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金溪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暑假终于结束了,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
B: 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只剩下老师布置的听写作业还没完成.
C: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
2、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5•12”大地震中,四川省绵阳市桑枣中学七百多名师生能安然无恙 , 得益于他们学校坚持如一的防震演习训练。
B: 在莱芜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同学们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满怀激情的吟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曾经制造骇人听闻的“9•11”恐怖事件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2011年5月1日被美军击毙。
D: 目前,各种商品的价格飞涨,尤其是住房的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3、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对儿子的舐牍之情。
B: 中国队冲击本届奥运会马术首枚金牌的进程由于华天的突然翻身落马而嘎然而止。
C: 他骄健的身姿跨过最后一道栏,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D: 梦想那么昂贵,我们都囊中羞涩。梦想又那么廉价,卖煎饼的大妈都可以滔滔不绝。积极进取每一天,不让梦想变空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造成的。
B: 读书切忌不能偷懒,只有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才能获取知识。
C: 经探索发现,火星上不仅有四季、大气和重力,还有水、冰、河道的痕迹。
D: 这次大赛掀起了我校同学们书写汉字,激发了他们对汉字、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兴趣。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日照“汽车下乡”活动为农民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
B: 自从开渠引水之后,从前的不毛之地就成了肥沃的良田。
C: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 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6、

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比喻拟人)
B: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借代)
C: 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对比)
D: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对偶)
7、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把诗人从小到大的思母、思妻、思乡之苦凝结于诗中。
B: 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最后一节把个人的悲观感情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
C: 这首诗形式优美:一是结构美,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二是音乐美,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如诗中“乡愁是……”四次重复,还有同一位置上量词的变换、叠词的使用等,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D: 全诗意象集中明朗,意境悠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8、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部作品各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一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军师( )
A: 吴用
B: 宋江
C: 武松
D: 王伦
9、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潇洒 凌空 躁热 眼花缭乱 为富不仁
B: 绯红 操纵 桅杆 震耳欲聋 诚惶诚恐
C: 溃退 轩昂 紧绷 惮精竭虑 油光可鉴
D: 浩瀚 遗嘱 畸形 和颜悦色 粗制烂造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发表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具体而微地阐述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进强军兴军的坚定决心的观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B: 随州人文厚重,风景旖旎,名胜雄奇。洪山神秀险峻,烈山庄严神圣,三潭瀑布妙叠,好一派扑朔迷离之景!
C: 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
D: 影片《刺客聂隐娘》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该片曾在随州洛阳取景。“银杏画面充满诗意与仙风,实在太惊艳了!”观众们这样吹毛求疵地评价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 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 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 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 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 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 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选自《孟子》 )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也________

尔而与之__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乎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 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C: 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 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 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卖面包的小女孩》,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被护士领着离开病房,准备去八楼手术,一位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我从手术室出来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
③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嘛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纷纷指着桌子上的面包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躺在病床上暗自庆幸:幸亏老公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任她站在那里,也不会和她目光对接,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我的话,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你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嘭”的一声把她关在病房门外。
⑧医生给我做了各项检查,说我手术恢复得不错,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老公一早赶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她的行为不是欺骗,三元一个面包不贵,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无休止地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下午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没出现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没来,我心里有点儿牵挂了,是不是我那句话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我悄悄问护士,卖面包的小女孩咋没有来?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冬天天冷风硬,极易引发她的哮喘病发作。她家里也不宽裕。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⑪“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⑫“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
⑬“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赶紧离开,也好早点回家呀。”
⑭“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
⑮我走出护士站,老公帮我办完出院手续,收好行李坐在病床上等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老公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让她转交给小女孩,出了医院,老公问我信里写了啥,我说,什么都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2期)
( 1 )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①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②________→③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④________→⑤________

( 2 )医院特许小女孩在病房卖面包的原因有哪些?

( 3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的形象特点。

(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⑥⑦段中写大家懒得理小女孩,甚至会把她赶出病房,是因为她打扰了大家休息。
B: 第⑧段中老公所说的“心理阴暗”,是指“我”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
C: 第⑨段写小女孩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来,“我”心里有点牵挂了,是因为“我”一直是同情她的,只是受了大家的不良影响。
D: 本文告诉我们:善良是纯洁的,不要因为沾染上世俗的灰尘而伤害他人。
( 5 )本文中老公对小女孩的态度和众人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作用?

( 6 )文章结尾处“我”给小女孩的信“什么也没写”,请你替“我”写几句话送给小女孩。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斑马线上的“风景”

苏更林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近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礼让斑马线”的主题活动。其实,斑马线不仅是行人的一条“生命线”,还是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

②斑马线又称人行横道线,它规范了人与车的通行关系。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其作用就是引导行人安全穿越马路。在茫茫车海中,法律法规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只能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看来,斑马线在指引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尽管设置斑马线的意义非凡,但是斑马线的外观却十分简单朴素,看上去就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斑马线的最小宽度为3米,可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也不是随性画出来的。按照斑马线标志标线设置规范,每条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④关于斑马线的设置也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次干路及支路上大型公共建筑、卖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地铁站出口的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三是路侧有出入口或人流集中区域以及高峰时段横穿道路人流量大的路段。

⑤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一些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一些城市推出的彩色斑马线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彩色斑马线可以采用彩色沥青路面,也可以采用胶带式粘贴。与传统的白色条纹斑马线相比,彩色斑马线视觉效果醒目,不但能保护行人,而且可以减少行驶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制动距离。

⑥有些城市试行的3D立体斑马线,则通过白、蓝、黄三种颜色的搭配,突出了斑马线的立体感,因此可以更好地警示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让行。而且,立体斑马线在白天和夜间都具有立体效果。

⑦设置斑马线的意义在于保护行人,然而,许多时候人们走在斑马线上会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由于机动车常与行人争抢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全国近3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在这些事故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所导致的事故占到了90%。此时,斑马线这条“安全线”就会沦落为一条“生死线”。

(选自《百科知识》2018年第1期)

( 1 )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 2 )现实生活中,斑马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3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的画线句。
( 4 )近年,人们为什么要对斑马线进行大变脸呢?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能缺少美,就像生命中不能缺少空气。在不同人眼中,美丽有着不同的定义。美丽可以是墙上的画,也可以是内心的艺术修养;美丽可以是精致的妆容,也可以是自信的微笑;美丽可以是动人的文学,也可以是精妙的物理……

请以“美丽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想这次我是动了真情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