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了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时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B: 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C: 余光中的《乡愁》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时代、特殊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D: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记述了格列佛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酝(yàng) 发(jì) 应(hé) (zhù)蓄
B: 皂(jiá) (xiāng)嵌 悴(qiáo) 黄(yùn)
C: 谷(bǐ) 芽(nèng) 梦(mèi) 蝉(duì)
D: 萧(sè) (kàn)护 蔽(yìn ) 瘫(huàn)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
B: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C: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D: 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 《马说》的体裁是一种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B: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了散文句式直抒心中郁结,突出诗人忧愁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C: 《陋室铭》题目中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不用韵的。
D: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B: 专家呼吁尽快建立校园防控欺凌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
C: 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使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D: 是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衡量个人具有创新能力的标准之一。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雨说》——郑愁予——台湾——《郑愁予诗的自选I》
B: 《故乡》——鲁迅——小说——《呐喊》
C: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羊脂球》
D: 《隆中对》—— 陈寿——三国——《三国志》
7、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迸溅 斟酌 眼花瞭乱
B: 真谛 羸弱 芸芸众生
C: 娴熟 遮蔽 语无伦次
D: 臃肿 赫然 殚精竭虑
8、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B: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C: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3日至5日举行,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D: “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来的学校好?”老师问一位新转校来的学生。
9、

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诚(qín) 皱(xié) 雨(yín) 忪(xīng)
B: 害(sào) 然(jiǒng) 闷(biē) 锐(xī)
C: 阴(huì) 密(cóu) 懊(sàng) 步(nuó)
D: 铿(qiāng)寥(kòu) 自(shàn) 脚(duò)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开辟)
B: 吾妻之我者,私我也(美丽)
C: 广数言欲亡(故意)
D: 长跪而之曰(道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 1 )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秋 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河伯始旋面目/妻献疑曰
B: 望洋向而叹曰/以为莫己
C: 河伯欣自喜/则何时而乐耶
D: 秋水至/山间之四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3 )河伯的说话首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的     ;再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

     ;然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也就是成语 “     ”之意。

( 4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骄傲自大。
B: 河伯之所以欣然自喜,是因为“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 河伯从眼前的对比中,发现了自己并不是“天下第一”, 自叹不如,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D: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和作用因为受客观限制是有限的,因此,人不能自满自足,要不断开拓进取。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个清晨,永不远去

印桐

一大早,便被母亲叫起。我有些不满,平常我是总要在床上多赖一会儿的。可当我迷迷糊糊的看到母亲紧绷的脸庞时,我好像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心隐隐的颤抖起来。

村子里突然传出几声犬吠,我一激灵,坐直了身体。

母亲平时是极宠爱我的。但现在,她看着我的眼睛,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严肃得令我害怕的声音说道:“我问你,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呆在这儿了?”

我动了动嘴唇,低下头没出声。我觉得我知道母亲来的原因,无非是来教训我。因为就在昨天,母亲眼中一向懂事的女儿,贴心的小棉袄,竟然学会了逃学,而理由仅是因为向往城市的生活,多次被拒绝后,想以此逼父母就范。

我以为,自己是应该被母亲教训的。并且我还很感激母亲,因为母亲找到我的时候,并没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动手打我,而是一把把我拉回了家。母亲是动了怒的,从我被攥红的手腕和她红肿的眼睛就可以看出。可母亲什么也没说,转身进了屋子一整天都没出来。

我始终不敢与母亲对视。我怕看到母亲的目光中有对我深深的失望。

村子里的狗终于不再叫了,却显得四周更加寂静,我甚至听到了悠远的蝉鸣声。

我终于忍不住抬起了头,母亲的沉默让我无措,我决定先求得母亲的原谅。

可母亲打断了我即将出口的话,她只是又一遍的问着我,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城市里生活。

我愣了一下,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坚定地对母亲说道“是!我一直希望可以去城市里读书。”过了许久,母亲缓缓点了点头,我听见她带着很大的决心说了一个字:好。我惊讶得对上了母亲的眼睛,发现母亲深邃的眼睛里翻涌着不知名的情绪。她不再看我,转身离开了屋子。

