: 孙悟空 B: 沙憎 C: 猪八戒 D: 唐憎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B: 同学们写作文,要“以我手写我心”,要让真情实感在文字间流淌,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 王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
10、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根深蒂固 格物致之 深恶痛疾 翻天覆地 B: 触类旁通 为富不仁 蔚为大观 节衣缩食 C: 锲而不舍 味同嚼蜡 风驰电掣 恃才放旷 D: 自命不凡 心灰意冷 浅尝辄止 狂妄自大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养鱼记 【北宋】欧阳修 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纵锸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 乃求渔者之罟⑨,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⑩!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选自《居士外集》) 【注释】①折檐: 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 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④甃(zhōu)砌池壁。筑:夯底土。⑤锸(chā)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⑥偃息: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⑨罟(gǔ):渔网。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 嚚(yín)昏:愚蠢糊涂。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________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________ ③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B: 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 C: 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 D: 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 4 )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A: ①②⑥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 5 )文章结尾, 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 |
康德其人
毛姆
①四点五十五分,仆人兰普准时将康德叫醒,五点整,康德脚穿拖鞋,身披睡袍,头戴睡帽,睡帽上再加戴一顶三角帽,在书房里端坐如仪,准备用早餐。所谓早餐,不过是一杯清茶,一袋烟叶而已。接下来的两个钟点他用来预备上午的讲课。然后穿戴整齐。课堂就设在住所的一楼,讲课从七点到九点,听课的人极为踊跃,要想占个好位子,六点半之前就得到场才行。
②康德端坐在一张小桌子后面娓娓而谈,声音不大,手势更不多见,但举例极丰富,语气也很幽默,因此能令满座生风。他授课目的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若学生埋头苦记他的每一句话,他就要不高兴:“诸位何必要写得手忙脚乱呢,”有一次他这样说,“我的话又不是神谕。”
③康德讲课喜欢将眼睛盯住离他很近的一位学生,根据他脸上的表情来判断学生是否领会了他的讲课内容。可是一丁点的异常也会叫他分神。一次他看到有个学生的上衣掉了一粒纽扣,思路因此断下来无以为继,又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瞌睡的学生不停打哈欠,忍不住停下话头,说:“哈欠要是非打不可的话,照规矩一只手是该捂在嘴上的。”
④九点钟,康德回到房间,再次换上睡袍、睡帽、三角帽和拖鞋,一直学习到十二点四十五分。然后告诉楼下的厨子备饭,他穿戴整齐后回到书房,等着约好的客人来一起用餐。
⑤康德受不了一个人吃饭,因此饭时家里总少不了客人来,客人总不少于两位,多也不过五位,一到齐,康德就吩咐仆人上菜,他自己则亲自去拿银勺,这些银勺和钱放一起锁在客厅的写字台抽屉里。
⑥客人在餐厅里落座之后,康德说一句:“诸位,请。”就自己带头吃起来。饭菜异常丰盛,这是他白天里仅吃的一餐,有汤,干豆烧鱼,烤肉,末一道菜是干酪,还有时令水果,客人面前红白葡萄酒各摆一瓶,听凭自取。
⑦康德喜欢讲话,不过他喜欢一个人高谈阔论,要是有人打断他的话或者驳斥他,他就表现出满脸不快。不过他的话原也有趣得紧,就算一个人独占话头,也没人会有意见。
⑧他也会说一些笑话,他肚子里储存的笑话真多,讲起来也是妙趣横生,等大家都笑个不停,他说:“饭后笑一笑,可有助于肠胃消化。”
⑨他吃饭慢条斯理,客人直到很晚才会离开,送走客人后他不再回去落座,以防自己会睡着。他饭后绝不小憩,因为他觉得睡觉的时间能短则短,这样可以节省出时间,这样也就等于延年益寿。他开始例行的午后散步。
⑩康德身量不大,只有五英尺高,胸脯干瘪,一肩高一肩低,瘦得几乎皮包骨头。鹰钩鼻,但是眉毛清秀,面色红润。蓝色的眼睛虽然小,但炯炯有神,目光如炬。他衣着整洁,戴一顶淡黄色的小假发,黑色领结,衬衫的领口和袖口都有花边,上衣,马裤和背心都是上好的布料裁剪而成,灰色的丝绸长袜,脚穿带银搭扣的皮鞋,三角帽夹在腋下,手里握一根黄金柄的手杖。他每天散步一小时,风雨无阻,如果天色不好,仆人会撑一把大伞跟在后面。
⑪他平生唯一一次破例没出门散步是他收到卢梭名著《爱弥尔》的时候,他看得爱不释手,呆在家里三天没出门。他走得极慢,因为他觉得出汗不利于身体健康,他散步从不带伴儿,因为走路时他习惯用鼻孔呼吸,认为这样可以减少感冒的风险,要是这会儿有人一同散步,囿于礼节他就得开口说话,这样就不得不改用嘴巴呼吸了。
⑫他散步的路线从不更改,总是沿着菩提小径走,按海涅所说,他一定要沿这条路走八个来回才罢休。每天他按时从家里出发,分毫不差,小镇上的人简直可以据此来给手表校准。回家后他走进书房开始读书写信,一直到夜幕降临。然后,他习惯于凝视附近一座教堂里的尖塔,思考萦绕在心头的种种问题。九点四十五分,一天的辛劳就此结束,到十点整,他将被子裹得服服帖帖的开始睡觉。
⑬康德活了八十岁,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出生的小镇六十里以外。他身体不好,小灾小病不断,身上经常疼痛,但他意志坚强,能够将注意力从病痛上转移,好像这些病痛跟他毫不相关。
⑭康德为人稳重,感情深藏不露,但他宅心仁厚,慷慨好施,唯财力有限,只能稍尽绵薄而已。他智力超群,推理能力也不同凡响,但感情上的事就未免捉襟见肘。他平生有两次认真考虑过婚姻大计,但他思前想后,不断权衡其利害得失,结果在漫长的等待期里相中的一位姑娘嫁作他人妇,另一位姑娘离开哥尼斯堡远走他乡,而他仍旧没有做出决定。
