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阅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 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新明仕田园景区是电视剧《花千骨》的外景拍摄地之一。 B: 通过品尝天等指天椒酱,使游客促进消化液分泌,食欲大开。 C: 扶绥县境内有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尤其特别是恐龙化石闻名全国。 D: 凭祥市是中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被誉为“中国—东盟水果之都”的称号。 |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呢喃 嘶哑 忧戚 红妆素裹 B: 汹涌 海侠 飘逸 朝辉夕阴 C: 风骚 妖娆 漫游 南极潇湘 D: 腐烂 黎明 天骄 前乎后应 |
4、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毛泽东——写于1936年2月 B: 《隆中对》——《三国演义》——诸葛亮 C: 《雨说》——郑愁予——台湾诗人 D: 《蝈蝈与蛐蛐》——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
5、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告诉我至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B: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 C: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们满怀信心地挥起锄头,希冀开出一片幸福美好的田地。 D: 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把悲惨的世界变成欢乐的海洋。 |
6、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mì) 大颚(è) 吮取(shǔn)B: 钳子(qián) 低劣(lèi) 篡夺(cuàn) C: 喑哑( yīn) 窸窣(xīsù) 篝火(gōu) D: 狩猎( shòu) 贪婪(lán) 哀号(hào) |
7、 |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逊(xùn) 鬈(juán)发 诘责(jié) 文绉(zhōu)绉B: 荸荠 (qi ) 朔(shuò)方 稽(qǐ)首 脂粉奁(lián) C: 招徕( lái )家醅(pēi) 琐屑(xuè) 戈(gē)壁滩 D: 牟(mú)取 愧怍(zuò) 禁锢(gù) 铆(mǎo)劲儿 |
8、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勾(gōu)当 怨怅(chàng) 虞(yú)候 嗔(chēn)怒 B: 怄(óu)气 恁(nèn)地 啰唣(zào) 舀(yǎo)酒 C: 崎岖(qū) 逞(chěng)辩 气喘(chuǎn) 朴(pǔ)刀 D: 聒(guō)嗓 干(gàn)系 吹嘘(xū) 窥(kuī)望 |
9、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葛老师的青春期教育讲座,使同学们提高了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意识。 B: 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C: 能不能合理安排自习时间,是提高自习课效率的根本保证。 D: “为爱助力公益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摧枯拉朽 记忆尤新 震撼人心 笼罩 B: 世事苍桑 重峦叠嶂 色彩斑斓 荟萃 C: 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 D: 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 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 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 2 )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①持汤沃灌________ ②再发________ ( 2 )翻译下列语句。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 3 )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
阅读理解。
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之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1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是因为________;这一句所写的背影是________(实写 虚写 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既不是实写又不是虚写)。( 2 )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和我保持距离
张爱国
①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那天刚下课,邮递员送来一封信,没有寄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写着“张爱国收”。
②待看了信,我很吃惊,这位在信里也没有留名的学生,整封信从头至尾都在辱骂我,不仅给我起了一系列侮辱性的绰号,还一次次说我是“误人子弟”,是教师队伍里的“害群之马”……
③我很快就断定写这封信的是刚毕业的学生马力。初二时,一次,我批评他时的确过了分,一定是给他带来了伤害和怨恨。
④虽然马力的信太过分,但我还是深刻反思了自己。反思的结论竟然是我真的有点在“误人子弟”。也在这时,我有了一个下海的机会,于是毅然辞了职。
⑤就像我教书时总是优秀教师一样,从商的我很快也成了一名出色的企业家,但我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并没有买车。
⑥一次,我乘公交车,竞意外地在车上碰见了马力。
⑦马力触电一般地站起身,跑过来,握住我的手:“张老师……张老师……我……”
⑧我说:“你这个东西,毕业这么多年了也不来看看老师,也不给老师写信。”
⑨马力只是不断地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师……”
⑩渐渐的,马力的紧张和尴尬消失了,他大概是确信了我并不知道那封信是他所写。下车后,马力坚决要请我吃饭。
⑪饭间,我知道马力大学已毕业一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说:“马力,当年那么多学生,就数你小子脑瓜子最活,愿意在我公司干吗?”马力一听,感激得眼泪都下来了。
⑫或许是作为对自己当年错误的补偿吧,马力的工作十分卖力,也十分出色。我也对马力越来越欣赏,不断地给他提职、加薪。
⑬对于那封信,我差不多忘了,即使偶尔想到,也是淡然一笑:谁在孩子时代不犯错误?
⑭两年过去了。一天晚上,马力陪我吃饭,他一次次举杯敬我,也一遍遍说着感谢我的话。
⑮我分明喝高了,笑了笑说:“马力啊,要说感谢,应该是我感谢你啊!”
⑯马力赶紧说:“恩师,您这是说的哪里话?”
⑰“我是实话,马力,我真的感谢你!”我打着酒嗝却又真诚地说,“要不是你当年提醒了我,我如今可能还是那匹误人子弟的害群之马呢。”
⑱马力短暂的吃惊后,就满脸通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很快,马力找了个理由,结束了晚餐。
⑲第二天,马力没来上班,手机关机。第三天,第四天,马力都没有来——他竟然与我不辞而别!
⑳很长时间我都无法理解马力的不辞而别,直到不久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的话:“人与人应该有一些距离,就像你隔着一层窗户纸看室内,你觉得很洁净,但一旦捅破这层纸,你会发现其实房子里充满了灰尘和污垢。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污点’,你只能将它保留在心中,哪怕是双方的心照不宣也可以,但就是不能说出来……”
㉑只是我明白这一点太迟了,因为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见过马力一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 1 )根据小说的情节,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情节 | ①________ | 主要事件 |
开端 | 十年前 | 收到刚毕业的学生马力很过分的一封信 |
发展 | 偶遇马力后 | ②________ |
高潮 | 两年后的一天晚上 | ③________ |
结局 | ④________ | 看杂志受启发,明白马力不辞而别的原因 |
①马力触电一般地站起身,跑过来,握住我的手:“张老师……张老师……我……”
②马力短暂的吃惊后,就满脸通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 3 )结合具体情节,分析文中“我”的形象。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