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石家庄第十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作者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
B: 《列夫·托尔斯泰》选自法国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作为传记文学要保证叙述的真实可靠,所以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极其真实的大文豪。
C: 北魏郦道元的《三峡》,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了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景象。
D: 律诗是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全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如《使至塞上》中表现边塞壮丽风光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颈联。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 , 忙得不亦乐乎。
B: 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 他从下着雨的外面进来,身上一衣带水
D: 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熟视无睹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B: 未来五年,无锡将进一步提高综合抗御地震灾害,其中城镇防震减灾能力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C: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纸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D: 为了防止甲流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mì) 丘(hè) 自惭形(huì)
B: 巢(kē) 婆(suō) 差不齐(cān)
C: 热(chén) 亮(zèng) 惟妙惟(xiāo)
D: 临(pín) 冠(miǎn) 食壶浆(dān)
5、“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
A: 男角
B: 女角
C: 儿童
D: 男女均可
6、下列词语加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qíng)佩 (qiè)意 (kàng)奋 忧心忡(chóng)
B: 花(fǔ) (léi)然 脑(suǐ) 回环(qū)折
C: (bǔ)育 (léi)弱 (qiú)劲 心有灵(xī)
D: (zhì)热 (rǒng)杂 吞(shǐ) (chì)咤风云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B: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8、

下列各组选项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奇山异水,天下独 赞不
B: 食之不能其材 鞠躬
C: 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久盛名
D: 无从书以观 宁静
9、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脑羞成怒 荣膺 断章取义 谀词
B: 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 莫明其妙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 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济极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要把自己降格为“名牌”的粉丝,更不能让“名牌”腐蚀了艰苦奋斗精神。
B: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浓密 , 土壤肥沃,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C: 在部门改革草案付诸讨论期间,人人出谋划策,围绕改革的新思路层见叠出
D: 美总统特朗普一上任,就受到来自多方的关注,对于他的说法也莫衷一是 , 到底他的实力如何,又将带领美国进入一个怎样的时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本诗中的一个“________”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

( 2 )请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秋涛宫

余于午后往秋涛宫前楼。坐待移时,而对江极远处,忽起红白数道,白即潮痕,红是为斜阳所衬,瞬息间变为银山万道,杂遝而至,倏在眼底,楼前栏槛俱若有动摇之形,楼上人无不失色者。时江中有弄潮十余船,忽出忽没,尤堪震骇。未几而岸土崩颓,水变黄色,而潮已过矣。此潮直趋此地,而此楼适压其冲,若稍高一二尺,鲜不为潮所打者。

(选自《浪迹丛谈》,有删改)

(乙)六和塔夜玩风潮

浙江潮汛人多从八月昼观鲜有知夜观者。余昔焚修寺中,燃点塔灯。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自是一段奇景。顷焉,风色陡寒,海门潮起,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曲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信哉!过眼惊心,因忆当年浪游,身共水天飘泊,随潮逐浪,不知几作泛泛中人。此际沉吟,始觉利名误我不浅。遥见浪中数点浮沤,是皆南北去来舟楫。悲夫!二字搬弄人间千古,曾无英雄打破,尽为名利之梦,沉酣风波,自不容人唤醒。

(选自《四时幽赏录》)

【注释】①焚修:焚香修行。②浮沤:水面上的泡沫。

( 1 )关于(甲)(乙)两文的内容或写法,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是在秋涛宫观看潮水,(乙)文是在寺庙中观看潮水。
B: (甲)文观看潮水是在下午,(乙)文观看潮水是在半夜。
C: (甲)文与(乙)文都从视觉、听觉角度,表现潮水壮观。
D: (甲)文与(乙)文都以船在江水中沉浮出没衬托潮水之大。
( 2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 未几而岸土崩颓
B: 顷焉 , 风色陡寒
C: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D: 久之 , 目似瞑,意暇甚
( 3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浙 江 潮 汛 人 多 从 八 月 昼 观 鲜 有 知 夜 观 者。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潮直趋此地,而此楼适压其冲,若稍高一二尺,鲜不为潮所打者。

( 5 )(乙)文作者借观看潮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后园

萧红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我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同伴,我是我母亲的第一个孩子。

我记事很早,在我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我的祖母用针刺过我的手指,所以我很不喜欢她。我家的窗子,都是四边糊纸,当中嵌着玻璃。祖母是有洁癖的,所以她屋的窗纸最白净。别人抱着把我一放在祖母的炕边上,我不加思索地就要往炕里边跑,跑到窗子那里,就伸出手去,手指一触到窗上,那纸窗像小鼓似的,嘭嘭地就破了。祖母若来追我的时候,我就越得意了,笑得拍着手,跳着脚的。

有一天祖母看我来了,她拿了一个大针就到窗子外边去等我去了。我刚一伸出手去,手指就痛得厉害。我就叫起来了。那就是祖母用针刺了我。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注]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休息好了又是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选自《呼兰河传》,有删节)

【注释】榇:chèn,棺材。

(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呼兰河传》是一篇自叙传小说。萧红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多层面地展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忆,故事情节散淡,戏剧冲突性不大。
B: 萧红的祖父很喜欢和小孩子开玩笑,比如那个摘帽、藏帽的游戏,他老是把帽子藏在同一个地方,小孩子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 这篇小说的叙事表层,采用的是儿童视角,但在其深层,却是萧红的成人视角。这一成人视角会在作品中情不自禁地发议论,流露真情实感。
D: 小说的主要环境是“后园”,它既是作者童年玩乐的场所,同时也是白由、安全和开阔的心灵家园的象征,是作者早年记忆中不可割舍的部分。
( 2 )文本截取了哪几个与祖父相关的场景?分别表现了祖父怎样的形象?
( 3 )文中两处划线句中都有“寂寞”一词,导致“寂寞”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别作出简要分析。

阅读《目送》,完成小题。
目 送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⑪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⑫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⑬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⑭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⑮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1 )【整体感知】
根据提示在下表中的a、b处填写相关内容。


自己生命历程中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表达的情感
1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a
2b 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 2 )【语言品味】
①对第③段“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一句中“交会”一词进行品析。
②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第15段划线的句子。
赏析:

( 3 )【感悟升华】
谈谈你对本文题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的理解。

( 4 )【阅读体验】
从文章的选材、情感、语言、表现手法和所蕴含的哲理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收获。(80-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艰辛的付出之后,你必有所得。谷进粮仓是收获,点滴进步是收获,真诚友谊是收获,心灵感悟是收获……

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间会抹去我的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