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行将远去的一年,有些变化值得铭刻,有些 期待理顺,有些 需要调整,有些 亟待净化,从今天起,让我们在冷静中回顾2017,展望拼搏奋进的前行之路。

A: 状态 生态 心态
B: 心态 状态 生态
C: 生态 心态 状态
D: 状态 心态 生态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小明将《论语》寻章摘句。截取了一段作为自己演讲的内容。
B: 解论赛上。我方解手引经据典,强词夺理。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C: 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D: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B: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平,是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
C: 《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作品有诗集《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D: 《最后一课》作者法国的都德,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代表作有《小东西》等。
4、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
B: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 此间与父亲研讨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易经》、儒学、道家、禅宗等。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
D: 牛马们还卧在地下,皮肉乱抖,半个钟头立不起来。
5、选出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朗(rùn) 酝(niàng) 转(wǎn) 然(xīn)
B: 轻悄(qiāo) 软绵(miǎn) 赶儿(tàng) 亮(liáo)
C: 适(shū) 黄(yūn) 托(hōng) 抖(sǒu)
D: 应(hè) 发(xiào) 衣(suō) 鸟(cháo)
6、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B: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 吸引了各国读者。
C: 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敝帚自珍 , 发扬光大。
D: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这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高瞻远瞩 , 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峡七百里 非亭午夜分
B: 湍绿潭 可以调
C: 相步于中庭 未能其奇者
D: 实是欲界仙都 水陆草木
8、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A: 我校九年级策划与开展的“百日誓师”活动,得到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响应。
B: 在竞争激烈的外国手机市场上,华为公司已成功跻身最畅销的中国品牌行列。
C: 肯德基地方化的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体现。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9、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萏hàn 匀chèn 踉踉跄跄liàng chàng 面面相
B: 杂rǒng 蓄chù 义愤填yīng 姗来迟shān
C: 唐tuí 旁wù 吹毛求cī 众目睽kuí
D: 归jiù 红fēi 上欺下méi 恃才放shì
10、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B: 小明家的可乐猪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群卖出。
C: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D: 5月30号,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注】①栎:同“栋”,一种乔木;②茗:茶的稚称.

( 1 )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B: 【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C: 【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 【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 2 )【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 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申 父 母 之 戒

( 2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②意与日________

人之乐________

④数郡至________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 4 )“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 5 )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社戏》选段,回答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④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⑤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⑥“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⑦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 1 )阅读第①~③段,填写“我”心情的变化过程。
第①段 ________ —→ 第②段 ________ —→ 第③段 陶 醉

( 2 )选文第②段在文中是一个重要的段落,请具体说说它有哪些好处?

( 3 )从文中选一个你印象深刻的孩子,概括其主要性格,并举一事例来说明。

( 4 )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语句: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

高伟

①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②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的。

③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它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④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当年《平凡的世界》感动我们的,正是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他们依然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是青年努力奋斗、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指向标。

⑤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时代的投射。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要辩证地看待,积极地引导。

⑥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

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重温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选自2018年1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 作者开篇从时代与青年成长的关系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指出经典“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引出下文。
B: 作者两次选用《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作品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两次证明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C: 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媒介让经典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D: 有人认为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其原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缺乏经典的引领。
( 2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利用经典指引青年更好成长”?
( 3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遭受耳聋的折磨,生活窘迫,但是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与命运抗争,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死守着我爱的那个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