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宁市金乡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_______的经典名作,_______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_______,我们从中不仅能_______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 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 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C: 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 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 虽然他学习很刻苦,而且他的成绩没有多大提高。
C: 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 用这个办法烧开水,由十分钟烧开一锅,变为五分钟烧开一锅,时间缩短了一倍。
C: 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使今年灵峰梅花提前十多天绽放。
D: 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取缔 瑕疵 门槛 直截了当
B: 诘问 防碍 确凿 祸不单行
C: 纠缠 嶙峋 恬静 再接再励
D: 呻吟 凑和 轶事 累赘拖沓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石板至少重三百斤左右。
B: 实现中国梦要积极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聚新时代的力量。
C: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
D: “小人物”虽然平凡,但在他们身上常常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此时正是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 。风来了,楼房和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又朦胧。

①在深蓝色的夜空上高高地悬挂着

②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上

③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

④向大地散射银色的光华

⑤梅河暗绿色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楼房和山影

⑥梅河两岸的楼房和山影倒映在暗绿色的水里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7、

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 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 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 , 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 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 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罗贯中,文中人物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精明能干,性格谨慎,命运多舛。
B: 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作者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D: 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充分展现对母爱与童真的回味,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叹服,对人生的感悟和赞美。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坚守中医的传统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同样也是中医界的责任。(把“中医界的责任”和“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的位置互换)
B: “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把“执行”改为“经历”)
C: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充满活力的千年商都广州作为领跑者,在经济这方面不仅要锐意创新,还要在法制方面进行改革,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把“不仅”调到“在经济这方面……”之前)
D: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花费更多金钱。(删去“随着”或“使得”)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 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冷香菊
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寒,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

( 1 )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二句的内容。

( 2 )从三、四句看,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三峡》一文,完成小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沿阻绝________ ②乘奔御风________ ③多趣味________ ④哀转久________

( 2 )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 ,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 ,________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4 )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 天高地厚华夏情。________

( 5 )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借者赢天下

王飙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③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蚊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6期,有改动)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 4 )“借”是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牌,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 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抗生素“把把脉”

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曾经只需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足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征服不了它们。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著名的是源于南亚的NDM-1超级细菌。而2011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卡、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知道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出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厂家、药店、医院,受到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使用抗生素药品,这是根本原因。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针对目前抗生素市场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无法对药店持有的药方进行核实,药监部门开展的清理整顿效果有限。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成了当务之急。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药严遵医嘱: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不能随意改变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引起肠胃不适,间隔太久则药物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减弱。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链接材料】:有些父母一看到宝宝生病,就立刻想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只有杀菌的作用,对病毒无效。如果宝宝的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你却给孩子用抗生素,抗生素非但不能摧毁病毒,反而杀死了宝宝肠道内的正常细菌,导致宝宝病情加重。下面就来看看哪些疾病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 1 )导致患者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哪些?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②而2011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

( 3 )结合阅读材料,说一说如何给抗生素“把把脉”?

( 4 )结合阅读材料与链接材料并思考,隔壁家林阿姨的1岁的宝宝感冒引起高烧38摄氏度,林阿姨的婆婆说应该马上给孩子服用头孢。但是林阿姨觉得应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你认为哪种方法处理比较妥当?请说出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①有一种爱叫关心,严冬中让我们感到温馨;有一种爱叫帮助,困境中让我们走出迷途;有一种爱叫宽容,不安中让我们感激万分……

请你以“有一种爱叫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古代神射手后羿,一次在夏王的命令下射箭,由于夏王承诺射中赏万金,射不中则收回千邑封地,结果后羿两箭均未射中,第三箭甚至脱了靶。射箭对后羿来说本是非常简单的事,可他为什么连射不中呢?究其原因在于他心有旁骛。水滴之所以能穿石,绳锯之所以能断木,原因就在于执着一念。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逢场作息,到底是真是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