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馆陶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下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据主办方说,参加这次比赛的队伍强弱分明,可以说是近年来参赛水准最参差不齐的一次。
B: 如果有机会到湘湖,你一定要领悟一下“水漾蛙鸣”和“柴岭樵歌”的独特风光。
C: 几十年来,她一心一意演唱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从不见异思迁 , 这一点在当今浮躁的歌坛里难能可贵。
D: 这些小事并不复杂,别往复杂处想,别把它和其他事掺和到一起,刨根问底反而自寻烦恼。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全国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3、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B: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C: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D: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4、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

②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③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④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⑤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A: ①②④⑤③
B: ①⑤②③④
C: ③⑤④①②
D: ③②⑤①④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我们很熟悉。人确实很难做到时时事事完全清醒、冷静、聪慧,但如果我们能跳出自己的“局”,自己旁观自己,也许就可以多一些清醒,少一些 ;多一些冷静,少一些 ;多一些聪慧,少一些

A: 迷茫 冲动 愚鲁
B: 愚鲁 冲动 迷茫
C: 冲动 愚鲁 迷茫
D: 愚鲁 迷茫 冲动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也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B: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阁下”都属于敬辞。
C: 科举考试,童生应岁试,录取人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
D: 边塞诗,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师表》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其中“沁园春”是题目。
C: 《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的文章,都选自《呐喊》。
D: 《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小说巨匠契诃夫的作品。
8、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跌宕起伏 , 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B: 南北省份距离那么遥远,风物景观相差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C: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他妄自菲薄他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它是一个自负的人。
9、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浅紫
B: 抚摸
C: 遮住
D: 遗撼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刻/罚/报 掺/随声附
B: 妥/铃/测/堂大笑
C: 帐/定/养 着/丢三
D: 蔽/色/爱 子/根问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 1 )诗歌前两句中“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________的小儿。
( 2 )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山门于河

数小舟

遂反流逆上矣


( 2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含义。

①二石兽沉焉________

不可得________

反溯流逆上矣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②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4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体会?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这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条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围巾一直会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太小气了。

⑪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⑫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⑬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 1 )根据提示,将表现玛娅对货主老人感情变化过程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好感——________——________

( 2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

①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艺术品。

盯:________。

②说完,她可怜地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盯:________。

( 3 )第四段中的画线句“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说说理由。
( 5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语段,完成各题。

①甲骨文是我国殷商时期的文字,常常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又称契文、甲骨卜辞字等。迄今为止,共发掘出土154600余片,约有4600多个单字。在这4600多个单字中,经考释而公认的有1700个左右,仍有2900个左右的单字不识。研究证实,目前中国历史上公认现存最古老而自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

②然而,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德经,他将汉字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比后认为,中国文字是受埃及文字的启发而形成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着其独特的异彩之处:

③中国文字出现的历史当属世界领先。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不断的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不仅如此,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17个距今7000多年的刻画符号,也为研究中国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④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

⑤从文字结构看,甲骨文不仅完全具备后来汉字方块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因此,可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由甲骨文、商周金文,到春秋战国的大篆、小篆,汉魏的隶书及以后的行书、楷书,其嬗变轨迹清晰可见。

⑥中国汉字还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越南长期使用汉字至十三世纪才有本国文字──字喃,直到十五世纪时,字喃才完全取代了汉字。 A 晋朝初年汉字传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语中常用的汉字仍有1945个。
B
而其他早期文明古国,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 1 )西方人认为“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你不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本文相关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 2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分析第②段文字中加点词“事实上”的表达作用。

事实上 , 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②阅读全文,给“甲骨文”下定义。

( 3 )下面这段文字是从第⑥段抽出来的,如果要放回原处,你觉得应该放在A或B的哪一处?简要说明理由。

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初期依据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现代文阅读(一)提供的内容为支撑,用上“干涸”“新生”“活力”这三个词语,以“我曾是一汪清泉”或“我曾是一条清河”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字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的滋味只需我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