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漳平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鄙(bó) 然(chàng) 罚(chěng) 轻怕重(niàn)
B: 派(qiǎn) 和(cān) 匍(fú) 怪不经(dàn)
C: 钦(chāi) 伏(juǎn) 呻(yín) 随声附(hè)
D: 叮(zhǔ) 护(bì) 职(chèn) 畏罪逃(qiá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只要有一只风筝,就能满足一个孩子所有的快乐。高天上的风筝;舞步________,伴着风儿轻点足尖。地上的人,看悠悠流云游走,看________的风筝渐渐高去。看得久了,有一种感觉________:是风筝在飞,也是自己在飞。


A: 翩翩 摇曳 油然而生
B: 翩翩 摇摆 不期而至
C: 姗姗 摇曳 不期而至
D: 姗姗 摇摆 油然而生
3、下列对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③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④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

A: 比喻 引用 描写 比较
B: 拟人 描写 比喻 反语
C: 拟人 比喻 描写 反问
D: 比喻 反语 比喻 反问
4、

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辞令,如《曹刿论战》详写战前与战后的人物语言,很好地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C: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格列佛游记》主要记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地的遭遇。
D: 《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首散文诗。《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是清朝小说家。
5、

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年画村里走了几圈,我很有些感慨。大地震震垮了村庄,但没有震断年画木板上那些飘逸而又的线条,几百年来,这些独具特色的线条融进了绵竹民间画家们的智慧,更刻进了他们生命的与意志。年画的销量少了,但他们坚守在作坊里劳作不断,因为这是他们祖上的祖上传下来的遗产,是名播华夏的千金万金也难买的宝贵遗产。

画“填水脚”时,因时间短促,容不得细描慢抹,艺人全凭真功夫,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炼、概括之情趣。“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

A: ①坚忍 ②气度 ③一锤定音
B: ①坚实 ②气概 ③一蹴而就
C: ①坚韧 ②气息 ③一气呵成
D: ①坚固 ②气质 ③一泻千里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②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

④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⑤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A: ③⑤①②④
B: ③②⑤④①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③⑤④①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最近一次模拟考试中,全班同学的数学平均成绩都超过了80分。
B: 我不但支持他,而且连反对过他的人也支持他了。
C: 这种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
D: 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汉语翻译为现代汉语时的基本方法是:留、替、调、补、删,其中“替”的意思是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
B: 《土地的誓言》文章的描写像许多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叠现出家乡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而且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自己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C: 《卖油翁》作者是北宋的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来刻画陈康肃公的傲慢无礼。
D: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节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把“山海经”读作“三哼经”就是一处细节描写。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酷(xiào) 歉(jiù) 笑大方(yí) 根深固(tì)
B: 恶(zēng) 责(qiǎn) 耳目染(rú) 三顾茅(lú)
C: 形(chú) 教(huǐ) 顾名思(yì) 险象生(dié)
D: 斑(lán) 参(yù) 融贯通(huì) 耳不闻(chōng)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2020年5月11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电视热剧“花繁叶茂”,取材于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拍摄地为贵州遵义枫香镇,讲述的是贵州新时代干部群众携手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故事。
B: 透过电视荧屏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 是躲在房间里悄悄打游戏呢,还是认认真真上网课?刚从父亲手里接过手机的周强竟然犹豫了好一阵子。
D: 走出去,才有摩托换汽车的可能;走出去,才有瓦房变楼房的梦想;走出去,才有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希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 1 )《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 ,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

( 2 )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优孟哭马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大王以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惊而问其 / 扶苏以数谏
B: 使群臣丧之 / 必能使行阵和睦
C: 诸侯之 / 不能称前时之
D: 寡人之一至此乎 / 人恒然后能改
( 2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 楚 国 堂 堂 之 大 何 求 不 得 而 以 大 夫 礼 葬 之 薄。

