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第四十六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咀/味同栏/姗姗来迟
B: 取/根深能/
C: 求/怏怏不乐 立/相形见
D: 狡/闻名遐迩/
2、根据句意,选词填空( )

①这次庆祝国庆合唱比赛中,我们班的歌声清脆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②班级辩论会上,意见 的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辩论十分激烈。

③挫折是难免的,请你相信,生命中总有些风景,会让你


A: 响亮 差别 欢天喜地
B: 洪亮 分化 沾沾自喜
C: 高昂 分裂 乐不可支
D: 嘹亮 分歧 喜出望外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看的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②汹涌的热浪不断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在广漠的宇宙空间。

③无数颗星星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运动着。

④看上去它们好象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⑤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A: ①③⑤④②
B: ③①④②⑤
C: ③⑤④②①
D: ①⑤④②③
4、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倒(dān) 齿(niè) 一而散(hòng)
B: 言(zhēn) 静(mì) 乳未干(chòu)
C: 笑(shěn) 吓(dòng) 词夺理(qiǎng)
D: 连(qiáo) 吸(yǔn) 断壁残(yuán)
5、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尾(zhǔ) 银箸 停(diào) 鸳鸯
B: 溆(liǎo) 丫鬟 木(nán) 侍立
C: 金(qiàng) 延席 琥(pò) 预备
D: 妹(zǐ) 闲话 巾(pà) 瞩咐
6、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C: 或者是丛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D: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
7、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钧重负 五脏六腑 耐人寻味 天涯海角
B: 心有灵犀 惊心动魄 风餐露宿 不其而至
C: 仙露琼浆 语无轮次 颠沛流离 海市蜃楼
D: 以身做则 祸不单行 耀武扬威 不耻下问
8、

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老百姓对生活环境及空气质量的日益关注,曾经一度备受瞩目的PM2.5正在成为判断空气质量好坏的新标准。
B: 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主席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切实防止次生灾害再发生。
C: 面对病毒传播,我国已经邀请世卫组织派国际专家团队对H7N9禽流感进行评估和调查。
D: 北京时间4月22日,缺少了科比的湖人队客场以79比91完败于马刺,比赛结果差强人意。
9、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C: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D: 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10、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把“认真研究”和“仔细调查”调换位置)
B: 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胜败”改为“胜利”)
C: 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缺乏”后加“的状况”)
D: 这本书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将“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删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未冠:没有成年。④周同:人名,岳飞的射箭师傅。 ⑤的:箭把子。⑥示:给……看。⑦筈(kuò):箭的尾部。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沉厚言 ________

②尤《左氏春秋》________

③飞弓一发________

④飞由是自练习 ________

( 2 )选出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以所爱良弓赠之

A: 太祖常劝以读书
B: 跪而拾之以归
C: 以天下事为己任
D: 可以为师矣
( 3 )翻译下列句子。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 4 )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留住一个民族的故事

柏拉图说过这样一句话:“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我一直在想,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上各个民族,什么才是那个民族的故事?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可以解决这三个问号:因何而著名?因何而流传?因何而有用?

我从第一个问号讲起。前几天我去了德国的莱比锡。莱比锡有博览会,还有保时捷的生产基地。但是到了那里没有人向我们提这些,他们首先提的是巴赫。巴赫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瓦格纳在那里出生,门德尔松在那里出任乐团指挥,并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每个人都对这如数家珍。莱比锡的街道上有许多用金属做成的音符,那是地面的路标,指引你通往一个又一个故居。见到莱比锡市长的时候,他极其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座城市因为巴赫而著名。我们问市长:“莱比锡将来要打造成德国东部的著名城市吗?”市长回答:“一个拥有巴赫的城市,怎么能只满足于成为德国东部的著名城市呢?我们要成为国际著名的城市。”他们的底气源于巴赫在那里生活过。

第二个问号:因何而流传。我去浙江南浔古镇时,当地人领我们去了藏书楼。讲解员开始是这样介绍的:“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你们看,这家第三代就出了个读书人。”我一听特郁闷,以为第三代这个读书人要开始败家了。后来才知道是这个读书人爱书成痴,把前两代积累的巨大财富全买成了书,一共有17万册孤本、善本,建成了这个藏书楼。现在这座藏书楼是南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浙江图书馆的分馆。即将离开藏书楼时,我们说,幸好第三代是个“败家子”,把祖辈积攒的金钱都“败”成了书,让这个家族因此流芳百世。

第三个问号:因何而有用?大家都知道《富春山居图》。几百年前,在富阳郊区的深山老林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开始画《富春山居图》。我相信那个朝代的“城里人”也在忙着做些“有用”的事,赚名赚利,歌舞升平。而这位老人,独自在山林中守着孤寂作画。几年之后,作品完成了,他着急大概也觉得“无用”,便将它送给一位名叫“无用”的僧人,该画因此得名“无用师卷”。几百年过去了,那些功名富贵都已烟消云散,一幅“无用”的画,却为这座古城带来了扎扎实实的声名和利益。这些就是“无用之有用”。

我们这一两代中国人,是没有“故乡”和“故居”的,一直都在迁徙。也许有时能看到父亲领着儿子指着某个广场上的地砖说:“你爸当年就住这儿。”1994年,冯骥才老师为了保护天津要拆的街巷,组织100多位摄影师去拍照。最后房子拆了,艺术家们把它们留在了无声的作品里。

在这个没有故乡也少了故居的时代里,如果再没有了故事,失去了记忆,未来还有什么意义?如果在好好重视文化,我们将来拿什么回忆,拿什么找到家?也许将来都会像二十年前,北岛流浪时所说:“我对着镜子说中文。”隔了一会儿,北岛又说:“祖国是一种乡音。”

(作者白岩松节选自《白说》略有删改)

( 1 )文章第2自然段阐明,真正能够让莱比锡闻名于世的原因是什么?

( 2 )根据文章第4自然段内容,解释什么是“无用之有用”。

( 3 )作者为什么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全文的三个问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 4 )联系全文,应怎样理解“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这句话?

( 5 )怎样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故事”?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 1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2 )用“||”把上段文字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

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是啊,谁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风雨中的这点痛”在所难免,坚强的人一定会勇敢面对。

请以“这点痛算什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写人记事不求面面俱到,但必须突出中心,详略得当,层次清楚;写作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名花有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