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明德天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2017年中考湖北武汉卷)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2、选出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竹(biǎn) 时(chēn) 雕(sù)
B: 咀(jiáo) 土(dǎn) 倒(diē)
C: 囫(lùn) 钢(kuī) 踌(chú)
D: 首(qiáo) 视(níng) 丧(jǔ)
3、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森林里各种鸟类,鸣声不断。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A: ②③①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4、选出划线词语的词性跟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怪者也
B: 不独子其
C: 才不外见
D: 是故闭而不兴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和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的“法治进校园”,我市检察院工作人员赴各学校做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B: “低头族”之所以感到忙碌,是因为大量网络信息占用了他们的时间造成的。
C: 面对如诗如画的李中水上森林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D: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
6、选出加线字字形有误的一项( )

A: 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B: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 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
D: 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胁定 , 有很大关系。
7、下列文学常识标书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B: 《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剧本《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万卡》《万尼亚舅舅》等。
C: 《热爱生命》选自《热爱生命》。作者杰克•伦敦,英国小说家,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
D: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人称“亚圣”,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他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口号。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
B: 《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作者是纪弦。
C: 《一片槐树叶》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一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
D: 《樵夫,别砍那棵树》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自董卓已来
B: 欲信大义于天下
C: 故不错意也
D: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10、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们走进黄山深处,浓荫蔽日,静若太古, 幽泉细语,仿佛置身世外。

②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 ,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③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

A: ①聆听 ②众口一词 ③并驾齐驱
B: ①谛听 ②莫衷一是 ③相提并论
C: ①聆听 ②莫衷一是 ③并驾齐驱
D: ①谛听 ②众口一词 ③相提并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 1 )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 2 )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

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恐失民望。”从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

【注释】①袭:承袭。②长:担任。③禁中:宫殿中。④旌:表彰。⑤幸:封建帝王到某地去。⑥卑隘:狭小。⑦瘼:疾苦。

( 1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称拜住贤(________)

②时先帝丧(________)

度卑隘(________)

④即其疏入奏(________)

( 2 )下面选项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

例:旌直言

A: 不物喜(《岳阳楼记》)
B: 属予作文记之(《岳阳楼记》)
C: 卷石底出(《小石潭记》)
D: 醒能述文者(《醉翁亭记》)
( 3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停两处)。

至 治 元 年 正 月 帝 欲 结 彩 楼 于 禁 中 元 夕 张 灯 设 宴

(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遣使召之,欲与语。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5 )联系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拜住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天马雄风

周涛

①有一次我碰上伊犁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睛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一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短暂暴雨的吆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愿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被头散发,淋满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忙乱得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驹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欢儿,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湖水中被裹挟,他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他的喊声像一块小石片扔进奔腾喧露的大河。

②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也看不见了。

③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④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屠格涅夫有一次在他的庄园里说托尔斯泰“大概您在什么时候当过马”,因为托尔斯泰不仅爱马、写马,并且坚信“这匹马能思考并且是有感情的”。它们和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民族英雄一起被铸成铜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

⑤过去我只认为,只有《静静的顿河》才是马的史诗;离开伊犁之后,我不这么看了。瞧瞧我们伊犁的天马吧,这些被古人称之为骐骥、称之为汗血宝马的英气勃勃的后裔们,日出而撒欢,日入而哀鸣。它们好像水远是这样散漫而又有所期待,这样原始而又有感知,这样不假雕饰而又优美,这样我行我素而又不会被世界所淘汰。成吉思汗的铁骑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消失,六根棍马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被洶汰,但是马却不会被什么新鲜玩意儿所取代,它有它的价值。

⑥牛从挽用变为食用,仍然是实用物;毛驴和骆驼将会成为动物园里的展览品,因为它们只会越来越稀少;而马,车辆只是在实用意义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它从实用物进化为一种艺术品的时候恰恰开始了。

值得自豪的是我们中国有好马。从秦始皇的兵马俑、铜车马到唐太宗的六骏,从马踏飞燕的奇妙构想到大宛汗血宝马的美妙传说,从关云长的赤兔马到朱德总司令的长征坐骑……纵览马的历史,还会发现它和我们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着。这也难怪,骏马与武士与英雄本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呢,彼此作用的相互发挥、彼此气质的相互补益,曾创造出多少叱咤风云的壮美形象?纵使有一天马终于脱离了征战这一辉煌事业,人们也随时会从军人的身上发现马的神韵和遗风的。我们有多少关于马的故事啊,我们是十分爱马的民族。至今,如同我们的一切美好传统都像黄河之水似的遗传下来那样,我们的历代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也都遗传下来了。那种“龙马精神”就在伊犁的天马身上——

此马非凡马,

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⑧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了吧。

(选文有删改)

【注】①天马:新疆伊犁盛产的良种马。

( 1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的是什么?
( 2 )理解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 3 )从文章构思的角度简述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 4 )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至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全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掺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

( 1 )选文第一段中说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从选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一点?

( 2 )你怎样理解课文中所说的“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这一复杂的思想感情?

( 3 )下面对“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这一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奶奶在新年到来前表达的美好的愿望。
B: 这是当地人民淳朴、善良个性的体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 奶奶的心情是愉快轻松的,因为能为亲人祝福是幸福的。
D: 奶奶这是无知的表现,迷信思想过重。
四、写作(分值:60分)

小作文。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第二段冒号之后续写一段文字。

要求:⑴字数不少于130个字; ⑵内容要写得合情合理,而且要与给出的文字衔接、对应。

我们应当喜欢青年人,因为他们好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你看: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最少保守思想,敢想敢干,勇于创新;而且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什么困难也吓不倒他们。但是,他们也有弱点,这就是他们往往急于求成,做事浮躁,甚至蛮干。这一点我们应当警惕。(第一段冒号之后共110个字)

我们也应当喜欢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比之青年人,有他们突出的优点: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其实俄真的爱过迩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