( 3 )楚庄王已下令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而优孟用什么方法成功进谏?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刷鞋匠的绝招
公共汽车的门开了,一大群赶着上班的人和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外地小商贩蜂拥着挤上车来,投币声和刷卡声滴滴嗒嗒响成一片。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人机械地重复着:本车为无人售票车,请自觉刷卡或投币……
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一个小个子乡下人喊,请自觉投币!
小个子的乡下人理了理肩上挎的小木箱,把手中的木凳往地上一放,坐下,很反感地盯了一眼司机,想说什么,但忍住了。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和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匠。
司机并没因他的反感而放过他,嘴里又说了一声,大家没有投币刷卡的,请投币刷卡。嘴里说是大家,但眼睛只盯着刷鞋匠。刷鞋匠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
“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
“是纸币!”
“哼,纸币,这些乡下人……”
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
这时,出乎他预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你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还要看你的白眼?
司机出乎预料的遭到反击,有点懵了。他把车熄了火,扯下手套,回过头来准备认真地和刷鞋匠吵一架。他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了不起?乡下人坐车可以不给钱?看你们那伙子人,上七八个人,投一两个硬币,还有五毛甚至一毛的。我还冤枉你们不成?
刷鞋匠说,别人买不买票我不知道,我投了币买了票,你就不能冤枉我!
车上赶着上班的人们开始鼓噪,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
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匠,刷鞋匠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
司机仿佛是遭到小鸡突然袭击的老鹰,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待他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恢复了鹰的本色,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
刷鞋匠两眼血红地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搞清楚!
很快,接到报警的110来了,警察对刷鞋匠说:就算你买了票的,别闹了,行不?
刷鞋匠梗着脖子说:不行!得开箱!
司机扳手握得紧紧的,但当着警察的面又不敢有所作为。急着上班的人都坐别的车去了,只剩下几个不太急的人在车上看热闹。我也在车上,我要看看这件事的最后结果。警察没办法,就对司机说,你就把钱箱打开吧!遇上这犟人了,你还真没办法。
司机说,钱箱贴了封条的,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能打开。
警察给公司打了电话,半小时过后,公司一个经理和财务人员赶来了。经理说,这不是瞎胡闹吗?这么一箱钱,你就能认出你那一块?刷鞋匠从口袋里扯出一个牛皮纸做的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张一元面额的钞票。他说,你查,里面保准有一张钱像这些钱一样,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
经理从钱箱里果然找出了一张左上角贴着一小块黑胶布的钱,说,对,是有这么一块。好了,我宣布你是投了币的。
刷鞋匠梗着的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是……投……了……的!”声音竟带有几分哽咽
车继续开。我蹭到刷鞋匠旁边坐下,问他,你咋想出这招的。刷鞋匠说,如果你遭怀疑地挨白眼的次数和我一样多的话,你也会想出来的。
你这可是毁损人民币啊!是违法行为!
不碍事,能抠掉,一抠就掉!
刷鞋匠一面说着,一面很认真地抠下一块,给我做示范。

( 1 )“刷鞋匠的绝招”的“绝”在哪里?

( 2 )划线句中的“哽咽”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

( 3 )文中的“刷鞋匠”是哪一群体的代表?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 4 )有人认为刷鞋匠坚持验票的行为太过偏执,是矛盾的制造者。请你结合其遭遇反驳这种观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补丁

黑白

①不久前,女儿一双磨砂皮鞋晒在门口,不知被哪个缺德的人用刀片划了一个长长的口子,那是我们花了两百多元买的新鞋,上脚没几天就不能再穿了,女儿难过得哭起来。我把鞋子拿到小区门口的皮鞋手工店,小学徒看了一眼说:没办法,除非换皮换帮。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说: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就在皮鞋上再多划几道口子,两只鞋子上都划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师傅说:这样看起来显得对称,是刻意而为,会显得别具一格,又不影响穿着。我还是不太理解,反正死马当做活马医吧。我把鞋丢下走了。第三天下班我顺便去取鞋,一眼就发现那双鞋,鞋子上果然又划了五六道伤痕,用铁锈红色的软皮补好,四周用的是粗针大线的细麻绳,针脚故意歪歪扭扭,显得质朴粗犷,与磨砂皮的风格一致,一双鞋看上去比先前更独特也更有趣,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更具审美品位,我连声夸道:师傅手艺真棒。

②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妻妹有一天拿出一件衬衫给我们看,那是一件白衬衫,因为不小心被钉子勾住,后背上撕出老大一个口子,她惋惜地说:一百多块买了件衬衫,才穿了三天就不能再穿。老婆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拿回家帮你补补看。结果三天后,再一次看到那件衬衫时,我惊呆了:所有不规则的裂痕和口子全被小心地用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那些被白丝线缝合的裂痕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树枝上的冰花或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老婆特地在树枝下用花棉布头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原来撕毁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比原先那件更完美更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婆说:都是那个做皮鞋的老师傅给我启发。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却可以通过巧手匠心,让它呈现出一种完美。

③老婆的话也给了我更大的启发: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补丁作为一种缺憾是免不了的,包括人的生命,生命也是这样——伤害、残疾、病痛等等。伤口既已存在就无法回避,你不能指望展览伤口博人同情,那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你能做的和你该做的,就是用补丁缝合伤口,并且还要努力在“伤口”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显现在这里——像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像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像耳聋的贝多芬、像瘫痪了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了一个最完美的“补丁”。

( 1 )你认为题目“生命的补丁”中的“生命的”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 2 )衣服、鞋子打了补丁,自然影响观瞻,而在作者眼中,打了补丁的衣服和鞋子却“呈现出一种完美”,从这赞叹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③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 4 )你的生命是否也有“缺憾”或“伤口”?你是怎样看待和处理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牵挂是对亲人的惦记,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牵挂是对一朵花的爱怜,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兽性大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