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瓦屋头镇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 “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D: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B: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 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 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北京电视台的几个文艺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
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 , 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 奥楚蔑洛夫看到将军的哥哥就眉开眼笑 , 在普通百姓面前,耀武扬威。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4、(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人名

形近字

多音字

成语

①张(dài)

②林(huī)因

③顾颉(jí)刚

④儒雅

⑤懦弱

⑥儒养

(zé)扣

(shé)本儿

(zhē)腾

⑩前仆后继

⑪走投无路

⑫不功自破


A: ①⑥⑧⑪
B: ②④⑨⑩
C: ②⑤⑦⑫
D: ③④⑧⑩
5、_________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汉高祖
D: 光武帝
6、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翠(fēi) 臆(duó) 胸(jīng) 坦荡如(dǐ)
B: 玛(lǎo) 匀(chèn) 连(gèn) 势不可(dāng)
C: 异(jiǒng) 蓝(diàn) 解(pōu) 海市楼(shèn)
D: 溅(bèng) 充(pèi) 宽(yǒu) 无边无(yín)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向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
B: 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呐喊》。
D: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共有33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8、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休憩(qì) 蓦地(mù) 奔丧(sàng) 歌载舞(zǎi)
B: 悍 (biāo) 粗(guǎng) 狡黠(jié ) 锐不可(dāng)
C: 笨(zhuō) 晕车(yùn) 伤(chuāng) 锲而不舍(qiè)
D: 祷(qǐ) 哽咽(yàn) 然(máng) 叱风云(chà)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有人总是在明知风险时,仍选择挺身而出的缘故。
B: 国家卫健委专家称,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
C: 这个春节的武汉,冰雪和阳光都曾轮番洒下,希望和绝望也是如此。
D: 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企业的力量、一座城市的力量,汇聚成中华民族磅礴的力量。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qǐ) (zhuó)落 人迹(hǎn)至 饥肠辘(lù)
B: (yìn)蔽 (chǔ)蓄 人声(dǐnɡ)沸 (duō)咄逼人
C: (qí)盼 (shì)弄 (shà)有介事 (liànɡ)踉跄跄
D: 粗(ɡuǎnɡ) 倜(tǎnɡ) (hùn)为一谈 废(qǐn)忘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文阅读

(一)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 1 )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 2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日光下________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

奇待宗元________

骚文十数篇 ________

( 2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

( 4 )结合甲乙两文内容,概括甲文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电动汽车把城市热量“开”出去

①热岛效应通常造成城市中心温度升高,影响空气流通和天气变化,由湖南大学黎灿兵教授、曹一家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用电动汽车代替传统汽车,不仅具有降低城市温度的潜力,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黎灿兵及其研究团队选取北京作为实验城市,根据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电动汽车每英里所释放的热量是传统汽车的19.8%,如果全部更换为电动汽车,那么北京市的城市热岛强度可以降低0.946摄氏度。

③与传统车辆相比,电动汽车行驶每公里释放的热量要少很多,这有助于缓解夏天大都市的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多由人类活动造成,使城市比周围乡村温度高。让北京市民记忆犹新的“7•21”暴雨就是受热岛效应影响而产生的,当时,北京城市地区气温比周围郊区或农村高出0.56℃至5.6℃。这些多余的热量破坏了城市空气循环的稳定,并促进降水云层的形成,使降雨量增多,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灾难性的暴雨气候。

④目前,电动汽车是否可以帮助应对全球和地区的气候变化依旧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虽然电动汽车在行驶时其排放量远低于传统汽车,但是一部分人认为,制造电动汽车的过程要比制造传统汽车的过程会产生更多的污染。因此,黎灿兵认为,如果要真正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多方面工作,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当然,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是为应对石化燃料日益减少的危机,而这种替代还拥有“诱人的”附加值﹣﹣降低城市温度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这无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气候问题。

(摘自《科技日报》2015年3月20日)

( 1 )有哪些理由表明电动汽车能把城市的热量“开”出去?请分点概括。

( 2 )第②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3 )第④段划线的“全部”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 4 )解决城市热岛效应,除了关注汽车以外,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写下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养颜

鲁先圣

①“艺多不养身。”是说要专心学精一门看家本领,在某一个领域达到较高的水准,才会触类旁通,才会对事物有真知灼见,取得成就。很多人读书很多,也博学多知,但是却没有独到的创造,原因就在于所学不精,所知不深。这种人常常炫耀自己的博学,但是实际上百无一用。

曾国藩官做得很大,但是他最看重的不是官位,而是学问。有一年,他听说一个侄子纪瑞在全县科举考试中夺得第一名,特别写信祝贺:“我并不希望我家世代富贵,但是希望代代出秀才。所谓秀才,就是读书的种子、世家的招牌、礼仪的旗帜。”

③曾国藩还就读书说过一句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很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一个深入读书的人,必定心智高度集中,将人间的一切杂事、琐事、烦心事,渐渐抛到身外,久而久之,在心中渐渐养成一股充实、丰沛的浩然之气。 读书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书可以医愚,可以益智,可以养生。看一个人,无须看他做什么,只要看他读什么书就可以了。

④古代那些精通相术的人,甚至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相。自卑的人,因为读书而自信;浮躁的人,因为读书而宁静;轻浮的人,因读书而深沉;愚鲁的人,因读书而明达。 其实,不论你深处哪里,只要你拿起一本书进行阅读,就走在了心灵修行的路上,何止是曾国藩的面容温润,而是具有了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

⑤读书让人渐渐摆脱了“可憎的面目”,具有了一种冲淡的气质。冲淡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人生的情趣;冲和、淡泊,就是冲淡。冲淡和纤秾不同。纤秾是浓彩,冲淡是淡墨。冲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让自己活得冲淡一些,并不太难,但是,如果没有过人的智慧与洞察力,人却不可能达观。达观是另一种人生境界。

⑥一个冲淡的人,自然拥有了一种气量,这是一个人接受、容忍他人批评的勇气与胸襟。清代学者钱大昕说:“谤之无实者,付之勿辩可矣;谤之有因者,非自修弗能止。”他的意思是,别人诋毁批评你,无中生有,你不需辩解;如果诋毁批评得对,你只有自修改正才能不让别人再批评。说的太好了,这就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气量。只有具备了这种建立在自信基础之上的气量,不断检点自己,才会周身散发出人格的光芒与魅力。

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敢拍着胸脯对苍天说,自己一辈子没有做过亏心事?没有,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就有性格的局限和人性的弱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大家每天反省自己。《尚书》说“改过不吝”,也是告诫人们,要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圣贤与普通人的区别也正在这里。大家都会犯错,有人过而能改,不断批判否定自己,使自己的品格不断完美。而有人却文过饰非,遮遮掩掩,将错就错。

⑧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必须有一种精神,这是一个人独立于世间的根基,有所作为的前提。因为,只有具有一种精神,才可能具有自己的观点立场,生命才会具有卓然的风骨和境界,人生才会产生超凡脱俗的大气象。

( 1 )曾国蕃倡导怎样读书?第③段引用曾国藩的语言有什么作用?
( 2 )文章最后一段“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必须有一种精神”的这种精神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括。
( 3 )文章以“读书养颜”为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其具体内涵。
四、写作(分值:60分)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情分,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つ温存记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