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渝水区姚圩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梁山人马攻打高唐州时,手下有三百飞天神兵,会用妖法使宋江折兵损将的是( )
A: 高俅
B: 蔡京
C: 高廉
D: 关胜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年维加奖颁给了中国科学家姚檀栋,同时对他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2017年”前加上“评委会把”)
B: 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黑人与白人在娱乐场所平等享有地位。(把“在娱乐场所”调到“白人”前面)
C: 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将“哗哗地下”改为“呼呼地刮”)
D: 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牡丹栽培经验。(删去“大约”或“左右”)
4、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们俩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性格脾气、处事方式迥乎不同
B: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 , 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叙利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D: 他不苟言笑,总是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印象。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 猪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了双眼,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偏僻 恬静 潮汐 周而复始
B: 撺掇 震撼 燎原 人情是故
C: 涌跃 雾霭 静穆 气势磅礴
D: 怠慢 瞳芢 萌发 大彻大悟
7、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稍(xùn) 嘶(yà) (fèn)外 鲜(yán)
B: 可(hàn) (ɡuān)冕 妖(ráo) (pīnɡ)婷
C: (ní)喃 汹(yǒnɡ) (wǎnɡ)然 (xiè)奏
D: (tāo)滔 飘(yì) 摇(yè) 忧(qī)
8、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增加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B: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9、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 终不愿意。
B: 回想起此前和此后与众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 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D: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为人处事,应作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B: 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力。
C: 马云讲人工智能时提到了去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他对此不以为然。因为马云觉得机器应该成为人类的助手,而不是对手。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王禹傅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展现的画面。
( 2 )三四句中的“________”一词是全诗的诗眼,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选贤能________ ②女有________③是大同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
B: 文章采用“总提——分述——总结”的结构形式。
C: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和货尽其用,人尽其才,构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D: 文章多运用排比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 1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 2 )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 3 )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 4 )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阅读严毅梅的一篇事理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语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则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⑤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

( 1 )下面对全文说明内容概括最准确、可以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
A: 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
B: 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
C: 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
D: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 2 )本文第②段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 3 )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词“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感恩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书写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所在学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伤痕、是你给的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