注释:(材料一)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他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材料二)“突降法”指的是语言表达的内容急转直下,从意义重大的事突然转为琐碎平淡的事,语气从严肃庄重突然转为滑稽可笑,从而获得嘲笑、讽刺或幽默的表达效果。(材料三)毛姆:我对康德其人及其生平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为的是激发读者对这位大哲学家的兴趣,好引诱读者有足够耐心读完我下面将要展开的对康德一本著作的读后感。这本书有一个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标题《判断力批判》
( 1 )与康德的旷世奇才相比,这些细节其实微不足道,但是世人就是喜爱欣赏伟人的世俗生活。请概括文中所写的康德生活中的四个细节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
“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如“穿透了伪装的甲胄”的枪弹。那目光可以明察秋毫,可以尽揽广袤无垠的宇宙,可以引领人们仰视精神世界的顶峰,可以洞穿灵魂深处的阴暗,可以把“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
毛姆笔下的康德的眼睛:
蓝色的眼睛虽然小,但炯炯有神,目光如炬。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①温丝莱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她有着一头金黄的鬈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又大又圆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她的嗓音柔婉甜美,非常动听。她一笑起来脸上便绽开了一朵花。街区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琪儿”。
②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 经常有外地人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来了一个老妇人——珍妮芙太太。这是一个孀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因而显得非常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常常呆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
③这个春天,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
④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温丝莱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珍妮芙太太一边为小女孩梳头,一边赞许地点点头。
⑤在早春种下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足有鸽子蛋大小。 父母急忙把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疗。医生说那是良性肿瘤,尚处在早期,只要一个手术问题就解决了。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
⑥温丝莱特回到自己的家中,她变得沉默自闭了。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不再去珍妮芙太太那儿玩了,她害怕手术。一个黄昏,珍妮芙太太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她问了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摸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太再也没有来过。温丝莱特有点儿想她了,可是,珍妮芙太太家的门一直紧闭着。
⑦ 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珍妮芙太太家的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可是,她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她手术时的主刀医师!温丝莱特惊奇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休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问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马休医生的眼神黯淡下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
⑧ 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伯克郡,找到了马休。她向马休提了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 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莱特脖子上的肿块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她改变方案。 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做大明星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刀给割掉了。 ”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在回雷丁市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
⑨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⑩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转眼,温丝莱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孩。她顺利地成为一个演员,凭借世纪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罗丝这一角色,她创造了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获得第81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①在早春种下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
②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请以“一同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2)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