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春市第七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_______我走到哪里,_______我睡得很沉,______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_______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 不管 还是 或者 就
B: 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 不论 或者 还是 都
D: 无论 即使 还是 也
2、下列字词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害(zèn) 刀(chāo) 当(gòu) 装(xiáng)
B: 辩(chěng) 气(òu) 怒(chēn) 行(zǎn)
C: 骗(kuāng) 的(wù) 要(jué) 病(zhuō)
D: 商(zhuó) 着(tiǎn) 烦(nì) 请(bǐnɡ)
3、

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_______过孤独,_______过孤独, _______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了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

A: 体验和认识 遭遇和感受 把握和拥抱
B: 把握和拥抱 体验和认识 遭遇和感受
C: 遭遇和感受 体验和认识 把握和拥抱
D: 遭遇和感受 把握和拥抱 体验和认识
4、

加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B: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邵阳市电力公司提前“热身”,未雨绸缪做好全市春节保电工作。
B: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 他的钱已经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D: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7、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愧zuò 阔liáo 士jué 育bǔ
B: 酷 xiào 骨biān 鞭斜qī
C: 睢zhì 瓦lì 窥红 yīn
D: 立zhù 笑shěn 夷bǐ 泣 chuò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裂(guī) 戒(chěng) 伏(juǎn) 精竭虑(dān)
B: 归(shěng) 默(jiān) 学(zhuì) 轻怕重(niān)
C: 星宿(xiù) 意(xiá) 杂(rǒng) 侃而谈(kǎn)
D: 首(qiáo) 角(léng) 临(lì) 强不舍(guō)
9、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
B: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今年暑假在央视播出,它唤起了观众对汉字的热情。
C: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D: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10、

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A: 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
B: 阅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
C: 喜欢读书才能成为出色的漫画家。
D: 阅读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春日晚望

宋 左纬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

朦胧数点斜阳里,应是呢喃燕子归。

( 1 )诗中哪个词点明诗题中的“晚”?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柳丝无力杏花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列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

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欲攻郑,郑军不知。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其攻郑,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己。”遂去。

(选自《史记·秦本纪第五》,有删改)

【注释】①滑:国名。②弦高:人名。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又何焉________

敢专也________

③郑君修守御备________

去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将袭郑,郑今已觉之。

( 3 )曹刿和弦高在人物形象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那年春节

黄咚咚

那年我23岁,刚从学校毕业,在北京一家小型杂志社做小编,工资微薄,诸事不顺,一种莫名的孤独与无助时常萦绕心头。

临近年关,还是要回家过年。我省吃俭用,总算节余下来几千块。我把钱取出一部分,准备回去孝敬爸妈。

爸妈在老家经营一家小饭馆。店面开在镇上的小学门口,主要卖包子、馒头,中午兼卖些家常小菜和米饭。因为主要顾客是对面学校里的学生,所以饭菜价格都很低,利润非常少。

我记得有一次回家,无意间听到父母闲聊,说最近面粉又涨价了,本来一个包子还有一毛多的赚头,这下可能连赚一毛钱都够呛。

每个赚几分钱!他们每天凌晨三四点起来和面、发面、揉面,一个个拧下来,剁馅儿包好,守着灶火一屉屉蒸好,六点不到就开门。迎接第一波打着手电走路的学生和到镇上早市摆摊卖菜的小贩,一直到下午学校放学,小贩收摊,才能收拾碗盘,稍事休息。为了节省成本,爸妈没有另外请人手,两个人经常忙得一天下来都没有机会坐下来。而我每年几千块的学费,全是这一个包子赚一毛多,一个馒头赚几分钱攒下来的呀。

我当时一下红了双眼,悄悄别过身,从他们身边默默走过,回到房里才让泪水落下来。

那天,我把从银行取出的钱搁背包里放好,骑车去邮局,途中等了两个交通灯,依稀感到有人在推搡我,正值下班高峰期,不等我回过神,我已身不由己地连人带车被推搡着向前了。

到了邮局,我赶紧把车停好,赶到柜台,准备拉开背包把钱拿出来。背包的拉链是开着的。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怀着残存的侥幸心理往包里掏了掏,钱已经不见了。那一瞬间我感觉浑身的血液仿佛一下子就冰凉了,大脑一片空白。

我不知自己是怎么骑回住处的,失魂落魂般,只觉得一路上风吹在脸上,冷得彻骨。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无助与懊恼淹没了我。沮丧,难受,我甚至一下子不想回家过春节了。

第二天,我便给家里打了电话。电话里我告诉妈,今年的票不好买,单位又正好安排了我值班,今年就不回去过春节了,等过了年,天气暖和了我再找机会回去。

其实,我已经早早地买好了车票,小小杂志社也压根儿不需要值什么班。

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说不回家过年,电话那头好像愣了愣:“哦,妈知道了,那你也要买点好吃的,找同学或同事一起过,不然一个人多冷清。”