我站起身,内心挣扎地跟了上去,房子里却早已不见了母亲的身影。我有些焦急的冲了出去,呆呆地看着坐在台阶上沐浴着阳光,相互依靠着的父母。

母亲望着家门前这一片小小的菜园,许久无语,只有紧紧锁住的眉头显示了主人的痛苦。父亲在旁边轻声安慰着:“我知道你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早就有了感情,要不咱不走了,也许她只是一时感兴趣呢?更何况,去了那儿如果找不到工作 ,怎么活呢?”母亲摇了摇头,“我们俩谁不了解她那倔脾气?我怎么会为了自己耽误了她。无论怎么辛苦,对她好的,我都会为她争取到的。只是……只是我真的放不下这儿,真的……”

在晨曦中,母亲眼里含着的泪水悄悄滑下,轻抚过她清瘦的脸颊,落在了用水泥铺成的台阶上。看着母亲颤动的双肩,我终是忍不住背过身去,任凭泪水夺眶而出……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永不远去的清晨,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她的孩子面前咽下了所有痛苦和无奈,却坐在台阶上偷偷哭泣的样子……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避免了文章的平铺直叙。
B: 全文以叙述为主,语言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
C: 文中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愤怒与彻底失望。
D: 本文与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都是通过回忆母亲的具体事例来表达主旨。
( 2 )母亲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她看着我的眼睛,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严肃得令我害怕的声音说道:“我问你,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呆在这儿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我站起身,内心挣扎地跟了上去,房子里却早已不见了母亲的身影。(赏析加点词语)

( 4 )文章以“那个清晨,永不远去”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 5 )阅读下面一段链接文字,结合文章内容以及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理解。

2019年10月2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嘟嘟和妈妈携手进入手术室。经过20余名专家6个小时的奋战,患“短肠综合征”的嘟嘟换上了妈妈2米鲜活的小肠。家人与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为嘟嘟重返绿茵场圆梦。

阅读《思想扭曲的网文该休矣》,回答问题。

思想扭曲的网文该休矣

①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民群防群控顽强抗“疫”的节骨眼上,一些诸如《“感谢”你,冠状病毒君》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却为了吸引关注,用非常不恰当的方式耍起了小聪明。“我要感谢你,冠状君,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种甘露叫———众志成城!
我要感谢你,冠状君,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种甘露叫———勇往直前! 我要感谢你,冠状君,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种甘露叫———视死如归!”作者的“标题党”效果,不但没能引起读者任何的好感,反倒让广大网民感到愤怒。

② 文章,不仅载道明道,更折射出作者的品性涵养。看得出来,作者固然并非真正感谢病毒。但即便在“感谢”二字上标注了引号,也掩盖不了思想积累、知识储备的缺乏,其创作思想也因为创作方式的变形而产生扭曲。就文章形式来看,这种在表情达意上的刻意“错位”,不但不是创新,而且还违背了创作的基本规律。如果形式上的“过失”姑且情有可原,那么文章内容和思想上的“扭曲”则让人难平愤怒———对种种“甘露”、诸多“精神”的歌颂,并非其由衷之情、有感而发,而是由于“冠状病毒君”的出现和蔓延,这一组组由作者主观臆造的关联,违背了人们的正常思维认知和价值审美,这种对人性、对生命的淡漠,完全暴露了作者的基本素养。

③ 文品就是人品,文艺观即是价值观。价值观错位,就很难创作出让公众心情振奋和产生共鸣的作品。敬畏生命者,无须标新立异。出口皆文艺,无论作文、做事、做人,都能理明事备。“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回来给你一个更完美的婚礼!”“我报名,请让我去。”“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一位位最美逆行者,向死而生、以命换命,谱写的是感人肺腑的精神,成就的是一篇篇令人振奋的优秀作品!

④ 在这用生命抗击疫情、用生命挽救生命的非常时期,需要的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需要的是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对于身处抗击疫情后方的人们,特别是广大文字工作者来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是最起码的要求和素质。要么发出正面声音,传递正能量,激励斗志,鼓舞人心,感谢那些辛苦付出的人;要么少发声,少出门,悄悄闭上嘴巴,戴上口罩,别给抗“疫”救灾工作添乱。

⑤ 疫情当前,生命重于泰山。这种疏离人心、漠视人性的创作歪风当刹当禁,万不可让其

借机贴上“文艺”的标签四处传播。愿创作者们,莫投机、莫得意,用真心抒写真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创作,书写和记录现实生活,感触国运与时代变化,为祖国和广大人民鼓与呼,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读者的心田。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4日)

(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文章由对微信公众号文章《“感谢”你,冠状病毒君》的评价写起有什么作用?
( 3 )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带着 ,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内容(如理想、自信、尊严、伤痛、遗憾、微笑、眼泪等),补足题目,然后将完整的题目抄写在正文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每天温习着你的名字和样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