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淄博市沂源县西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 ⑤①④⑥②③
B: ⑥⑤①③②④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⑤①⑥③②④
2、

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徨(páng) 慰(jiè) 然开朗(huò) 鳞次比(jié)
B: 羁(pàn) 葱(lóng) 义愤填(yīng) 叱风云(zhà)
C: 弱(léi) 意(qiè) 尽职守(kè) 惟妙惟(xiào)
D: 伏(quán) 悲(mǐn) 而不舍(qì) 周道如(dǐ)
3、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 词的上片由景及事及情,先写晚春之景,而后写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无心梳洗打扮的心绪,表现了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内心的感伤。
B: 上片后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将词人的满腹辛酸表现得细腻深刻,这种深重的愁绪,不能触碰,还未诉说,词人便已泪水涌流。
C: 词作下片“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地表现了现实中词人因随遇而安而获得暂时的喜悦之情。
D: 词作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语新奇,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连船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具体真切。
4、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素(pǔ) 树(pù) 刀(pō) 槿惠(piáo)
B: 睢(zì) 笑(chī) 抽(yè) 面面相(qù)
C: 渎(xiè) 打(gǒng) 事(hǎng) 一黄土(pǎo)
D: 旁(wù) 画(zēng) 骗(kuāng) 留之际(ní)
5、下面四句话,均来自某班“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手抄报,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短短两天,“向英雄致敬”为话题的网络点击量就超过了一亿次左右。
B: 为了防止英雄不再流泪,英雄烈士保护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C: 仰望英雄,总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净化内心,见贤思齐的动力。
D: 铭记历史,就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两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先是走进上海,随后飘到美国,继而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7、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mì) 倒(tān) 乎不同(jiǒnɡ)
B: 名(nì) 笑(xī) 即物起(xìnɡ)
C: 涟(yī) 然(cù) 然而止(ɡá)
D: 使(chā) 隐(cè) 广无垠(mào)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______,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______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______出迷人的风姿。

A: 监测 维持 显见
B: 检测 维护 显见
C: 检测 维持 显现
D: 监测 维护 显现
9、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哥哥孙少平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弟弟孙少安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
B: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传》,对甘愿牺牲个人幸福为人类创建精神家园的三位巨人表达了崇高的敬仰。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阿尔焦姆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集。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他希望傅聪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0、

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 )

A: 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腐草为萤
B: 瞑思苦想 重蹈复辙 冰冰有礼 气呑斗牛
C: 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味同嚼蜡 怒不可遏
D: 喏喏连声 脑羞成怒 恃才放犷 浮想联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________ 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 2 )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④探囊发箧: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盗可乎________

②衣食不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 3 )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的额头

蒋 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

( 1 )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2 )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 3 )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 4 )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4题。

贼道

余显斌

那年,雪很大,雪花一片一片向下拍。

王小义坐在炉火前,伸着双手烤火。突然“啪”的一声,飞进一个纸蛋。

王小义知道,买卖来了。

王小义是盗,说白了,就是贼,身手很高,三十年来,没落过网。之所以如此,是他有一套周密的计划。王小义做贼,有踩探的,销赃的。生意做成,三七分成。

没人担心王小义食言独吞,在贼界,王小义贼德很高,口碑甚好,从未发生此事。因而,谈起王小义,贼们都一翘手指,道:“王哥,高!”

这次送信人在信中详细指出了银子所在地方,而且画了地图。当然,信中没有忘记告诫,自己那份,藏在月亮洞内,月明之夜,自己去拿。纸中,还包了一个玉饰,碧绿的玉鱼儿。信中特地嘱咐,偷了银子,把玉鱼儿放下。王小义火不烤了,也没心思坐了,出去了一趟。

天很阴,雪花那个大呀,一团一团落下来,砸在雪地上,“噗噗”直响,但王小义走过,地上没一点脚印。王小义出去了一趟,证实了信息的准确性。当夜,一身白衣,出了门。

银子整齐地码在那儿,一夜间,全转移了地方。当然,临走,王小义没忘了放下那个玉鱼儿。尽量满足同伙要求,是王小义另一贼道。

第二天,王小又起得很迟,见没啥动静,走到街上去遛遛。

城里,到处贴着告示。昨夜,县衙门所接受的救济捐款,和朝廷下拔的救济款,一文不留,被贼全部盗走。

“听说,那银子放在一处极秘密的地方,怎么可能?”有人议论。

“天哪,没有救济银子,几年大旱,没粮过冬,那还不把人饿死光。”又有人接口。

王小义心里一惊,很是后悔。正常情况下,他只偷富户,不偷穷家小户,没啥可偷;也不偷官府,惹不得,弄不好会掉头的。

王小义心情惶惶回了家,坐不是,站不是。

下午,又有消息传出,贼已显了影踪:在藏银地方,发现了一个玉鱼儿,是县尉大人的饰品。县令一怒,捆了县尉,严刑拷打,不交银子,就交人命。

王小义听了,窜到街上,随着看热闹的人流,涌向衙门。

衙门外,人满为患。县尉跪在堂上,满身刑具,浑身是血。县太爷坐在堂上,咳嗽一声,对着县尉道:“你一生清明,口碑甚好,为什么做这样为人不齿的事?”

下面,所有县民,议论纷纷,也纷纷点头。

县尉没说什么,转过身,对着县民们跪下,一下下叩头,然后泪流满面道:“乡亲们,我有罪,没搞好治安,让贼偷了大家的救命银子。但,我绝不是贼啊。”

县令笑了,呵呵的,一拍惊堂木,道:“你自夸清明,却如此卑鄙。来呀,大刑侍候。”一声令下,棍棒如雨,不一会儿,县尉晕倒地上。

县令一挥手,让人将县尉提下去。

一县百姓,也叹息着离开。

第二天,县尉又被提上大堂,不待动刑,他抬起头,道:“大人,你给我几天期限,我一定把银子追回来,分文不少。”

“好吧,把县尉大人的母亲接进县衙,县尉大人你免除了后顾之忧,好好捉贼吧。”说完,哈哈大笑。大家都明白,这是在扣人质,县尉是个大孝子啊。

时间一晃,到了月半,县尉依然一筹莫展。那夜,在狱中,空中飞下一个纸团,教他这一句话,而且保证,一定会找到啊,可是至今没有音讯。

正在长吁短叹,又一个纸团飞下,落在他手上。

他拿起纸团,忙追出,外面,空空的,不见—人。

那夜,明月如盘,高挂天上。月亮洞,黑幽幽一片,阴森可怖。一个人影,鬼魅一般,闪进洞,火则一亮,照着洞内银子,分明不像是四成,倒像十成。  

银旁,插一木牌,上写:贼亦有道,盗亦有德。

黑影一惊,转身欲逃。一声锣响,一群差役拥上来,围住蒙面人。当头是县尉,抓住蒙面人面巾,一扯,一惊:那人,竟是县令。(节选自2010年1月《文学报》有删改)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 2 )文章多次出现“玉鱼儿”有什么作用?

( 3 )联系全文,分析县令这一人物形象。

( 4 )文章以“贼道”为题有什么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亲爱的同学,十年后的呢,回事啥样?能否成为最好的自己?去问问你的人生际遇,兴趣爱好,更要去问问你的青春志向,和你为之付出的青春汗水……
请从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题一:以“十年后,与最好的自己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以“致十年后的自己”为题,写一封信。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经查实,酌情扣分。写信一律称自己未“宁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③选择题二,要符合书信格式。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或许早已陷沼泽中不愿出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