“好,你和爸爸也吃好喝好,过个好年。”

挂了电话,我一个人呜呜地哭了出来。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你妈一早天没亮就坐班车出门了,昨晚收拾了一晚上,说要到市里坐火车去北京看你,跟你一起过年。

我惊呆了。

那时我们那里并没有直达市里的长途车,从镇上去市里,得转上好几趟车,转的车也不能直达市里的火车站,而是到市里的长途站,然后再从长途站转车才能到达火车站,到了之后还得在拥挤的春运客流中排队买票,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能买到哪一天的。何况,她只上到小学二年级,识字非常有限,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出过门,我简直不敢想。

三天后,我在北京西站出站口的人山人海中,远远的寻到了她——我的妈妈,脸兴奋得发红,穿着厚厚的棉衣,外面套着一件弟弟退伍后带回家的褪了色的军服,挎着一个领大的迷彩旅行袋,不用说,里面肯定装满了我爱吃的腊味、腌菜、腐乳、炒豆子,干豆角,地瓜条……

她的女儿说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她便在严寒的年关奔波了三天两夜,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赶了两三千里的路,把故乡搬到漂泊的女儿身边来,把年味搬到她朝思夜想的女儿身边来。

看见我的那一瞬间,她立在那儿,深深地舒了口气,疲惫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而在我的心里,扑簌簌的眼泪已经流成了一条河……

就在那个春节之后,妈妈从北京回到老家不久,就因突发脑溢血,在四月里去世了。而妈妈跋涉千里赶来陪我度过的那个春节,成了我今生最后一个与她共度的春节。

从此以后,我永失了这世间最爱我的人,也永失了我心底的故乡。

(有删改)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文章很大篇幅写爸妈在老家经营小饭馆的情形,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用?
( 3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看见我的那一瞬间,她立在那儿,深深地舒了口气,疲惫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 4 )文中三次写到我落泪,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 5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和材料链接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链接: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拜谒李时珍

陈世旭

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

蕲春,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

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的水。莲叶上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

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

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

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年累月氤氳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李时珍”画像:褐色的高筒帽,蓝色的大襟袍,清癯的脸上尽是忧戚。这清癯与忧戚似乎随医道一起传承,画像下的表叔亦是此般的清癯此般的忧戚神情。在一张纹脉清晰的紫檀桌上,青筋毕现的手,苍白而温暖,把握一个个问医者的脉息。偶尔的询问和叮咛,轻得就像亲人的耳语。仿佛踏进的是森严的殿堂,人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弯腰进来,又一个个唯唯诺诺地躬身出门。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门内古炉香烟静如海。

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

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我在路这端,圣者在路那端,我们彼此深情凝望。曾经瘟疫弥漫了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日子硬撑起呼吸,苦等着一剂良药。困顿的五脏六腑深处,期昐着望闻问切的祥符。多少颤抖的呻吟,渴望着一个身影:一个杏林春暖的身影,一个悬壶济世的身影,一个妙手回春的身影。

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国之医者,承载了太多人的命运。怀抱仁心,步履蹒跚,在苦难的漫漫长路,愿为百姓守候一生。

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敞开胸膛,揽尽大地的远山近水,只看到香气在飞,心灵清如止水。

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一茎草的萌芽,在脸上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苦行者的智慧,滋润了草的色泽,流溢着草的芳香。在众人的仰望中,研磨天地的精华,抚慰百姓的切肤之痛。

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风”,让涌动的脉搏,流出欢快的福音;于是滚沸的鼎釜里一缕清苦的味道,泽润了天下的老弱贫疾;于是百草温汤融入子孙的血液,而“李时珍”,刻进华夏永恒的记忆。

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民族记录下了一个伟大医者朴素的背影。

“李时珍”,远不止仅仅等同于《本草纲目》,是永远的经典,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族的魂魄。

(有删改)

【注】①蕲春:今湖北蕲春,李时珍故乡。②私淑弟子:私下向自己仰慕敬佩的人学习的学生。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描写竹林湖村的环境,营造了神秘圣洁的氛围,意在烘托表叔的形象。
B: 文章以“一条古老的石路”连接时空,由写表叔转到写李时珍,过渡自然。
C: 作者借助丰富想象,展现了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感人场景。
D: 文中“圣者”“国之医者”“伟大医者”等称谓,突出李时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 2 )文中写“我的表叔”对刻画李时珍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赏析加点词语)

②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赏析句子)

( 4 )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 5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阳光照亮阴暗,灯光照亮寒夜。似乎总有那么一束光,在我们需要时照亮我们的脸庞乃至心灵。这束光也许是关爱,也许是宽容;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件事……或者,它是可能的种种。
请以“被 照亮”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明朗起来。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执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