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中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到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登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腰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③⑥⑤④①②
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③④①②⑥⑤
D: ④③①②⑤⑥
2、朗读下面语句,句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C: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C: 通过观看电影《战狼》,使我重新认识了“爱国”“血性”的真谛。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自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B: 一条碎石子铺设的小路蜿蜒弯曲着伸向远方,不少人在岸边漫步游玩。
C: 国家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的重要讲话。
D: 为了弘扬和继承墨家文化,第七届墨子文化节在山东省滕州市举行。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 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 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B: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记录全国水道简要提纲的地理书。
C: 陶弘景,自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著名的的文学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成“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7、

对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干系须是俺的!(责任)
B: 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明白,懂得)
C: 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亡命之徒)
D: 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早上)
8、

找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A: 凝成 诱惑 训诫 嶙峋
B: 目眩 啜泣 晕倒 屡次
C: 小憩 骚扰 糟蹋 庸禄
D: 伫立 伶仃 素帐 怡然
9、选出词义在语境中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 )
A: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C: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 瀚海阑干百及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0、下面是同学提出的朗诵建议,你认为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回首历史·展望未来”活动朗诵稿。

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奔腾不息的黄河是你的血脉,巍峨耸立的泰山是你的脊梁。你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的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你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开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个逐走向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70年峥嵘岁月,你风雨兼程,百折不挠;70年沧海桑田,你日新月异,改天换地。两弹一星,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你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你以强大的自信走进新时代。你的儿女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勤劳和智慧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振兴之路。

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召下,14亿炎黄子孙必将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力量,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在神州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锦绣华章!


A: 语句:你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建议:“你”后可以稍作停顿,“祖国”“中国”应该重读,突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B: 语句:1949年10月1日——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的日子。 建议:“一个”后稍作停顿,“载入史册”“伟大”声调要渐高渐强,读出崇敬之感。
C: 语句:两弹一星,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你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建议:语速徐缓,语气低沉,要读出长而缓的节奏,读出朗读者内心的自豪感。
D: 语句:在神州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锦绣华章! 建议:读时要情绪饱满,“锦绣华章”一字一顿,字字重读,读出信心和决心。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结合“阔”和“悬”字说说第二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 2 )第三联可谓驰誉当时,传诵后世。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一“生”一“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赋予“海日”和“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还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 的艺术力量。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选自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 1 )请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意思。

欣然起行 欣然:________ ②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________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________ ④月色美 甚:________

⑤觉悠悠欲与清景往也 俱:________

(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 3 )(甲)文中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4 )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①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②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

③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

④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⑤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就抓着他的手走,没想到他走到一个炒凉粉摊跟前,猛然挣脱我的手,坐在凉粉摊前的条凳上。

⑥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

⑦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

⑧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⑨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

⑩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⑪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⑫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⑬我还是不转身,我知道三个弟弟这时候肯定都看着我,等我发话。

⑭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⑮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三个吃。”

⑯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⑰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⑱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⑲我吃了,我有意咽得很快,却不张嘴,让那美味在嘴里回旋。同时把筷子递给小弟弟。

⑳小弟弟又推,我便把凉粉在盘子里分成三堆,让他们一人吃一堆,然后把筷子咯噔往矮桌上一放,说:“你们吃,我去付钱。”

㉑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㉒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

㉓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㉔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菜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㉕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

㉖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 1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画线句子。
( 3 )你觉得文中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 4 )文中的几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个?说说喜欢的原因。 
( 5 )读了全文,联系自己,你有什么感悟?

