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①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________了眼界和思路。 ②阅读,不能只限于手头上的一本教科书,还应该向深处________,比如多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 ③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事业方兴未艾,许多未知的领域有待我们去________,许多谜底有待我们去揭开。 A: 开拓 拓宽 拓展B: 拓宽 拓展 开拓 C: 拓展 开拓 拓宽 D: 拓宽 开拓 拓展 |
2、 | 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尊君”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B: 君是对对方的敬称,家君是对人称对方的父亲,谦词。 C: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公(谢安)兄长的儿子和女儿。 D: 公(谢安)可以称“胡儿”“无奕女”为“令郎”“令爱”。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襁褓(qiáng) 田圃(pǔ) 润如油膏(gāo) B: 骈进(pián) 陨落(yǔn) 亵渎(dú) 恪尽职守(gè) C: 诅咒(zòu) 凌驾(lín) 深邃(suì) 不屈不挠(náo) D: 凭吊(píng) 扶掖(yè) 谀词(yú) 廓然无累(kuò) |
4、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这首词的内容来看,应是李清照晚期的作品,追叙了一次夏H郊游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B: “兴尽”二字,是说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C: “误人”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D: 醉意未消,暮色苍茫,泛舟误人荷花深处,惊飞了“一滩鸥鹭”,这是一个多么欢乐的日子!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月球车“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B: 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而且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做事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重点和着力点。 B: 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 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
7、 |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盘桓(huán) 渲染(xuān) 藻饰(zǎo) 伤痕累累(lěi) B: 掂量(diān) 筛子(shāi) 缟素(gǎo) 呱呱坠地(guā) C: 诡谲(jué) 怯懦(nuò) 官讳(huì) 吹毛求疵(cī) D: 睥睨(pì nì) 夙夜(sù) 幌子(huǎng) 浮光掠影(nüè)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 B: 后来发生了分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抉于我。 C: 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彩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D: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顶沸。 |
9、 | 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虽然现代广西的发展日新月异 , 但老广西的桂味余韵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B: 从绘画到机械,从水利工程到戏剧,达·芬奇的兴趣广泛得令人瞠目结舌。 C: 2018年在崇左举行的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精彩纷呈,盛况空前,令人叹为观止。 D: 公交年上人家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主动让座的他,他却不以为然 , 一副不值一提的样子。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整天心事重重,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B: 她用粽叶编织的玩具,精致可爱,吸引了中外游客慷慨解囊 , 纷纷购买。 C: 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必需的用品——燃料。 D: 这头小熊滑稽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
阅读王安石的《郊行》,完成下题。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①修八尺有余________ ②孰视之________ ③私我也________ ④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 ( 3 )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 4 )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 5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⑧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 1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________。( 2 )文段④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3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①说说划线词的表达效果: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②品析下面句子: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 4 )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材料: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选自《诗经•采薇》.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
( 5 )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①教养是个高频词。时下,如果说某人没教养,就是大批评大贬义了。
②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③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以下若干。
④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也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⑤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语言,就是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和贫乏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等原始的欲望之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汇,通常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A】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一样,那是近乎无需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地应比豺狼更高一筹。
⑥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B】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⑦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⑧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选自《心灵的处方》有删改)
作为初涉人世的中学生,你已走过十余载人生之旅,不难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难忘记忆,生活也因时间的延续而美好。一个人,一件事,一瞬间……都会在时间深处久酿久藏。
请以“埋在时间深处的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