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南省宜章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文末小女孩的应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现在的小孩赞美人可委婉了。昨天一个小女孩问我:“阿姨,我长得漂亮吗?”我看了她一眼,认真地回答:“漂亮啊,又漂亮又可爱!”可是,小女孩说:“

A: 阿姨,谢谢您的夸奖。
B: 阿姨,您长得实在太漂亮了!
C: 阿姨,怎么办呢?您长得居然比我还漂亮!
D: 阿姨,您长得也不错。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zhuàn)刻 编(zuàn) (pǔ)育 别出心(cái)
B: (mú)式 债(quàn) 瓶(jìng) 扣人心(xián)
C: (léi)鼓 (xiè)渎 山(ào) (wú)庸置疑
D: (pín)蹙 氤(yūn) (rǔ)动 险象(dié)生
3、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C: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D: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亚夫军细柳》结尾处文帝感慨道“此真将军矣”,从正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B: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C: 《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D: 《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5、

下列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连”“闪”都是半包围结构,它们的第一笔都不是点。
B: “脊”字的上部是“兆”字的变形体,所以,它的笔顺书写规则和“兆”字是相同的。
C: “郓”字共八画,第六画是提,“臼”字是独体字,第三画是横。
D: “母”“冉”“毋”这三个字都是独体字, 它们的最后一笔都是横。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作者是汪曾祺。他是江苏高邮人,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B: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句中的“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处指样子不好看的干巴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C: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D: 本文的最后一段再次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怒诸侯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B: 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C: 立天下正位 父命
D: 入则无法家士 行乱其所为
8、下列选项中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情节不符的一项是( )
A: 保尔主动出手解救朱赫来,成为一位革命战士。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手稿曾被邮差弄丢过。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根据自己人生经历写成的一部小说。
D: 当保尔发现冬妮亚不能与工人阶级站在一起时,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
9、

下列成语中的典故内容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 )

A: 刮目相看
B: 鸡鸣狗盗
C: 味如鸡肋
D: 三顾茅庐
10、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B: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上。
C: 我拿到了精美的最新一期的《树人苑》,其中有一篇题为《远方》的小诗打动了我。
D: 春天的瘦西湖百花争妍: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我不禁沉醉其中。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 )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结在人境________

②亭亭净________

( 2 )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无/车马喧
B: 飞鸟/相与还
C: 晋陶渊明/独爱菊
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 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 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 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 5 )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往先】指先去表明意图。【愿以境内累矣】楚王想要那国家麻烦您了。意思是楚王想要庄子作楚相。【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笥(si)】竹箱。句中的“巾”“笥”都活用为动词,即装在竹箱里用巾盖住的意思。【曳】拖着。【涂】泥。【往矣】去吧!

(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名为鹓鶵---- 如土石何
B: 搜国中三日三夜----庄子钓濮水
C: 王巾笥而藏庙堂之上----辍耕垄上
D: 愿境内累矣----域民不封疆之界
( 2 )【甲】【乙】两文中,庄子用什么方法表明了自己的什么态度?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后面4个问题。
(甲)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啪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起了大火。那火借着风势越来越大。他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外面有人说话。原来,太尉知道在野猪林没有害死林冲,大发雷霆,又派了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风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的死罪!”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了这三个仇人。
(乙)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韧。
(丙)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然后脱掉柳柳的鞋。他看到柳柳的脚板底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柳柳不肯。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哥哥病了,不能让哥哥用力气。
(丁)你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吗?

( 1 )请把(甲)文描述的故事回目填写完整:陆虞候火烧草料场,__ ____。

( 2 )(乙)节文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 》。

( 3 )(丙)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

( 4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青年文摘》2018第11期,有删改)

( 1 )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第④段画线句子除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 3 )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 4 )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我的小故事

要求: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止不住的想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