散文阅读
山野中,那蓬苇草
江兆云
①苇草在深秋的原野上,悠然而淡泊。
②第一次看到苇草是到乡下去看外婆。外婆作为我人生理想的启蒙者,就像山间的茅舍和青石板小路一样,使我感到持久的宁静和亲切。
③很小的时侯,我就依偎在外婆的臂膀里,听她讲述《聊斋》和许多关于仙女侠客的故事。那是山间静寂的夜晚,一盏煤油灯在外婆饱经世间沧桑的脸庞上闪动;外婆倚在床头,一边吧嗒着叶子烟,一边向我讲神仙鬼怪,我就在外婆娓娓动听的叙述中进入了童年的甜梦。
④我是和外婆一起去田野中采摘名叫侧耳根的野菜时见到苇草的,不过当时是燠热的夏天。苇草就长在池塘四周的塘坎上。池塘背后便是一座长满了青杠和灌木的小山丘,里间有甲虫、蜗牛、蟋蟀等让我极感兴趣的昆虫,每年春夏长满了各类野生菌,当然树林里也有毒蛇出入,所以那山丘于我一直是一个大神秘。外婆是小脚,属于严格意义的三寸金莲。苇草在夏天油绿而蓬勃,其叶刚劲如矢。外婆放下菜篮,拆下一根苇叶,沿苇叶茎撕开两条小口,然后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右手用力拉开茎两边的叶脉,茎便像箭矢般射向了天空。玩苇叶是我幼年最感快意的游戏。较之于外婆为我捕捉的蟋蟀和蚱蜢,更富于刺激因在拉开叶脉时稍不留意就会划伤手指。记得外婆第一次向我示范射苇叶时,脸上漾起了年轻的笑容,很慈祥亦很忘我。
⑤外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人,对晚辈严谨而宽容。外婆所养老母鸡下的蛋除了换取家里必备的油盐,基本上全属于我了。尽管外婆的肺气肿极需营养,但她却从来就不舍不得自己吃。那时侯,农民难足温饱,日子很紧巴。打谷子季节我便跟在拌桶后面拾稻穗。黄昏,外婆便在低矮的屋檐下为我磨米做煎饼。外婆的煎饼只须少许几滴茶油,但总是香喷喷的。每当我和邻家小伙伴从高梁地汗涔涔回家时,外婆的煎饼已晾放在桌上了。
⑥外婆的纺车响在乡村宁静的长夜里。那单调绵长的纺线声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时期的梦境。很多很多年以后,那古老的纺车在故乡的油灯下永远消失了……但每次在静夜里听到鸡鸣犬吠,我就会不自觉地要去捕捉那悠远动听的纺车声。那是一首神秘而古朴的谣曲,弹拨着外婆和她的同辈辛勤艰苦的命运,美丽而必然的结局于现代文明的进程里。
⑦简易公路修到了外婆家门前。不久,外婆的一只老母鸡被汽车辗死了。她看见我舅舅把压碎了翅膀的老母鸡拣回来炖在锅里。那个晚上一家人显得很阴惨,外婆呆坐在饭桌上眼睛红红的,压根儿就没运过筷子。老母鸡的惨死使她伤心。我至今也领悟不到外婆对一只鸡的死为何表现出那样深郁的辛酸。不过那是一只被外婆唤来呼去,“咯咯咯”叫嚷不停老爱在外婆被窝里下蛋的老母鸡。那天的外婆很苍老,整个身体缩得极小,并且异常的不读小说不纺棉花便上床了。也许因为外婆内心很孤独对生命格外怜惜!
⑧外婆狠狠揍我是因为我偷摘了邻家玉米地的几支玉米。黄荆树在川南地区遍地皆是。外婆揍我的用的就是流着绿脂的荆条。外婆说:“做人要干净,偷鸡摸狗的事千万做不得。”外婆在我屁股抽打出的红痕上,像火像激情,至今仍燃在我心灵里。
⑨外婆在我5岁时就去世了。我守在外婆身边,听她讲完一生中最后一个故事。
⑩出殡的细节已不记得。舅舅们紧随在柏木棺材后面,头上包着白布和几丝苎麻。苇花已开了,那份黯然那份苍凉,在风中飘摇。太阳依然在山凹里悠闲地照着。
⑪外婆就葬在那蓬苇草旁。

( 1 )请分条概括文中所写的有关外婆的事情。

( 2 )文章第⑦自然段中外婆为一只被碾死的老母鸡流泪,第⑧自然段中却“在我屁股抽打出红痕”是否矛盾,为什么?

( 3 )从表达效果角度赏析第⑩自然的划线句。

( 4 )文章标题如改为《我的外婆》肯定不如原标题《山野中,那蓬苇草》好,请说说原标题好在哪里?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嘿!加油

(二) 让心情灿烂起来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寂寞街道′谁来领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