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光体育活动计划”,目标就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B: “唱得真好!”一个声音响起,“谢谢,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C: 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D: 老师最终还是没有告诉我们应该站在哪儿?什么时候到那儿? |
2、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 , 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B: 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北山湾海滩,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C: 放眼望去,湛江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D: 海湾大桥的交通优势毋庸置疑 , 它是连接海湾两岸的一座重要桥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
3、 | 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F· B: 与罪恶。 C: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 《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
4、 | 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滞留(zhì) 麾下(huī) 诘难(jié) 重蹈覆辙(zhé) B: 旁骛(wù) 亵渎(xié) 聒噪(guō) 一抔黄土(péng) C: 睿智(ruì) 陨落(yǔn) 相契(qiè) 廓然无累(guó) D: 扶掖(yè) 恣睢(zì) 别墅(yě) 庶竭驽钝(shù)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霎(chà) 匿笑(nì) 确凿(záo) 哄堂大笑(hōng) B: 发髻(jì) 晕眩(xuàn) 莅临(wèi) 咄咄逼人(duó) C: 女娲(wā) 黄晕(yùn) 窠巢(kē) 淅淅沥沥(xī) D: 攒聚(zǎn) 红绫(líng) 狭隘(yì) 混为一谈(hǔn)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滞笨 泛滥 笑咪咪 可歌可泣 叹为观止 B: 繁琐 嗥鸣 孺子牛 不加思索 低眉顺眼 C: 镶嵌 提练 杀手锏 情有可原 迫不急待 D: 疮疤 惶恐 揩桌子 莫名其妙 首屈一指 |
7、 | 汉字积累——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憎恶(zēng) 坍塌 气冲斗牛(dǒu) 扑朔迷离 B: 蓦然(mù) 妥贴 弄巧成拙(zhuō) 孜孜不倦 C: 抹杀(mǒ) 取蒂 坦荡如砥(dǐ) 心不在烟 D: 冠冕(guān) 捕育 鲜为人知(xiǎn) 家裕户晓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襁褓(qiáng) 田圃(pǔ) 润如油膏(gāo) B: 骈进(pián) 陨落(yǔn) 亵渎(dú) 恪尽职守(gè) C: 诅咒(zòu) 凌驾(lín) 深邃(suì) 不屈不挠(náo) D: 凭吊(píng) 扶掖(yè) 谀词(yú) 廓然无累(kuò) |
9、 |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陈老师,明天下午4点,我们班在学校读书中心开读书主题班会,你不得迟到哟!” B: 妈妈提醒你别玩太久的游戏,你说: “你怎么那么啰嗦啊!一边去,别来烦我。” C: 医院大门口拉着横幅,上面写着:“祝贺你康复出院,欢迎下次再来!” D: 这是我刚完成的一篇作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构思立意都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请您不吝赐教。 |
10、 |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句子,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①_______,那么秋天的花儿就是木本的,②_______。秋光照耀在一树一树的叶子上,③_______,铺天盖地,人就陶醉得有些许震撼。 A: ①娇嫩,柔弱,让人怜陆;②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③花朵沉淀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B: ①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②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②叶子燃烧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 C: ①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②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③叶子燃烧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 D: ①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②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③花朵沉淀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 1 )颔联描写了________(时间)的景象,“孤城吹角罢”从________(角度)进行描写,“数骑射雕还”从________(角度)进行描写。( 2 )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岳阳楼记 连月不开: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3 )请从选段①②中找出分别与“以己悲”“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 4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 (用原文填空);范仲淹抒发的远大政治抱负是________ (用原文填空)。( 5 )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________ |
“黑洞”照片让我们看见了什么
余建斌
①(甲)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存在着一个质量为太阳65亿倍的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其“手心”。在距离这个天体5500万光年的一颗行星上,人类用巨大的望远镜接收到长途跋涉而来的天文信号,从而勾勒出这个被称为黑洞的天体模样。
②“我们捕获到了黑洞的首张照片”,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多地同时召开发布会,天文学家们欣喜地公布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这个被直接“看”到的黑洞,位于室女座星系团超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它的确像一片阴影,被一个明亮程度不一的光环所环绕。在科学家眼中,模糊而简单的暗影十分迷人,它是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透露着黑洞的许多本质。
③“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批‘看见’黑洞的人类,真幸运!”继人类在2015年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了两个黑洞的“合体”之后,首张照片成为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就像一位研究黑洞20多年的科学家所评论的,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乙)
④首张黑洞照片,是对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奖和回馈。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断催生着人类的探索事业。从100多年前黑洞预测的提出到50年前“黑洞”一词的流传,从100年前两支科学探险队前往非洲海岸和巴西,通过1919年的日食观测光是否会因太阳引力而弯曲,到如今“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派遣团队前往世界上最高和最偏僻的射电观测台站,去再一次检验对引力的理解,对黑洞的寻找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好奇心之旅。将照片“洗”出来,让所有人都看见黑洞,不仅能让人们欣赏到自然之美,打开对宇宙的新视角,同时也将进一步拨动探索的心弦、激起好奇心的涟漪,形成穿越时空的力量。
⑤来自遥远宇宙的信号像雷声中的蝉鸣,仅有好奇心还不足以分辨,还需要科学的智慧和执着的努力。这次观测是个难以想象的大科学计划:全球超过200名科学家参加,包括中国参与的全球13个合作机构支持,智慧地利用分布于火山、沙漠、南极点等全球8个高海拔地区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口径如地球直径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每年只有大约10天的短暂观测时间,需要无比精准的同步观测和超级计算机对海量观测数据的分析,以及长达两年的“冲洗”……人类历史上的首张黑洞照片,无疑是人们用智慧和汗水在探索蓝图上画下的完美图案。
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就像有人形容:当黑洞照片上的光被射出时,人类的先祖还与猿猴一样在树上游荡,还不知道群星是何等的美丽,当这些光线抵达这个蓝色星球时,它们依然还是它们,而我们已经张开了探索的眼睛。看似渺小的人类,用探索之心总可以发现新的世界、做出伟大的壮举。(丙)只要像打造地球望远镜一样汇聚人类共同的力量,那些关于宇宙奥秘的新窗口将一扇接一扇地被打开。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5日,有删改)
(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将继续伴随未来更多的科学探索。
( 3 )阅读文章,人类是凭借什么发现首张黑洞照片的?(写出两点即可)①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②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端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③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④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
⑤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⑥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⑦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 1 )请将上面七句话,组成一段文字,写出排列顺序。爱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需要关爱。我们得到过社会的关爱、集体的温暖、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培育……我们得到过太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我们也应该主动去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请以“与爱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迹清秀工整。不少于600字;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文中不得使用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