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麻章区城家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中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缄默(jiān) 哂笑(shài) 洗濯(dí) 狩猎(shòu)
B: 鞭挞(tà) 戏谑(xuè) 戳破(chuō) 阴翳(yì)
C: 棱角(líng) 贮蓄(chǔ) 按捺(nài) 攫取(jué)
D: 羁绊(bàn) 羼水(chàn) 绯红(fěi) 愤懑(mèn)
2、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C: 事实证明,忽视汉语教学不仅让汉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退,也造成了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
D: 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3、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拮(jù) 涌(xiōng) 偻(gōu) 强不舍(guō)
B: 亵(dú) 冕(guān) 桑 (zǐ) 自惭形(huì)
C: 旁(wù) 言(zhēn) 当(gōu) 孜不倦(zī)
D: 开(qiào) 破(chūo) 刀(pū) 前后继(pū)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带挈(qiè) (chēn)怒 骨(suí) 不(xǐng)人事
B: (huī)下 拮(jù) (pīn)婷 大发雷(tíng)
C: 惊(hài) (cān)杂 (pián)进 强(guō)不舍
D: (bǐ)谷 (liáo)逗 箱(qiè) 自吹自(léi)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B: 我们厂有优秀的有30年工龄的四位老工程师。
C: 从他的文章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
D: 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市男女运动员一共夺得17枚金牌。
6、

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yīn)红 迥乎不同 校(jiào)对 澎湃
B: 踱(duó)步 鲜(xiǎn)为人知 婉转 锋芒必露
C: 深宵 锲(qiè)而不舍 屏障 沥尽心血
D: 谰语 气冲斗(dǒu)牛 高梁 污秽(suì)
7、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字敏轩,选入本册书目的是《范进中举》。
D: 《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表:古代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8、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概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在说完一个故事后常会出现“有诗为证”,例如“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这首“为证”之诗,就出现在“林教头雪夜上梁山”这个故事之后。
B: 在读书节“读对联,猜名著”的活动中,有一联是“拉一辆黄包车,为生活奔波,满载酸甜苦辣;忆几段人生路,与民族同行,唤醒麻木国人”其答案分别是《骆驼祥子》和《朝花夕拾》。
C: 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鹤氅道袍,鲁达烈火僧衣,武松皂布直裰。
D: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
9、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C: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脸》中的水上漂,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主人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战士。
10、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静(mì) 躬(jū) 顶礼拜(mó)
B: 丰(shuò) 默(qì) 养精锐(chù)
C: 干(kū) 智(ruì) 藏污纳(ɡòu)
D: 酝(yànɡ) 能(chěnɡ) 张皇失(cuò)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 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 1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西湖梦寻

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涧内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迹,今都湮没无存。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①阒(qù):形容寂静。②缁(zī)流:僧徒,僧众。缁,黑色。僧尼多穿黑衣。

( 1 )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能久________

②问九溪十八涧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

( 3 )九溪十八涧景色天然,少有匠心,身临其境,尘襟为之一洗,更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九溪十八涧是一处人迹罕见的世外之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回答问题。
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③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 1 )请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 2 )联系上下文,赏析划线语句。

( 3 )“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划线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 4 )选文写出斯科特等人什么样的伟大精神?请结合选文内容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怀揣两块糖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山西一个偏远而清苦的山村,来自大洋彼岸的金发女孩玛丽亚,正在心中慨叹这里的生活实在太穷了。

忽然,她的目光被一株百年老树下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所吸引。老人衣着简单,微眯着眼睛,一脸慈祥地跟一个小男孩说笑着。玛丽亚好奇地停下脚步,不远不近地站定了。她听到老人给小男孩出了一个字谜:“一人本姓王,怀揣两块糖。”那个小男孩显然此前听说过这个字谜,立刻大声地回答:“是金。”老人满意地咧嘴笑了,从贴胸的衣兜里掏出两块水果糖,一块递给男孩,一块送到自己嘴里,两人甜甜地吮吸着,似乎正享受着无边的幸福。

玛丽亚羡慕地望着面前这被快乐包围着的一老一少。蕁然,她想起了祖母的那栋带大花园的漂亮别墅,想起常常邀请一帮孩子到家中分享她的糖果和故事的祖母,想起祖母和孩子一样单纯而畅快的笑声。

原来,快乐和幸福,就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无论是富庶还是清贫,只要他怀揣着两块糖,一块慷慨地赠人,一块留下自己慢慢品尝,就自有真实的快乐如泉涌来,自有绵绵的幸福飘逸在生活当中。

就是那两块普通的水果糖和那两张淳朴的笑脸,让玛丽亚骄傲地做了一个选择——留在中国西部,做一名帮贫助困的志愿者,播撒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后来,玛丽亚跟村里人一起劳动,给村里的孩子上课,还帮着山村招商引资,办起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山民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

村民感激地称她是“幸福天使”,她却笑着说自己只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兜里的两块糖,她还要感谢大家呢。与他们在一起追求、奋斗的那些日子,让她发现自己原来还能够做那么多的事情,让她品味到了从前没有过的甜蜜。

玛丽亚的小故事,不禁令人怦然心动:多么简单啊,不需要太多的寻寻觅觅,不需要太多的权衡论证,只需怀揣两块糖,慷慨地与人分享,就完全可以拥有快乐的时光,就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本文题目“怀揣两块糖”有何深意?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9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
(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一个“你”触动过你的心灵,在成长路上陪伴你走过。“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本书、一段经历、一处风景、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请以“ 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以“善待 ( 亲人、生命、自己……)”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全。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50字
题目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然后、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