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莫言写了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他有没有理想和抱负,以及自身是否刻苦努力。 C: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D: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丰富了“诵经典,闻书香”的活动。 |
2、 | 下列不属于史铁生的作品的是( ) A: 《门外青山》 B: 《命若琴弦》 C: 《我与地坛》 D: 《合欢树》 |
3、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 ) A: “我家的”后面 B: “我家的”前面 C: “我家的”左面 D: “我家的”右面 |
4、 |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B: 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C: 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D: 从既日起,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举行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庆祝教师节”联欢会上,我们班上演出了文娱节目和舞蹈。B: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C: 只有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D: 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
6、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磷火 点缀 退色 思慕 B: 渺远 磅礴 羁拌 辐射 C: 晦暗 登时 家眷 历害 D: 灯笼 欺侮 踊跃 皎洁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得益彰(zhāng明显) 龙吟凤哕(huì 鸟鸣声) 举箸(zhù筷子)提笔B: 惟妙惟肖(xiāo相似) 妇孺(rú 小孩子)皆知 强聒(guō过分啰嗦)不舍 C: 迥(jiǒng 差不多)乎不同 恃(shì 依仗)才放旷 浩瀚无垠(yín界限;边际) D: 沥(lì滴)尽心血 千山万壑(hè 山沟或大水坑) 锲(qì刻)而不舍 |
8、 |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 ) B: 学习是否努力,是学习成绩好的关键。 C: 通过这次福利院献爱心活动,使她下定了参加义工群的决心。 D: 在中考誓师仪式结束之后,同学们对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成功夺魁充满了信心。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诀别 派遣 见异思迁 浑为一谈 B: 憔萃 坍塌 截然不同 刨根问底 C: 企盼 琢磨 喜出望外 惊慌失措 D: 纯粹 虐待 沉莫寡言 畏罪潜逃 |
10、 | 下列选项中字形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 何尝 广漠 抑扬顿挫 翻来复去B: 质问 迁徙 不可名状 藏污纳诟 C: 奥秘 红薯 瞑思遐想 油然而升 D: 寂寥 踌躇 经纶事务 觥筹交错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水生①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②眼俱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③。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②汝曹:你们,指水鸟。③禁当:阻挡、拦挡。 |
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A略无阙处 ( )B夏水襄陵 ( )C沿溯阻绝( ) D晴初霜旦 ( ) ( 2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A春冬之时/而忘操之 B: 不以疾也/徐喷以烟 C: 其间千二百里/其虫旧曾有之 D: 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3 )翻译下列句子。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5 )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 |
世界还很年轻
刘丽丽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得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晚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 1 )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①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
②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材料: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时间的价值
艾敏
①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的使用它们。死到临头才会舍得花钱的吝啬鬼,实际上是个穷光蛋,他的钱就好像是一堆伪钞。同样的,谁要是不把时间用在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上,他的岁月年华也是虚假的。
②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寻,运行有序,各不相犯。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称的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
③因此,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使用它。我们应当爱惜时间,很好地利用它。
④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符合道德要求的目标,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
⑤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这个人在遇到什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选择有助于其目标的东西,而不符合的就尽力避开。人们发现,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最明确固定的,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他们不让自己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恰恰相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
⑥其次,加剧时间浪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人虽然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但他不忠于这个目标,不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不去做符合这个目标的工作。
⑦没有目标和对目标不忠,这是两个偷盗时间并把时间的功效抛掉的窃贼。
⑧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假如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怠惰、无聊之事,那我们就不会从中获益,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
⑨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上,那必定会有益于我们工作,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够用来为我们目标服务的力量,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时间。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九年级下P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