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是各国记者在博鰲亚洲论坛上报道。B: 马航MH370的神秘失踪,一步步成为正在民用航空历史上最让人费解的谜案。 C: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是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D: 我国计划发射8颗导航卫星,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浣wǎn妆 参cēng差 安谧mìB: 潸xiāo然 矜jīn持 肆虐nuè C: 拈niān轻怕重 逶迤wēi yí 单chán于 D: 氤氲yīng yōng 籼xiān稻 璀璨càn |
3、 | 下列词语有错的一项是( ) A: 告罄 题纲 满腹经纶 长嘘短叹B: 臆恻 譬喻 按部就班 人情世故 C: 朗润 精粹 顾名思义 毛骨耸然 D: 漫骂 抉择 一气呵成 黎民百姓 |
4、 | 下列诗句中与抒发爱国之情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D: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
5、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抖擞(sǒu) 静谧(yì) 莅临(lì) 咄咄逼人(duō)B: 酝酿(1iàng) 整宿(xiǔ) 菡萏(hàn) 以身殉职(xùn) C: 菜畦(qí) 感慨(gài) 坍塌(tān) 拈轻怕重(niǎn) D: 怅然(chàng) 栅栏(zhà) 澄澈(chéng) 沉默寡言(guǎ) |
6、 | 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B: 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C: 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D: 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 去写作业呢!” |
7、 |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B: 《马说》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 《马说》第三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 D: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 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C: 会议提出,要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D: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
9、 | 梁山号称河北玉麒麟,天下棍棒第一的是( ) A: 卢俊义 B: 林冲 C: 武松 D: 关胜 |
10、 | 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怂恿:鼓动某人去做某事。 B: 怅然:迷惑不解的样子。 C: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D: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
古诗词阅读 赠内人① 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③巢。 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⑤救飞蛾。 注:①(内人)指宫女 ②(禁门)宫门 ③(宿鹭)指双栖的飞鹭④(红焰)指灯芯 ( 1 )读诗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两句诗的画面。( 2 )请品读后两句诗,说说这两句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A、坐盗( ) B、叶徒相似( ) C、吏二缚一人诣王( ) D、圣人非所与熙也(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3 )选择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A: 晏子将使楚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 所以然者何此 先汉所以兴隆也 C: 齐人固善盗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 寡人反取病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 )晏子采用什么办法让楚王自取其辱,甘拜下风的,请分析。 |
名篇重读 。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6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290年的历史。(A)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B) 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C) 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D)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雍容典雅。宫内还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成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门对称的17面大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的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笼的园林中。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眼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链接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
( 1 )文章前三段对动物睡觉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①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②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 3 )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色彩,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媚的自然;色彩,装饰美好的生活,扮靓诗意的人生;色彩,凝聚温馨的记忆,回应灿烂的历史……那一抹色彩,让你打开心扉;那一抹色彩,让你驻足流连。
请以“有那样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