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南市历城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打造“强富美高”新盐城,我们广大盐阜儿女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
B: 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提高同学们身体素质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C: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
D: 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后,使得人类就像多米诺骨牌,最终倒下的必然是人类自己。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流淌:液体流动。
B: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C: 溜达:散步,闲走 乍看:刚刚开始看
D: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3、下列语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中心不相符的一项是( )

最近,韦应物《简卢陟》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两句诗被作家杜子健在微博上改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他希望网友帮忙续作。在短短几天内收到了上万网友的作品,其中佳句频现,大家认为不少续写古朴典雅。①如“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的风雅和豪情;②“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今天你一杯,明天我一杯”的通俗与滑稽;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倾之与桃花,匀注淡胭脂”的浪漫和绮丽……④雅致的诗句中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可见大家对国学文化的热爱并没有减少。


A: ①句
B: ②句
C: ③句
D: ④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
B: 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 里海萎缩很大程度上是附近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得流入里海的河流进行了改道或者水量减少。
D: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5、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爬(pān) 立(sǒng) 抖(zhàn)
B: 壁(qiào) 出(tū) 热(mèn)
C: 次(lǚ) 崖(xuán) 峋(lén)
D: 训(jiè) 回(yū) 安(wèi)
6、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yùn 托hōng 发jì 花bāo
B: 静mì 唱hé 高miǎo 临lì
C: 粗kuànɡ 护kàn 水zǎo 娇mèi
D: 酝liáng 干雪bó 徘huí
7、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个家庭也许都有一个“口是心非”的父亲,从(guā)呱坠地到(pán)跚学步,他爱你,却从不轻易说出口。
B: 当美伦美奂的灯光开启,伴随着欢快的歌声,一(fú)不到两平米幕布上,一个个“影子”跳跃。孩子们都(bǐng)息敛声,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块幕布。
C: 走在1米多宽的古纤道上,微风轻拂脸(jiá),眼前绿水悠悠,两岸草木葱茏 , 心中顿生(qiè)意。
D: 初冬,驻足西湖,无论是簌簌而下的冷雨,还是(qiān)细飘飞的柳丝,抑或是惟妙惟(xiào)的石雕铜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8、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藻xìng 倍qióng 山yān
B: 飞sù 雾sōng 荒shuì
C: 引凄异zhǔ 公xiàng 砀háng
D: 素绿潭cuān 僦lìn 长
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B: 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C: 在不断的求解和发问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D: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
10、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他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两句诗写诗人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寂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的不甘心。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与征人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D: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做了大胆改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1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
( 2 )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________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________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家贫。以进士从乡举,有能赋名。初进于有司,连辄出;久之乃得官。官不自驰骋,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①。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予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渥死,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与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掇②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复去而之官,则心安焉。渥既死,兄无子,数使人至麻城,抚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无愧矣。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与人真有恩者也。

予观古今豪杰士传,论人行义,不列于史者,往往务摭③奇以动俗;亦或事高而不可为继;或伸一人之善而诬天下以不及。虽归之辅教警世,然考之《中庸》或过矣。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

【注释】①孥:儿女。②掇:留取。③摭:拾取。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 渥死,兄无子(已经)
B: 买田百亩,其兄(使……居住)
C: 无贤愚皆失之(痛恨)
D: 闻有兄年七十余(才)
(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B: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C: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D: 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其经营之由不已/忘其老也。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②如渥所存,盖人人所易到,故载之云。

( 4 )洪渥的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结合文中材料加以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给地震波一个空间

段奇清

(1)地震从来都是令人恐惧生畏的自然现象。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旧时代,地震就如同一个暴君,人类只能任它鱼肉宰割。如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对地震似乎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鉴于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大多是建筑物倒塌而导致的,人类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但却极大地增加了建筑成本。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法国马赛菲涅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换一种思路——用比较少的成本、简单易行的办法,减少或消除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3)我们知道,地震就是地震波造成的地面震动,而地震波又分为横波和纵波,当横波与纵波在地表混合形成“面波”时,它们的破坏性最强。

(4)法国科学家们想,地震波之所以能成为面波,是因为地震波形成之后,在地下找不到一个安身之处,便横冲直撞到了地面,造成地面建筑物的成批倒塌,人员大量伤亡。鉴于此,他们开始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研究。

(5)其方法是在地面钻孔。不过,这种“孔洞”不是在地面随便打上一些就能行的。科学家们通过预测出地震波的波长范围,经过计算机模拟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孔洞的直径应为0.3米,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应为1.73米;由于面波只在地表传播,所以孔洞的最大深度只需5米。

(6)在地面打孔洞是受到“隐身衣”的启发。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被阻挡的光波反射到了人的眼睛里就会成像。物体能“隐身”,是人们为物体穿上某种衣服,即给物体表面涂上一种特殊材料,此时光波会绕物体而行,如同没被阻挡一般,人们也就看不见物体了。

(7)在地面钻孔就如同在“视觉隐形”时给物体穿上的特殊隐形衣,地震波的“眼睛”也就“看”不到地面的物体了,不能再对其形成破坏。不,此时的地震波并不需要“看”地面的物体,因为孔洞已经让它们在里面很舒适了。

(8)法国科研团队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某一处山脚下诱发了两次人工地震,监测发现孔洞让80%以上的面波消失于无形。

(9)不过,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天气的多变性等不确定因素,要求孔洞这种“超材料”的位置必须高度精确。法国科研团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运用超大功能计算机等设备,完全能够精确定位钻孔位置。

(10)精确定位的孔洞能够对地震波传播介质造成突变,改变其折射方向,折射后的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生共融,最终使本来可以造成天塌地陷的能量化为乌有。目前,这项技术已被运用于对海啸的控制了。

(11)给“地震波”一个空间,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对待地震,不是与之为敌,也不是被动地逃避,而是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3期,有删改)

( 1 )第⑦段运用了________ 的说明方法。

( 2 )“地面钻孔”为什么可以消减地震灾害?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 3 )请简要分析第(11)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

( 4 )科学家为“给地震波一个空间”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请结合全文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长途跋涉的肉羹

林清玄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当时的交通不便,从凤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

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

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怎样感悟?

( 2 )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①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②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

( 3 )文章为什么以“长途跋涉的肉羹”为题?

(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富贵不能淫》一文,作者用含蓄、幽默的语言指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也用含蓄、幽默的语言来写一个小片段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o苡對愛死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