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 )
(1)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
(2)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
(3)我在瞬间想起了我对母亲的推三阻四,整张脸像着火一样热了起来。
(4)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

A: 拟人、拟人、比喻、排比
B: 排比、比喻、排比、夸张
C: 拟人、比喻、夸张、排比
D: 拟人、夸张、比喻、排比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 不过了。
B: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D: “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3、请选出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①当你_____于深山美景时,轻舟已过十六弯。

②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_____下笔。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_____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


A: 沉湎 难以 徘徊
B: 沉醉 难以 徜徉
C: 沉湎 不能 徜徉
D: 沉醉 不能 徘徊
4、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误(yí) 不(xiǔ) 热(chén ) 消( qiǎn )
B: 伤( zhuó ) 妒( jì) 煎( áo) 要( dì)
C: 同( liáo) 驾( yù ) 狭( yì) 谢( wěi)
D: 粗( zào) 洋( yì ) 身 ( jǐ ) 发( huàn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从这几件平凡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B: 这个办法没有被他采纳。
C: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 不但妈妈高兴了,爸爸而且也高兴了。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古诗文中,“采薇”一般比喻隐居不仕,“征蓬”常常比喻远行之人,“烽火”用来借指战事,“阴”往往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余年的史事,创立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格律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产生并盛行于唐代,当时称作近体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同,二、三联对仗,全诗通押一个韵。王维的《使至塞上》属于五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属于七律。
D: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本学期我们学习过他写的散文诗《白杨礼赞》。
7、

选出下面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烂(màn) 责(jié) 文绉绉(zōu) 而不舍(qiè)
B: 禁(gù) 名(nì) 念(juàn) 冥思想(xiá)
C: 首(qǐ) 荷(jǐ) 谷(yáng) 鞺鞳鞳(tāng)
D: 叱(duō) 死(pián) 袍(wēn) 负曳屣(xiá)
8、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系(gān) 当(gōu) 害(zèn) 才放旷(shì)
B: 视(chēn) 刀(chāo) 事(háng) 人不倦(huì)
C: 辨(chěng) 烦(nì) 装(yáng) 精血诚(jù)
D: 得(shěng) 官(páo) 星宿(xiù) 面面厮(qù)
9、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 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B: 这个消息骇人听闻 , 你是不是胡编乱造的?
C: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 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但我觉得他还是我的良师益友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 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 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唐朝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一诗。

《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朝诗人,唐肃宗时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皆谪居楚中而作”。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②历乱:纷乱。

( 1 )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两个字是________和_______。

( 2 )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鲜明的春景图,有哪些色彩? 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猿则百叫无 ③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3 )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 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 2 )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

( 3 )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分析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 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异形邮票之异趣

①2015年2月4日,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全套6枚连印,邮票图案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这是我国计划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一组。邮票规格为上圆弧长30.76毫米,下圆弧长18.195毫米,两直边长48毫米的异形邮票。连印的6枚邮票呈半开的扇面状。

②异形邮票就是有别于矩形邮票之外的三角形、圆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其他多边形以及仿形体和各种不规则形状的邮票。世界上第一套异形邮票是1853年9月1日英属南非好望角发行的三角形邮票,之后不少国家和地区效仿发行各种形状的异形邮票。我国至今已经发行35枚(其中小型张6枚,不含小全张)异形邮票。

③1951年8月15日我国发行《保卫世界和平(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3枚同图,图案为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画的和平鸽,票型为等腰三角形,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异形邮票;2001年9月28日的《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邮票,全套2枚,图案为“火箭腾飞”和“飞船遨游”,票型为等边三角形。这是我国发行的5枚三角形邮票。此外我国还发行11枚菱形邮票、6枚圆形邮票、2枚多边形邮票、1枚平行四边形邮票。

上述25枚异形邮票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邮票,我国还发行了10枚不规则以及仿形体的异形邮票,除这次发行的6枚扇形仿形体的《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外,其他还有:2004年7月30日的《神话﹣﹣八仙过海》特种邮票小型张,张内邮票图案为八仙过海的重彩工笔国画,长方形邮票画面的左侧人物汉钟离的右腿服饰及宝扇画出长方形界外,左侧齿孔则沿着凸出部分打成“耳状”,使这枚邮票成为不规则的异形邮票;2011年10月21日的《天津滨海新区》特种邮票小型张“港口”,张内对称形邮票图案展现的是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近似长方形的邮票上下两条边则向中心微微凹进,为弧度相等的两条弧线;2013年6月16日的《金铜佛造像》特种邮票小型张“西方三圣像”,张内对称形邮票图案为坐架上的三圣及两位侍卫的群像,近似正方形邮票上面的边向上凸起为一条弧线;2014年12月1日的《婚禧》个性化邮票,邮票图案为红色双喜字,票型为心形的仿形体形异形邮票。

⑤异形邮票增加了票型的多样性,更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人们见惯了长方形或正方形邮票,偶尔发行异形邮票会给人一个小惊喜。例如1951年的《保卫世界和平》第一套三角形异形邮票,就让人耳目一新。有些邮票则是根据主题而采用异形设计,例如2002年5月16日发行的《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纪念邮票,全套2枚为圆形邮票,图案为“新的起点”和“团结拼搏”,此套邮票体现了足球是圆的邮票也是圆的设计理念;2014年10月31日的《梦想起航》个性化邮票,图案为大海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一艘帆船,邮票采用圆形意为圆梦;再如《婚禧》个性化邮票,这是为新婚夫妇发行的祝福邮票,男女恋人要用心相爱,因此票型采用心形,心形的白色邮票与心形的白色附票叠印,寓意新婚男女心心相印,白头偕老。

(选自《光明日报》)

( 1 )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下定义 列数据 作比较 举例子
B: 下定义 列数据 引资料 举例子
C: 作诠释 引资料 作比较 举例子
D: 作诠释 列数据 打比方 分类别
( 2 )下列不属于本文介绍内容的一项是( )

A: 异形邮票的概念及特征
B: 我国已发行的异形邮票
C: 异形邮票之趣闻
D: 异形邮票增加了票型的多样性,更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
( 3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是我国已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一组,这组异形邮票形状为扇形仿形体。
B: 《保卫世界和平(第二组)》纪念邮票是我国发行最早的三角形异形邮票。
C: 我国总共发行了两套5枚三角形邮票,一套3枚、一套2枚、形状分别为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D: 《梦想起航》个性化邮票,依据主题采用心形意为心想事成的设计理念,使邮票更具有趣味性,寓意也更加明显。
(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异形邮票。
B: 第④段画线句是过渡句,前半句是对第③段内容的概括,后半句是引出第④段的内容。
C: 第②⑤段中划线的“至今”“有些”两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D: 文章两处列举《婚禧》邮票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偶尔发行异形邮票会给人一个小惊喜。
四、写作(分值:60分)
许多学校张贴着“敬、静、竞”的标语,每一个字蕴含着学习、生活的态度。请任选一“jìng”字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②文体自定,不少于550字。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回忆不该拥有的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