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高邑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经过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著名的海域。
B: 《海底两万里》中的“诺第留斯号”的船长是尼摩,他的身份还有前印度王子、设计师、建筑师。
C: 在陆地上的几天里,康塞尔捕到了一只珍贵美丽的鸟叫极乐鸟,其被捕的原因是被红果灌醉而飞不起来。
D: 法拉格特是一位职业的捕鲸专家,他有一个外号叫鱼叉手之王。
2、下列句中加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则广告把没有橘子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的日子,新颖独特,别具匠心
B: 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C: 班主任今天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裤,在教室里招摇过市 , 非常漂亮。
D: 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 , 别有一番风味。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世界第一,美国如坐针毡 , 扬言要建太空军。
B: 最近,让人望眼欲穿的“掌中宝”震撼上市,小如卡片、薄如蝉翼。
C: 孤峰兀立,四面绝壁,仅有羊肠小道通寨顶。人行其上,犹履鱼背,无不息声屏气、战战兢兢
D: 天还没亮,小鸟就唠唠叨叨地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儿。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也对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B: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因素。
C: 不管是恢复7天长假还是继续放3天,都依然挡不住人们出游的热情。
D: 太空探究永无止境,航天梦圆任重道远。
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斐翠 倒坍 历尽心血
B: 蹲踞 酬和 贯川古今
C: 夜宵 熹微 油光可鉴
D: 蓬蒿 攫取 抑扬顿错
6、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联(yíng) 车(zhé) 妖(láo) 子(wéi)
B: 寒(jìn) 据(jí) 桥(zhàn) 惊(huáng)
C: 作(gěng) 镜(jiá) 晦(sè) 永(juàn)
D: 执(niù) 诚(qián) 角(léng) 空(lòu)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fēi) 育(bǔ) 发(bèng) 旗(jín)
B: 或(jiàn) 荣(yīng) 狡(xié) 沉(miǎn)
C: 拘(ní) 恣( suī) 阔(chuò) 取(dì)
D: 据(jié) 踌(chú) 记(diàn) 随声附(hè)
8、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徒相似,其(果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B: 渔人甚异(认为…奇异)之.(《桃花源记》)
C: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丢失)入胡.(《塞翁失马》)
D: 所以动心忍性,(通“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写杭州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押韵的字是“西”、“低”、“泥”、“蹄”、“堤”。
B: 此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诗中对黄莺、燕子、浅草、繁花等景物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春意之美。
C: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D: 颈联是对偶句,写俯察所见花草。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10、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B: 人们在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划线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C: “动物之间尚且有怜悯之心,更何况我们人类呢?”是转折复句
D: “洗得干净”是偏正短语,“干净地洗”是后补短语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1 )诗中“驱将”的意思是________,“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________的心理。
( 2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既是讽喻诗,又是叙事诗,它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把”、“称”、“心”、“牵”几个简洁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官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 “翩翩”本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恶。
D: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雾凇沆砀(________)

醉翁之不在酒(________)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

( 2 )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

湖中人鸟声倶绝

(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4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上下白/碧万顷
B: 饮少辄醉,年又最高/杂然前陈者
C: 湖中人鸟声倶/空谷传响,哀转久
D: 山僧智仙也/名者谁
( 5 )(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文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15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山若伏


( 2 )根据文段的意思,解释下列词语。

①津梁:________

②参错:________

③纤细:________

( 3 )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 4 )选段中有较多的精确数字介绍,是否显得多余?

( 5 )找出选段中运用比喻进行说明的句子。

( 6 )仿照第三题中找出的比喻句描绘任一景色。

( 7 )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阅读《新年话惜时》一文,回答题目。
①对个人来说,岁末大盘点,其实是在时间支出和工作收获之间衡量损益。支出都一样,收获大不同。撕去最后一张日历,往日已不可再追,更感到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最昂贵的消费。所以,珍惜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②人们很容易忽视一天的价值。以人均预期寿命70余岁计,除去天真年少的岁月,刨去年老体衰的时光,能用来工作的光阴已减去少半。苏东坡说的“睡眠去其半”,虽有些夸张,但三分之一总是有的。七扣八扣,时间已屈指可数。即使如此,抖擞精神做事,时间的效益当可倍增。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被处宫刑又坐过大牢,但他却以不舍昼夜的精神完成了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自然界的时间不过是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但因人们的态度不同,时间显示出一种奇异的相对性。这里好有一比:当你觉得时光像闪电一样消失的时候,那么多半你是在勤奋工作着;当你觉得时光像蜗牛一样爬行,那么多半你是无所事事。所以有人说,体验时光迟缓漫长,最好的办法是游手好闲;感受时光转瞬即逝,最好的办法是忙忙碌碌。
③有些人虚掷光阴浑然不觉,有时还很惬意,总想着明天再说吧,明年再说吧。他们以为,94岁的罗素还可以著书,92岁的萧伯纳还在编戏,83岁的歌德才写完《浮士德》,80多岁的冯友兰还编纂《中国哲学史》,一切都不晚,一切都来得及。这种想法似乎有道理。然而,且不说多数人是否能够寿至耄耋之年,即使能,是否有上述诸翁超常的脑力和精力,仍大有疑问。不少朋友对未来怀抱若干大计划,只是现在还不忙着做,这些未来的计划十之八九要落空。
④成功的因素非止一端,天资、机遇、健康等等都重要,但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放弃的人,即使天资不那么好,机遇不那么巧,健康不那么妙,未必不能成功。两耳失聪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两臂皆无的人,可以用脚写出漂亮的书法——显而易见,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冠军。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反之,时间会毫不客气地使天资、机遇、健康等变得毫无意义。
⑤岁月流淌,年齿又长。想想去岁还有那么多事想做还没有做完,想想来年还有那么多事应做需要挤出更多时间,不禁想到毛泽东同志那句意味深长的诗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注】①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下文中的萧伯纳是爱尔兰著名作家;歌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冯友兰是中国著名哲学家。②耄耋(mào dié):泛指老年。③年齿:年纪。

( 1 )本文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 2 )阅读第②③段,分别说说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是从哪两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 3 )读第④节的划线句,再补充一个论据。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春意融融”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烧灼双眼的不仅是阳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