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沙市长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它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尼摩船长是个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正义之士。
B: 我国有许多文学世家,如“三苏”“三曹”“三袁”,其中“三袁”指湖北公安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C: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D: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取(xié) 赠(kuì) 谆教导(zhūn) 尽职守(kè)
B: 默(qì) 迤(lǐ) 然而止(jiá) 如法制(páo)
C: 默(jiān) 戏(nüè) 浑身数(xiè) 苦心孤(yì)
D: 喷(bó) 阔(chuò) 为人知(xiǎn) 鳞次比(zhì)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____的战士,____的渔夫,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着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 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B: 坚守阵地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C: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D: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坚守阵地
4、

选择下列加横线词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当福楼拜激情演说完之后,左拉就抑扬顿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B: 外郎中学的教室整洁,明亮,广袤无垠
C: 很多人都想一睹托尔斯泰的风采,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 星期天,我在解放碑看到一个满脸污垢、头发蓬乱的乞丐,他真是器宇轩昂
5、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

②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

③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

④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

⑤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


A: ⑤②④①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⑤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⑤①
6、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B: 《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
C: 书信与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祝颂语,如另起一行顶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或者省略“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等词。
D: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ǎi) 皱(zhě) 眼(kuāng) 销声迹(nì)
B: 杂(rōng) 猎(shòu) 横(mán) 出类拔(cuì)
C: 争(sòng) 裂(jūn) 徨(páng) 接而至(zhǒng)
D: 撺(duo) 落(duò) 绕(yíng) 络不绝(zé)
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去破解。
B: 今年3月1日,在昆明火车站发生了石破天惊的暴力恐怖事件。
C: 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碌碌无为
D: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飞机“失联”事件发生后,关于失联飞机的真相扑朔迷离,专家和媒体对此也莫衷一是
9、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气(shà) 骗(kuāng) 据(jié) 重蹈辙(fù)
B: 文(pián) 遏制(è) 褓(qiáng) 根深固(dì)
C: 夷(bǐ) 诈(é) 落(duò) 无与比(lún)
D: 虚(xuán) 渎(xiè) 道(zhàn) 一黄土(póu)
10、

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苏校长待人,但在执行制度方面却特别严格,不讲情面。

②著名导演卡梅隆十年磨一剑,继《泰坦尼克号》后,又完成了一部人人都的好作品《阿凡达》。

③从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

④下棋不能急躁,每走一步都必须。

A: 宽厚 夸奖 只有 深思熟虑
B: 忠厚 夸耀 只要 深思熟虑
C: 忠厚 夸耀 只有 深谋远虑
D: 宽厚 夸奖 只要 深谋远虑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答丁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宋仁宗年间,作者的好友丁元珍被降职到今湖北三峡一带为官,曾写一诗寄给作者,作者见了诗后以此诗作答。作者当时被贬到峡州夷陵为县令。

( 1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 )诗歌颔联中的“犹”和“惊”有的极为传神,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无留牍(dú ):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公文。②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阻之________

②民得活________

发谷与民________

万余人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与“去任之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杞人忧天》
B: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C: 或阻之
D: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父 老 沿 途 送 之 (在主谓间停顿)

②曾 任 范 县 令 (在动宾间停顿)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上有谴,我任之。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 5 )阅读文章,说说郑板桥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
结果大相径庭。

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何况,不同 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 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 升。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

( 1 )为什么说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2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 3 )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预知天气变化,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B: 任何一种预测结果,总是会有一些误差。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意味着预测失败。
C: 对高温、寒潮、梅雨等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往往比较高。
D: 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能使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
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②主席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不再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的悲惨经历不再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

③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 1 )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
( 2 )第二段中有一处病句,找出来并改正。
( 3 )为本文再加一个道理论据。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读书日”是为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大家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汲取力量,并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2020年4月23日,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投身到“世界读书日”活动中。

请在“我读书日”中的画线处补充一个字,使之语意完整,然后以此为标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思考、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不得套作、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言片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